一种隧道断面管棚钻进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3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5092.9

    申请日:2023-06-1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断面管棚钻进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辅助伸缩杆、主伸缩杆、移动平台、角度调节组件、管棚和角度定位组件,所述辅助伸缩杆和主伸缩杆的底端均连接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辅助伸缩杆的顶端通过球铰连接有用于支撑管棚的辅助支撑件,主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上设有用于支撑管棚的主支撑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管棚转动钻入隧道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管棚分别穿过所述辅助支撑件和主支撑件;所述角度定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辅助支撑件和主支撑件上。本发明通过角度调节组件配合角度定位组件,调节钻进角度和高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一种用于超大灌注桩的冷却承重一体钢柱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6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5301.5

    申请日:2023-05-05

    IPC分类号: E02D5/38 E02D15/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大灌注桩的冷却承重一体钢柱及冷却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在大跨度钢结构建筑中,有时需要采用超大直径灌注桩作为基础承重结构,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水化热,施工中常常采用超缓凝混凝土来开展超大直径灌注桩的施工。但超缓凝混凝土延长了工期,同时超缓凝过程也为预埋构件施工带来了额外的风险。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大灌注桩的冷却承重一体钢柱及冷却方法,包括内层钢柱和外层钢柱,内层钢柱用于承重,外层钢柱用于疏散水化热,外层钢柱同时提高了混凝土与钢柱之间的结合程度。本发明的一体钢柱及冷却方法有效缩减了施工时间,同时增强了灌注桩的性能。

    大直径桩或竖井成孔土体开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478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11064093.6

    申请日:2020-09-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桩或竖井成孔土体开挖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盾壳以及安装于所述盾壳下端的锥形刀盘,所述盾壳下端设置有一土舱顶板,所述盾壳、所述土舱顶板与所述锥形刀盘共同围合构成土舱;所述土舱顶板的中心安装有一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土舱并凸出于所述锥形刀盘的下端部;所述土舱顶板设置有锥形刀盘驱动装置,所述锥形刀盘驱动装置经连接杆连接所述锥形刀盘并驱动旋转。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对地层的扰动小,可靠度高;适用于由上向下开挖土体,尤其适用于大直径桩或竖井成孔时土体开挖。

    一种地基加固构件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25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666106.1

    申请日:2021-12-31

    IPC分类号: E02D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加固构件装置,包括土工袋和支架,所述土工袋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土工袋上部开口,且所述土工袋开口处设有袋口盖,所述土工袋底部向内凹陷,且形状为四棱锥型,所述土工袋底部中心设有吊带,所述吊带长度尺寸大于土工袋高度尺寸,所述支架设于土工袋内部,所述支架形状为与土工袋底部棱边相匹配的四棱锥型支架,且所述土工袋底部棱边与支架棱边相固定,所述土工袋内部充填有砂石,本发明既能够满足强度和沉降要求而且工期短成本低,施工简单,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支撑力可调的深基坑换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54291.6

    申请日:2023-03-16

    IPC分类号: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力可调的深基坑换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深基坑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为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换撑装置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实际操作困难、工序繁琐、成本高、施工周期长,而且支撑力完全取决于相互之间的反作用力,不能调节。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力可调的深基坑换撑装置,包括支撑梁和分别将支撑梁的两端连接到地连墙和建筑物外墙的滑动锁止结构,支撑梁包括支撑臂和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支撑距离和支撑力,且该换撑装置主要采用型钢材料,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还可拆卸循环利用,可调节支撑力大小的同时还减少了施工的成本,操作简单,克服了现有换撑技术的不足。

    一种高铁路基缩尺模型试验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6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34408.0

    申请日:2022-1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路基缩尺模型试验方法,包括:根据路基原型尺寸及试验条件确定缩尺比例及路基模型尺寸;获取实际路基填料的级配,结合缩尺模型试验的要求采用级配缩尺混合法对实际填料级配进行缩尺换算;根据缩尺填料级配,按粒径从大到小依次称取所需粒径的填料,并搅拌均匀;根据路基模型的测量需求,确定土体内部响应测量装置的尺寸及安装位置;在路基模型填筑过程中,埋设并安装土体内部响应测量装置,再完成路基填筑;施加循环动荷载,对缩尺模型实验的路基土体动力响应及累计沉降进行监测。本方法更好的模拟实际路基填料性质,针对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动力响应及累计沉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6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421958.2

    申请日:2022-04-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震结构,具体涉及土木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箱、混凝土帽、低刚度橡胶轴承、钢圆柱体和超材料包络层,混凝土箱为四面空心方柱结构,混凝土帽包括两块上下设置且形状相同的立方体平板,低刚度橡胶轴承位于钢圆柱体与混凝土帽之间,钢圆柱体的直径与低刚度橡胶轴承的直径相同,超材料包络层均匀包裹在钢圆柱体的侧面,超材料包络层采用负泊松比材料制成。本发明利用负泊松比超材料具有很好阻尼、吸能特性及局部共振型地震超材料可实现低频隔震的特点,发明了一种负泊松比局部共振型共振器,并将其周期性排列形成地震超材料隔震屏障,该隔震屏障可得到低频带隙,实现低频地震波的隔离。

    模拟盾构掘进引起隧道局部地基沉陷影响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2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76895.4

    申请日:2022-12-09

    IPC分类号: G01N33/24

    摘要: 一种模拟盾构掘进引起隧道局部地基沉陷影响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模型箱体、升降装置、模型隧道(5)和轴力施加装置;模型箱体与开挖装置相连接,通过开挖装置控制活动挡板的移动模拟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模型箱体由填土箱(1)、钢支架(2)、开挖模块(3)组成;升降装置包括减速电机(7)、螺杆(8),齿轮组(9)。轴力施加装置由弹簧(11)、圆板(12)和正圆柱(13)组成。轴力施加装置位于模型隧道两端并于模型隧道和模型箱侧壁相连接,通过弹簧弹力模拟盾构隧道管片安装后残余的轴力。本发明通过活动挡板下落的方法,模拟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丰富了盾构隧道掘进对既有隧道影响方面的研究。

    一种软土地基盾构隧道运营期沉降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49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810961223.2

    申请日:2018-08-22

    IPC分类号: G06F30/23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盾构隧道运营期沉降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软土地基、盾构隧道结合粘弹性人工边界及车辆载荷的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其交通载荷引起的动应力;采用主应力轴旋转效应的应变经验公式计算交通载荷引起的累积应变;获取软土地基盾构隧道运营期的沉降规律。本发明用于软土地基隧道运营期的沉降计算与预测分析,计算方法简单实用且精度高,对隧道运营期安全防护及使用舒适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种隔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6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21958.2

    申请日:2022-04-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震结构,具体涉及土木工程隔震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箱、混凝土帽、低刚度橡胶轴承、钢圆柱体和超材料包络层,混凝土箱为四面空心方柱结构,混凝土帽包括两块上下设置且形状相同的立方体平板,低刚度橡胶轴承位于钢圆柱体与混凝土帽之间,钢圆柱体的直径与低刚度橡胶轴承的直径相同,超材料包络层均匀包裹在钢圆柱体的侧面,超材料包络层采用负泊松比材料制成。本发明利用负泊松比超材料具有很好阻尼、吸能特性及局部共振型地震超材料可实现低频隔震的特点,发明了一种负泊松比局部共振型共振器,并将其周期性排列形成地震超材料隔震屏障,该隔震屏障可得到低频带隙,实现低频地震波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