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银镜反应制备硅表面形貌可控纳米银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3511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64543.5

    申请日:2013-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纳米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银镜反应制备硅表面形貌可控纳米银粒子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不同温度下的、无添加剂的银镜反应在(100)硅片表面制备了尺寸、形状、均匀性可控的纳米银粒子,采用不同形貌的纳米银粒子催化刻蚀,获得了不同形貌的硅表面纳米结构。本发明在保持催化刻蚀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银镜反应简化了纳米银粒子镀覆的工艺过程,制备出长米状、短棒状、多面体状银粒子以及絮状银,为硅表面催化银粒子的形貌可控制备工艺提供了新的方法。纳米银粒子可直接应用于催化刻蚀工艺,制备出圆孔、密集小孔、凹凸孔和方孔硅表面纳米结构,实现了太阳能电池中纳米陷光结构的可控制备。

    一种具有减反射特性的亚波长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010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310007946.6

    申请日:2013-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反射特性的亚波长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n型(100)硅片,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在其表面沉积具有网状结构的银膜,然后采用湿法刻蚀技术,在硅表面获得具有减反射特性的亚波长锥形硅纳米线阵列,经测试,其反射率低于1%。本发明首次利用银膜催化刻蚀硅技术,具有无掩模与常温常压的工艺特征,操作简单,重复性与可控性好,为制备具有亚波长尺度的超减反硅表面纳米结构提供了新思路,为设计和构建新型高效硅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材料基础。

    一种具有减反射特性的亚波长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010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007946.6

    申请日:2013-0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反射特性的亚波长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n型(100)硅片,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在其表面沉积具有网状结构的银膜,然后采用湿法刻蚀技术,在硅表面获得具有减反射特性的亚波长锥形硅纳米线阵列,经测试,其反射率低于1%。本发明首次利用银膜催化刻蚀硅技术,具有无掩模与常温常压的工艺特征,操作简单,重复性与可控性好,为制备具有亚波长尺度的超减反硅表面纳米结构提供了新思路,为设计和构建新型高效硅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材料基础。

    一种制备TiO2纳米花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1275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180449.1

    申请日:201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TiO2纳米花带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商业用的P25型TiO2纳米颗粒,利用水热法合成TiO2纳米带并以之为前驱体,在HCl水溶液中加入钛酸丁酯溶液,并搅拌均匀,再将一定量的TiO2纳米带加入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160~200℃下反应6~12小时,然后洗涤、干燥处理后得到TiO2纳米花带;再利用银镜反应法对P25、TiO2纳米带和TiO2纳米花带进行掺银处理,得到Ag/P25、Ag/TiO2纳米带及Ag/TiO2纳米花带,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实验表明,Ag/TiO2纳米花带呈现出最强的光催化活性。

    一种硅表面纳米多孔减反射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0142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261035.7

    申请日:2011-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硅表面纳米多孔减反射结构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100)或(111)取向单晶硅片,将清洗后的硅片直接浸入到酸性刻蚀溶液中,经短时间(2-10分钟)刻蚀后在硅表面形成纳米多孔结构,获得了较好减反射效果的陷光结构,在300~1000nm的光谱范围内的反射率降低到5%。本发明采用单步溶液法实现了硅表面的微刻蚀,简化了贵金属辅助化学刻蚀硅的工艺过程,同时保持常温湿法刻蚀的特征,获得硅表面的更高减反射效果,为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一种氟化碳直接包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600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811084894.1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氟化碳直接包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高能球磨、超声分散和中温烧结的方法将氟化碳直接包覆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表面,制备出微米级复合颗粒,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本发明在保持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二次颗粒形貌的基础上,通过高能球磨工艺细化了氟化碳材料,并将超声工艺和中温烧结相结合,将氟化碳较好的包覆在三元材料的表面,为三元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提供了新方法。氟化碳包覆后的复合颗粒可直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氟化碳反应生成的氟化锂能较大的提高电池的首圈库伦效率,而氟化碳反应生成的碳增加了正极颗粒的导电性,同时包覆层能较好的保护正极和电解液的界面,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一种锂/钠电池用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4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284401.7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钠离子电池用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将芳纶纤维分散于有机溶剂以得到高分散性的芳纶纳米纤维溶液,再加入锂/钠盐、聚合物基体材料并搅拌分散,然后通过浇铸或涂覆、干燥过程,获得锂/钠离子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薄膜。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所得电解质具有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力学和热学稳定性好、抑制金属枝晶生长等优点。该复合固态电解质在锂/钠离子电池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制备TiO2纳米花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127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0449.1

    申请日:201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TiO2纳米花带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商业用的P25型TiO2纳米颗粒,利用水热法合成TiO2纳米带并以之为前驱体,在HCl水溶液中加入钛酸丁酯溶液,并搅拌均匀,再将一定量的TiO2纳米带加入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160~200℃下反应6~12小时,然后洗涤、干燥处理后得到TiO2纳米花带;再利用银镜反应法对P25、TiO2纳米带和TiO2纳米花带进行掺银处理,得到Ag/P25、Ag/ TiO2纳米带及Ag/ TiO2纳米花带,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实验表明,Ag/ TiO2纳米花带呈现出最强的光催化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