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4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00848.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密度建筑用能特性的全电能源站电网互动方法、装置,该方法通过考虑目标区域内高密度建筑的所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分布密度,并结合内高密度建筑的历史用户居住情况、历史用电数据以及历史天气数据确定用户用电模型,来确定未来时间段内考虑温度控制的用电数据;基于所述未来时间段内考虑温度控制的用电数据,根据与目标区域内高密度建筑相关联的不同能源站的能源属性,向对应的电网发送未来时间段内的需求响应数据,以实现与电网进行互动,提高了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7955.0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业务场景的变电站设备故障排查方法,属于变电站设备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实现变电站设备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故障排查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变电站设备的业务场景选取关键量测参数、影响因素集;变电站设备实时运行过程中,根据每个量测周期的关键量测参数、影响因素集的实时采样数据生成态势预测模型的输入数据,由态势预测模型处理后输出当前量测周期的关键量测参数预测值;若当前量测周期的关键量测参数预测值达到故障预警值,则进行预警;同时,通过对当前量测周期的关键量测参数、影响因素集的实时采样数据进行耦合特性分析,从影响因素集中选取出潜在故障因素,并对潜在故障因素进行故障排查。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73352.0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触发的PMU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配网PMU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建模:S2、设置故障触发索引γt,S3、最终估计器接收到的测量数据为It={y1,y2,...yt‑1,yt}。电网监测主站还可以对估计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故障信息的估计精度。本发明在保证故障信息的有效传输的情况下,减少了网络通信负担,节省了有限的网络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85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370596.4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采用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储能充电电路,属应急电源领域。其包括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整流电路、充电电路和蓄电池;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设置在变压器本体或变压器的附件结构上;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输出端经整流电路和充电电路与蓄电池正、负电极对应连接;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在谐振状态下收集变压器振动产生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通过整流电路、充电电路送入蓄电池中进行能量存储;当变电站的交流站用电源失电时,紧急照明系统自动接通蓄电池电源输出端,该储能充电电路为LED发光器件提供电源,实现紧急照明功能;或者,当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失电时,该储能充电电路为变电站一次线路开关的操作提供应急操作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85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70596.4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采用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储能充电电路,属应急电源领域。其包括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整流电路、充电电路和蓄电池;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设置在变压器本体或变压器的附件结构上;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输出端经整流电路和充电电路与蓄电池正、负电极对应连接;其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组在谐振状态下收集变压器振动产生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通过整流电路、充电电路送入蓄电池中进行能量存储;当变电站的交流站用电源失电时,紧急照明系统自动接通蓄电池电源输出端,该储能充电电路为LED发光器件提供电源,实现紧急照明功能;或者,当变电站的直流操作电源失电时,该储能充电电路为变电站一次线路开关的操作提供应急操作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6119.5
申请日:2024-11-05
IPC: G06N5/022 , G06N3/042 , G06N3/082 , G06N3/0499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次实体邻居多关系融合的知识图谱补全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划分知识图谱,将知识图谱三元组中的头实体作为中心实体,将尾实体作为邻居实体,并构建同构子图;其中,所述知识图谱三元组还包括:关系;对中心实体和邻居实体进行聚合处理,完成中心实体、邻居实体的聚合;将关系融合入中心实体中,完成实体邻接关系的融合;根据融合实体和关系信息的嵌入向量,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多头自注意力的输出矩阵;利用前馈神经网络获得编码器的输出矩阵;通过负采样获得损失函数并优化,计算损失函数的最小值,完成知识图谱的补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11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08901.0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30/0203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碳联合市场下发电商调度及各机组收益确定方法,属于发电商优化调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式难以制定出电‑碳联合市场下发电商激励性竞价策略导致的调度效果差、难以避免发电商恶意虚假报价对市场竞争的不利影响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发电商的真实报价参数,构造以发电商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发电商参与电‑碳联合市场的竞价模型;在每一个交易周期,获取发电商参与电‑碳联合市场的运行参数;将运行参数代入竞价模型,求解得到竞价模型取最优值时的决策变量求解结果,并将竞价模型取最优值时的决策变量作为所述发电商在相应交易周期的调度结果;根据VCG电价机制及所述调度结果,确定相应交易周期内各机组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911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08901.0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30/0203 , G06Q30/0201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碳联合市场下发电商调度及各机组收益确定方法,属于发电商优化调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式难以制定出电‑碳联合市场下发电商激励性竞价策略导致的调度效果差、难以避免发电商恶意虚假报价对市场竞争的不利影响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发电商的真实报价参数,构造以发电商利润最大为目标的发电商参与电‑碳联合市场的竞价模型;在每一个交易周期,获取发电商参与电‑碳联合市场的运行参数;将运行参数代入竞价模型,求解得到竞价模型取最优值时的决策变量求解结果,并将竞价模型取最优值时的决策变量作为所述发电商在相应交易周期的调度结果;根据VCG电价机制及所述调度结果,确定相应交易周期内各机组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24297.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绿证和碳交易的虚拟电厂多时段竞标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考虑联合市场机制的VPP竞价策略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第一阶段,虚拟电厂获取第N‑1个交易日中各时段的历史数据并代入第一阶段竞标模型,得到第一阶段中各时段的决策变量求解结果后分别作为第N个交易日中同时段的已知参量;在第二阶段,虚拟电厂实时获取第N个交易日中当前时段的实时数据,将将上述已知参量、实时数据以及第N个交易日中当前时段之前的所有时段的决策变量求解结果代入第二阶段竞标模型,求解得到第N个交易日中当前时段的决策变量求解结果,并作为第N个交易日中当前时段的实时竞标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84906.4
申请日:2022-09-27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STIRPAT模型的电力能源碳排放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能源碳排放核算方法和能源碳排放预测方法两部分,其中能源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清单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分别从宏观和特定场景方面实现对区域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实现核算,两种方法优点互补,实现有效精准核算;能源碳排放预测方法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将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模型,并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对区域未来电力能源碳排放预测。本发明实现对未来区域电力能源碳排放的有效预测,实现对电力能源碳排放的预测,指导地区制定合理的降碳减排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