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耦合充电装置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4781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047332.X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耦合充电装置及系统,该装置的发射板组件的各发射极板相互间呈间隔排列,接收板组件中的圆柱套筒型金属极板组套设于无人机的起落横架,并与无人机的机载电路连接,以为无人机充电;分组控制电路与发射板组件电连接,控制发射极板组合形成两组不同的电极板组,并与激励源的端子电连接,以在激励源处于高压激励状况下,通过发射板组件与接收板组件形成的耦合电场为无人机充电。可见,应用本实施例的装置无需改变无人机的外形结构,能够避免改装无人机外形的成本,同时,分组控制电路可以改变各发射极板的

    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2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097408.0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控制方法及无人船充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电能发射部和电能接收部,电能发射部包括第一子支路和第二子支路,第一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极板,第二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导电端子,电能接收部包括第三子支路和第四子支路,第三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极板,第四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导电端子。电源的正负极不必同时裸露,从而无短路以及产生电火花的问题,需要的元器件少,系统结构简单,无需谐振补偿电路,从而解决了因谐振补偿电路导致的失谐问题。

    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磁耦合充电设备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25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227529.1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磁耦合充电设备以及系统,该设备的发射线圈由其铁氧体板的中心处向其边缘处盘绕设置在铁氧体的一侧板面上,发射线圈的输电端与产生高频激励电流的输电装置连接,以使发射组件能够形成预设的交变磁场,接收组件的接收线圈缠绕在软磁体芯的外侧,接收组件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的横杆的任一位置上,并与无人机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连接,以为无人机机载电池充电。可见,接收组件直接设置于无人机已有的起落架的横架上,并未改变无人机的外形结构,能够避免对无人机外形的额外改装。同时,无人机降落在发射组件上方时即使相对出现横向、纵向和旋转偏移,也不会影响其为无人机充电,能够满足抗偏移性能的技术要求。

    一种用于板簧加工的淬火钳

    公开(公告)号:CN110079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74629.2

    申请日:2019-06-03

    Inventor: 蔡春伟 任秀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板簧加工的淬火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设置,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能够相对移动,以夹紧或松开板簧,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均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导向结构,淬火钳还包括多组钳爪组件,导向结构与钳爪组件对应设置,钳爪组件包括能够用于压紧板簧的钳爪本体,在对应设置的一组导向结构与钳爪组件中,导向结构呈长形,钳爪本体能够沿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移动,延伸方向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相对方向平行或呈锐角,通过使用导向结构能够快速、精确地对钳爪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由于导向结构能够对钳爪本体进行限位,钳爪本体不易出现转动错位等情况,加工出的板簧的产品一致性好。

    一种基于复合光栅的激光拉曼光谱仪

    公开(公告)号:CN1095805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14972.7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光栅的激光拉曼光谱仪,包括壳体、激光发生部、复合光栅色散系统、面阵CCD和数据处理系统,壳体内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激光发生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复合光栅色散系统和面阵CCD设置在第二腔室内,激光发生部发射的激光照射到待测产品上,待测产品上的散射光射入到复合光栅色散系统,然后再照射到面阵CCD上,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复合光栅色散系统使得能够利用入射角和衍射角具有固定角度差来保证两衍射光谱中心波长相互错开并固定不变。并利用面阵CCD的空分复用和多通道并行处理特性进行光电转换,数据处理后拼接生成一维拉曼光谱,实现了大工作谱宽高分辨率的激光拉曼光谱的快速测量。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电场耦合充电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96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4675.1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翼无人机电场耦合充电装置及系统,所述电场耦合充电装置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屏蔽装置,发射装置设在降落平台上,接收装置和屏蔽装置设在复合翼无人机机身的底部;发射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极板、第一绝缘层、第二极板和第二绝缘层;接收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三绝缘层、第三极板、第四绝缘层、第四极板;第一极板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且面积相同的第一发射单元,第三极板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且面积相同的第二发射单元,第一发射单元与第二发射单元错位设置;第三绝缘层、第三极板和第四绝缘层的形状相同且均为实心的平面,第四极板为中空的。

    一种仿生脉冲矩阵水下智能安防装置、安防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5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5801.5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脉冲矩阵水下智能安防装置、安防系统及方法,其属于水下仿生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智能安防装置包括脉冲发生机构和拟态惰性电极,脉冲发生机构输出高压脉冲信号,拟态惰性电极的第一端与脉冲发生机构连接,拟态惰性电极第二端连接有水生生物浮动机构。本发明布设简便,摒弃了传统物理围栏的局限性,拟态惰性电极与脉冲发生机构相互配合,脉冲发生机构输出高压脉冲信号,通过改变脉冲发生机构的状态即可实现不同的脉冲信号波形的输出,针对水下生物目标采取允许通过、警告驱逐、控制捕获、软杀伤的多种水下防御安保策略,同时注重生态环保性,不会扰乱生态平衡。

    一种无人船无线充电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143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96373.9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船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水面电能供给平台和设置于无人船的电能接收部,水面电能供给平台包括第一储能部和电能发射部,电能发射部包括电能输入正极端、第一极板、电能输入负极端和第一导电端子,电能输入正极端和电能输入负极端均与第一储能部电连接,电能接收部包括电能输出正极端、第二极板、电能输出负极端和第二导电端子,电能输出正极端和电能输出负极端均与无人船的第二储能部电连接。设置于水面电能供给平台的第一极板与设置于无人船的第二极板形成耦合电容,结构简单,通过电场耦合进行能量传输,抗错位能力强,解决无人船在使用磁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由于错位,涡流损耗等引起的效率低的问题。

    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868849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414499.9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无人机,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接收装置和设置在降落面上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发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发射线圈,两个发射线圈中相邻的部分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以在相邻的部分所在的区域形成发射区域;接收线圈的轴线与发射线圈的轴线之间具有不为零的夹角;当无人机落在发射装置的发射区域时,发射装置对无人机充电。本申请中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区域范围较宽,充电范围更广,对无人降落精度要求低。当无人机返航后自动降落到发射区域上,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自主进行电能补给,充满电后继续执行任务,让无人机真正做到完全无人自主飞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