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298212.8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传统需求响应响应特征的基础之上,引入与电和热相关的系数因子,提出了一种多能量需求响应的响应模型,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实时监测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确定输入输出关系及目标函数;其次分析获得需求响应与分时电价之间的关系,拟合负荷传递曲线,最后在优化用户能源消耗问题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多能需求响应响应模型,本发明以用户一天之内的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在分时电价方案中确定了一个明确统一的响应模型,确定输入能量和输出负载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保证对需求响应资源的优化调度,改善负荷用电行为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67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46777.X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K9/62 , G06Q30/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特征分析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充电桩的历史充电数据,筛选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特征数据;步骤2:对步骤1筛选得到的特征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步骤3:对数据转换后的特征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步骤4:基于数据清洗后的特征数据,计算充电行为概率密度函数。利用电动汽车充电交易数据历史记录,通过改进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得到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特征的概率密度,通过概率密度函数体现电动汽车充电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40605.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采集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数据以及综合能源系统参数;建立P2G运行成本模型;分别建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目标函数和风电消纳功率目标函数;设定电力系统约束条件、天然气系统约束条件、热力系统约束条件以及电‑气‑热系统耦合约束;对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和风电消纳功率进行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本发明所提方法合理可行,电转气成本特性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有显著影响,可有效得到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和风电消纳功率的最优折衷解。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67579.7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组件容量匹配全局寻优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搜索空间;在搜索空间内随机选取某一点作为常量进行优化目标计算;重复随机选取坐标点进行计算,对所选取点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评价及排序;依据较优一部分的结果重新设置搜索空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所设定的运算次数即停止运算得到结果。本发明针对互相影响的变量组件容量w和优化目标p求解问题,通过在合理取值范围内随机产生w值计算得到该w值下的p值并进行排序,之后更新搜索空间使得的w取值范围逐渐收缩得到最优解。该方法可以加快收敛,防止局部最优,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98212.8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传统需求响应响应特征的基础之上,引入与电和热相关的系数因子,提出了一种多能量需求响应的响应模型,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实时监测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模式,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确定输入输出关系及目标函数;其次分析获得需求响应与分时电价之间的关系,拟合负荷传递曲线,最后在优化用户能源消耗问题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多能需求响应响应模型,本发明以用户一天之内的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在分时电价方案中确定了一个明确统一的响应模型,确定输入能量和输出负载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保证对需求响应资源的优化调度,改善负荷用电行为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24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84094.6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负荷辨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负荷供电入口处的电流信号的分离信号;利用所述负荷供电入口处的电流信号的分离信号确定负荷当前工作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自适应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获取所述负荷供电入口处的电流信号的分离信号,并利用所述负荷供电入口处的电流信号的分离信号与所述预先建立的单负荷对应的递推最小二乘识别模型的输出信号间的残差确定所述单负荷的工作状态,打破了大多数分离算法依据经验选取有用信息的缺陷,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9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82689.8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侵入式用电负荷辨识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负荷供电入口处的待测电流信号;利用预先建立的电流参数矩阵对所述待测电流信号进行负荷辨识,确定所述负荷供电入口处连接的负荷的工作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采集负荷供电入口处的待测电流信号,可以仅需在供电入口处安装传感器,节省了硬件设备的投入,节约经济成本;利用预先建立的电流参数矩阵对所述待测电流信号进行负荷辨识,确定所述负荷供电入口处连接的负荷的工作状态,可以有效地判断用电负荷的使用情况,且实施方便,运算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7970.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江南大学 , 国网无锡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移动充放电设备应急电力供应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应急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移动充放电设备的电力输出参数进行解析,构建电力供应参数列表,获得多应急设备的电力需求信息,配置各应急设备的供应优先级;建立需求‑供应匹配关系,基于所述需求‑供应匹配关系进行供应方案搜索,获得供应备选方案;进行供应评价,确定供应管理执行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对电力需求的精细化分析和对供应资源的合理调配,难以实现最优的电力分配,导致部分关键设备电力供应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精准需求分析,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分配,确保关键设备优先得到充足电力供应,提高供电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1287.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41 , G06F18/15 , G06N3/042 , G06N3/0442 ,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mRMR‑EABiLSTM‑TCN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负荷数据以及影响用户用电负荷的关键因子,进行数据清洗和归一化预处理;步骤2,基于处理的数据,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RMR对特征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选取前N个相关特征,构成粗选特征集;步骤3,构建结合超越自注意力EA、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以及时间卷积网络TCN的mRMR‑EABiLSTM‑TCN短期用户负荷预测模型,以粗选特征集作为模型的特征输入;步骤4,基于构建的模型进行预测,并通过前向选择算法评估不同输入特征的有效性,确定最优输入特征集合,优化电力预测模型。有利于最终负荷预测精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1669.0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一种多园区的综合能源参与辅助服务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专家意见获取多个综合能源园区中理性程度的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以获取样本矩阵;步骤2,采用白化权函数,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理性程度分类,并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为每一个评价指标分配权重,从而获取单个综合能源园区的理性程度;步骤3,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模拟多个综合能源园区参与单次辅助服务的状态,计算所述综合能源园区的单次服务代价,以及基于多次模拟获取综合能源园区的服务代价期望值;步骤4,基于服务代价期望值与预先规划的差异,实现对于多个综合能源园区参与辅助服务的最优控制。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果准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