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332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80058547.3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实现重量减轻和成本削减的同时保持强度的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具有:上壳体(2),其附接到用于将悬架附接到车辆车身的上支撑件;下壳体(3),其与上壳体(2)可旋转地组合;环形中心板(4),其位于上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以及环形滑动片材(5),其位于上壳体(2)与中心板(4)之间。下壳体(3)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的下壳体本体(31);从下壳体本体(31)的外周边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32);和形成在凸缘部分(32)的外周边表面上的中空部段(321)。在凸缘部分(32)的外周边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相等间隔形成有多个中空部段(321)。

    滑动轴承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33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80078312.0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提供能削减零件数量而降低成本的滑动轴承。滑动轴承(1)具备:上部壳体(2);下部壳体(3),该下部壳体(3)与上部壳体(2)组合;以及环状的灰尘密封一体型中心板(8),该灰尘密封一体型中心板(8)具有将上部壳体(2)与下部壳体(3)的间隙封闭的灰尘密封部(6)且配置在上部壳体(2)与下部壳体(3)之间,实现上部壳体(2)以及下部壳体(3)间的相对转动。灰尘密封一体型中心板(8)与下部壳体(3)形成为一体。

    嵌合机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445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80073314.0

    申请日:2018-11-05

    Abstract: N1个凸部Pi分别配置于以第1部件(10)的基部(12)的中心轴线为z轴的第1圆柱坐标系上的偏角范围[θ1(2i-1),θ1(2i)]。N2个凹部Qj分别配置于以第2部件(20)的开口部(22)的中心轴线为z轴的第2圆柱坐标系上的偏角范围[θ2(2j-1),θ2(2j)]。在使第1圆柱坐标系及第2圆柱坐标系以各自的z轴为共轴的状态下进行相对旋转的过程中,任意的k=1,2,3…N2在从θ1(2i(k)-1)=θ2(2j(k)-1)且θ1(2i(k))<θ2(2j(k))的状态S-(k)过渡至θ2(2j(k)-1)<θ1(2i(k)-1)且θ1(2i(k))=θ2(2j(k))的状态S+(k)的期间中实现状态S-(k+1)。这里,i(k)=σ1({(k-1)modN1}+1)(σ1:数列{1,2,…N1}的双射),j(k)=σ2({(k-1)modN2}+1)(σ2:数列{1,2,…N2}的双射)。

    滑动轴承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441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5902.6

    申请日:2017-0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1),其设置有:上部壳体(2),该上部壳体附接在上部支承件上,该上部支承件用于将支杆组件附接在车身上;下部壳体(3),该下部壳体与上部壳体(2)可旋转地组合,并形成环形空间(7);以及环形中心板(4)和滑动片(5),该环形中心板和滑动片布置在环形空间(7)中。上部壳体(2)有负载传递表面(27),该负载传递表面构成环形空间(7)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中心板(4)设置有充满润滑剂的环形凹入部分(43),且中心板(4)有支承表面(41),用于支承施加在负载传递表面(27)上的负载。布置在负载传递表面(27)和支承表面(41)之间的滑动片(5)具有滑动表面(51),该滑动表面滑动抵靠支承表面(41)。滑动片(5)由热塑性塑料形成,且中心板(4)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该热塑性弹性体有比热塑性塑料低的弹性模量。

    滑动轴承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2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4045.X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其中防止径向间隙。滑动轴承(1)包括:安装至上部支架的上壳(2),所述上部支架用于将滑柱式悬架的滑柱组件安装至车体;安装至用于支撑所述滑柱式悬架的螺旋弹簧的上端的上部弹簧座的下壳(3),其与所述上壳(2)组合在一起以使得所述上壳(2)以及所述下壳(3)可相对于彼此枢转,并且在所述上壳(2)与所述下壳(3)之间形成环形空间(5);以及环形中心板(4),其设置于所述环形空间(5)中并且使所述上壳(2)以及所述下壳(3)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所述中心板(4)具有圆锥形表面状轴承表面(42)。所述上壳(2)具有在所述中心板(4)的轴承表面(42)上滑动的圆锥形表面状荷载传递表面(2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