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9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04611.3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及装置,首先,选取光伏配电网承载力的评估指标,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取主观权重、改进的熵权法求客观权重;然后,采用线性加权法并结合当前光伏配电网现状组合成综合权重来确定指标综合权重,以弥补单一赋权带来的不足;最后,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求出综合评分,根据隶属度理论和因素集合构成模糊综合评测数学模型,再通过结合指标综合权重得到单个监测点承载力的评估结果。本发明为克服分布式光伏接入所导致的传统配电网运行评估方法存在的困难,对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承载力评估方法进行研究,高效准确,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81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121410.7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地图的通信光缆附挂核查方法,属于光缆附挂核查技术领域;对相同光缆型号的所有个体通信光缆自身方面实施不同维度的数据计算整合得到个体核查影响系数,通过对个体核查影响系数进行分析和分类;将前期的个体通信光缆的核查状态分析数据进行计算整合来对相同光缆型号的通信光缆的整体核查状态进行分析和分类,可以为后续对应光缆型号的通信光缆的个体以及整体的核查和维护进行动态告警提示。本发明通过从不同的方面对目标区域内所有通信光缆附挂的处理行为实施数据统计,并对统计的各项数据实施数据的预处理,使得监测统计的各项数据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可以有效提高后续数据计算分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044934.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基础资源批量匹配方法,属于电力基础资源管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电力基础数据,根据所述电力基础数据设置对应的基础资源数据图;对所述基础资源数据图进行校核更新,包括查缺校核和坐标校核;获取电力匹配需求,识别所述电力匹配需求中的坐标数据,坐标数据包括各个需要进行匹配的定位坐标以及对应的坐标属性;根据所述坐标数据在所述基础资源数据图进行匹配,获得符合所述电力匹配需求的电力基础资源;通过电力基础资源批量匹配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基础资源配置方案,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能源需求。通过匹配和关联坐标点,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能源需求,优化能源供应和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787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3454.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综合能源用户潜力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电分析模块、用电评级管理模块以及能源分析确定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能源用户个体的用电需求信息和能源设备的用电容量信息;用电分析模块计算用电需求系数和用电容量系数;用电评级管理模块根据用电需求系数和用电容量系数确定用电评测等级,并获取用电评测结果;能源分析确定模块计算分析节能潜力值获取节能潜力分析结果,根据节能潜力分析结果计算节能评估系数,并分析得到最佳用电策略。本发明用于解决用电潜力监测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16879.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子工作票的智能核查应用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应用技术领域。该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工作票数据,具体包括:从业务系统获取电子工作票;工作票票面内容提取,具体包括:提取电子工作票的票面内容;工作票校验规则提取,具体包括:从校验规则库中提取电子工作票对应的校验规则;工作票票面内容逐条校核,具体包括:通过提取到的电子工作票对应的校验规则校核电子工作票的票面内容;工作票校核结果汇总,具体包括:汇总电子工作票的校核结果,生成校验报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工作票核查依赖于核查人员的经验与专业能力,效率低下且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6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1334493.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40/30 , H04L9/40 , H04L67/1042
Abstract: 一种基于语义模型和多源数据的电网分层线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据中台,汇集各源端业务系统数据信息,共享各系统数据,应用大数据工具集成建立分层分区、协调控制模式的基于语义模型和多源数据的电网分层线损分析系统,通过该基于语义模型和多源数据的电网分层线损分析系统对线损进行智能分析、管理。本发明集成建立高效可靠的信息数据体系,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围绕高效率运营目标,提高工作效率,解决规模化运营中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提升管理决策水平;建设基于数据中台的线损智能分析系统,从线损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以高效运营、提升管理决策水平为目标,建设高效、统一的线损信息管理交流服务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31431.4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页表访问控制的细粒度完整性度量模型及方法,包括设于系统内的度量模块、控制模块和可信标准基,所述可信标准基用于存储对比值;通过对页表的访问控制,所述度量模块用于对度量对象进行完整性度量,并在度量对象的内容修改过程中插入度量点,所述度量对象包括进程和内核关键数据结构;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度量结果并判断。通过设置度量点监测的方法,对系统的进程完整性和内核关键数据结构进行度量和保护。当经过度量点时,度量模块更新度量对象所对应页表的读写属性,获取度量内容与可信标准基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将结果传递给控制模块进行对应操作。该模型能够实现度量对象在非运行状态无法被修改,保证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48290.1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能优化潜在用户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分析不同的用能优化的潜在用户的用电负荷曲线,用于筛选用户;针对筛选的用户,依据峰谷电价对储能与无功补偿装置计算预期收益;根据计算结果,识别潜在用户。本发明可以减轻用户用电费用,同时,识别潜在用户,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47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87751.9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斜框标注的悬垂线夹倾斜故障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减少训练集中干扰信息,提高目标检测精度的基于斜框标注的悬垂线夹倾斜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样本;S2、数据扩增;S3、训练模型;S4、利用训练的模型对测试样本进行检测,输出结果;S5、根据输出结果进行计算,判断是否倾斜。本发明通过标注斜框,减少背景区域的干扰,提高算法学习特征的性能,提高分类准确度;将悬垂线夹拆成两个部分,分别用斜框输出两个组成部分的方向信息,通过计算方向信息的夹角,根据需求设置阈值,通过判断夹角大小和阈值之间的关系进而判定悬垂线夹是否存在倾斜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3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13466.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节点联合配电网失电鲁棒检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通电状态下,多个分布式节点采集同一配电网线路中的电流感应信号,发送至联合失电检测单元,联合失电检测单元对接收到的电流感应信号进行处理,估计出各个节点电流感应信号的时延、相位参数;2)在需要失电检测时,多个分布式节点采集配电网线路中的电流感应信号,发送至联合失电检测单元,联合失电检测进行联合失电鲁棒检测,确定失电位置。该方法在配电网失电状态下,利用多个分布式节点采集配电网线路中的电流感应信号,进行联合失电鲁棒检测,可有效提高失电检测率,提高抢修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