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中心带预留口封闭筒体的搅拌摩擦焊内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3722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5569.3

    申请日:2014-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端中心带预留口封闭筒体的搅拌摩擦焊内支撑装置。由底座、支撑杆、连杆、支撑轮、轴承、套环等主要部件构成。支撑杆由丝杠和光杠组成,连杆通过两个套环与支撑杆连接,并可以在丝杠的传动作用下沿支撑杆移动。本发明能对两端中心带预留口的封闭型筒体搅拌摩擦焊进行有效的定位、支撑,保证筒体环焊缝在焊接时能得到足够的刚性支撑,焊接完成后,通过丝杠的传动作用,使连杆机构运动而降低支撑高度,内部支撑装置可以从两端中心预留小口取出,解决了封闭型筒体在搅拌摩擦焊时不易提供内部刚性支撑的问题,解决了封闭型筒体搅拌摩擦焊内部支撑装置难以取出的难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成本低,便于人工操作,生产效率高。

    一种用内嵌双交变磁场控制双钨极电弧耦合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7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52127.5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内嵌双交变磁场控制双钨极电弧耦合度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内嵌式双线圈双钨极一体化焊枪、双交变磁场电弧协调耦合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该装置的双交变磁场电弧协调耦合控制器控制双焊接电源和双励磁电源的电流参数与工作时序,双磁感线圈缠绕在双钨极外部双绝缘空心磁芯上,为双钨极电弧提供双交变磁场,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双磁场牵引双钨极电弧发生进一步耦合或分离,获取耦合度可控的双钨极电弧,解决了双钨极焊接技术两个电弧之间干扰问题,从而实现双钨极电弧的可控稳定燃烧,达到焊接熔深的精确调控的效果。

    一种基于异向双视觉同步传感的曲面摆动电弧熔深控制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7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48711.5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向双视觉同步传感的曲面摆动电弧熔深控制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异向双视觉同步传感固定装置、侧面视觉传感装置、正面视觉传感装置等。其方法是利用异向双视觉同步传感装置采集曲面摆动电弧两侧正面与侧面熔池图像,其中侧面相机采集熔长,正面相机采集熔宽、搭接量与拖尾角;通过曲面熔深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对比上述特征值与期望值并自动计算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与单步旋转距离,同步调整机器人和焊接电源的参数,实现对曲面摆动电弧两侧熔深的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等离子步进摆焊过程中两侧熔深的均一化控制,有效解决了等离子步进摆焊过程中两侧熔深均一化的问题,明显改善了堆焊层的表面成形精度。

    一种基于中心视觉传感的双钨极电弧耦合形态的监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7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48712.X

    申请日:2023-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心视觉传感的双钨极电弧耦合形态的监测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双钨极耦合电弧视觉传感模块和视觉传感循环冷却模块。基于中心视觉传感的双钨极电弧耦合形态的监测方法是利用微型相机调节杆来来调整视觉传感装置的精准度,利用循环冷却模块冷却的双钨极耦合电弧视觉传感模块,实时在焊接过程中对两个钨极的电弧图像进行采集,并通过计算机端对双钨极电弧耦合图像特征进行提取、识别、分析来判断电弧的耦合形态,进而经机器人控制焊机改变焊接电流参数实现对电弧耦合度的调整。本发明能改善视觉传感设备相对于焊枪运动的位置受限问题,并通过对电弧耦合度来确定双钨极电弧的耦合情况,从而实现高加热效率的双钨极焊接。

    一种专用于在钢基体上熔敷铜的药芯带材

    公开(公告)号:CN118371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50727.6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专用于在钢基体上熔敷铜的药芯带材,包括中空结构的矩形铜合金外壳及内部保护剂药芯。包裹药芯的铜合金外壳,其横截面为矩形,铜合金焊丝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0.05%~0.5%的Pb,0.01%~0.5%的MoS2,0.01%~0.5%的Nd,0.01%~0.1%的C,1%~2%的In,余量为Cu。药芯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包括10%~12%的硼砂,5%的ZnCl2,余量为缓蚀剂羧甲基纤维素包裹的盐酸。本发明的含Pb和In的铜合金药芯带材,成型后具有良好的润滑特性,与钢基体优异的结合强度和良好的成型性能。利用带材在钢基体上进行铜合金的熔敷增材,实现高效率与高质量成形,适用于不锈钢、高强钢等基体表面熔敷增材,且所增材组织力学性能一致,质量高。

    一种高强韧异质金属道内交织复合材料及其电弧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9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228803.7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高强韧异质金属道内交织复合材料,该材料由异质金属交替分布的熔覆道搭接堆叠而成,在每一熔覆道内交替分布着道宽、道高相同、长度不同的高强硬材料与软质材料;在高强硬材料与软质材料交替熔覆形成道内交织熔覆道时,通过在切换丝材位置进行电弧停留时间与送丝协同,即电弧在切换丝材位置停留并按轨迹进行摆动。本发明利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特点,在单道沉积过程中,电弧保持不熄灭,在所设计位置交替送入异质丝材,实现两种材料在单一熔覆道内交替排列,通过停留时间协同,实现成形良好的道内交织熔覆道制备。

    一种补偿焊缝间隙的铝合金薄板对接焊缝余高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05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421405.7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焊缝间隙的铝合金薄板对接焊缝余高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余高补偿送丝模块和焊缝间隙检测模块。该铝合金薄板对接焊缝的余高控制方法通过在焊接过程中CCD传感相机实时的对焊缝间隙拍摄,然后传输至计算机并与预设的焊缝间隙进行比较,根据对比的误差值来适时的调整外加送丝机的送丝速度。本发明通过调整外加送丝机的送丝速度来实现对铝合金薄板对接焊缝的余高控制,很好的解决了在焊接过程中因焊缝间隙变化造成焊缝出现下凹和焊缝两侧咬边等问题,从而极大改善了由于焊缝间隙变化导致的焊缝成形尺寸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铝合金薄板自动化焊接焊缝的质量。

    一种适用于真空充氩舱内焊丝余量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28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9174.5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真空充氩舱内焊丝余量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与监测装置。本发明采用测重的方式来判断焊丝余量的多少,在机器人旁边固定焊丝盘的装置中安装传感装置,连接到外部显示屏,在新更换完焊丝盘的时候,外部电脑就会显示出装置所受到的压力,在进行增材过程中,由于焊丝的消耗,所受压力逐渐减小,显示屏展示的数值也就越小,在小于一定数值时,则自动发出警报或提醒。本发明实现对于增材过程中焊丝余量的精确把控。同时尽可能解决满盘焊丝在熄弧时所遇到的爆丝问题,这对于需要真空充氩的环境来说无疑降低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