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结构体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42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199337.5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蜂窝结构体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蜂窝结构体中,通过多个隔壁(23)而形成从轴向观察时呈二维地排列的多个隔室。多个隔壁(23)由以堇青石为主成分的多孔质材料形成。在隔壁(23)中,作为从两表面分别起算至深度达到隔壁厚度的25%为止的部位的表层部(32)的气孔率及作为其他部位的内部(33)的气孔率为50%以上。表层部(32)包括轴向气孔宽度小于30μm的气孔和轴向气孔宽度为30μm以上的气孔,内部(33)也包括轴向气孔宽度小于30μm的气孔和轴向气孔宽度为30μm以上的气孔。表层部(32)的轴向平均气孔宽度小于内部(33)的轴向平均气孔宽度。

    蜂窝结构体及蜂窝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6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734668.2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耐热冲击性的蜂窝结构体。蜂窝结构体(1)具备:基材(2),其为筒状部件,且设置有从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个端面的多个隔室(23);以及涂覆层(3),其设置于多个隔室(23)中的至少一部分隔室即对象隔室(23a)的表面,且是磁性体粒子彼此结合得到的。涂覆层(3)包含Si、Al以及Mg中的至少1种元素作为添加元素。涂覆层(3)中,添加元素的重量分率之和相对于磁性体粒子的主要构成元素的重量分率之和的比率为1.7wt%以上。据此,能够提供具有高耐热冲击性的蜂窝结构体(1)。

    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及车厢供暖用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066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80093635.4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采用了PTC材料的加热器部件的基础上,提供能够抑制由露水等水分所导致的电路短路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以及具备像这样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车辆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100)具备柱状蜂窝结构部,该柱状蜂窝结构部具有外周壁(112)及隔壁(113),该隔壁(113)配设于外周壁(112)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115),该多个隔室(115)从第一端面(114)至第二端面(116)而形成流路。外周壁(112)及隔壁(113)由具有PTC特性的材料构成。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100)还具备将柱状蜂窝结构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覆的致密的绝缘膜(120)。

    传感器元件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323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22747.X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Pt的扩散、以及因固体电解质层与绝缘层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而引起的裂纹以使传感器元件长寿命化。平板状传感器元件的加热器部具有:含有Pt的加热构件;以90~99.9wt%的重量比含有热膨胀系数与构成元件的基体部的固体电解质不同的绝缘材料的绝缘层;以及在传感器元件主面露出的加热器电极,加热器部的加热器电极以外的部分埋设于基体部,绝缘层具有气孔率为20~40%的多孔质部以及气孔率为4%以下的致密部,加热构件被致密部覆盖,绝缘层中的致密部以外的部分为多孔质部,加热构件上的多孔质部与致密部的层叠部分的总厚度为25~100μm,层叠部分的致密部的厚度为5μm以上,层叠部分的致密部的厚度相对于多孔质部的厚度的比值为0.05~2.0。

    陶瓷体、蜂窝结构体、陶瓷体的制造方法及加热器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6803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174736.X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陶瓷体、蜂窝结构体、陶瓷体的制造方法及加热器构件,陶瓷体的室温电阻率较低,且200℃电阻率为室温电阻率的500倍以上。陶瓷体以Ba的一部分由稀土元素及碱土金属元素置换得到的BaTiO3系结晶粒子为主成分。该陶瓷体包含1.0~8.0质量%的Ba6Ti17O40结晶粒子。另外,BaTiO3系结晶粒子中,1摩尔的Ba中的碱土金属元素的置换量为0.01~0.10摩尔。

    加热器构件、加热器单元以及车厢供暖用加热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13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80038776.5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加热器构件100具备:蜂窝结构体10,其具有外周壁11和隔壁12,该隔壁12配设于外周壁11的内侧且区划形成多个隔室14,该多个隔室14形成从第一端面13a延伸至第二端面13b的流路,外周壁11及隔壁12由具有PTC特性的材料构成;一对电极层20,它们设置于第一端面13a及第二端面13b的外周壁11及隔壁12;以及端子30,其能够将电极层20和导线电连接。电极层2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延出部22,该延出部22延伸到比第一端面13a及第二端面13b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端子30配置成:与延出部22连接且与蜂窝结构体10的侧面对置。

    车厢供暖用加热器构件、加热器单元及加热器系统、以及车厢净化用加热器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6685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80089723.1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一种加热器构件(100),其具备蜂窝结构体(10)和一对电极层(20),上述蜂窝结构体(10)具有外周壁(11)、和配设在外周壁(11)的内侧且划分形成从第1端面(13a)到第2端面(13b)而形成流路的多个隔室(14)的间隔壁(12),外周壁(11)和间隔壁(12)由具有PTC特性的材料构成,上述一对电极层(20)配设于外周壁(11)的表面。在与中心轴(X1)正交的截面中,蜂窝结构体(10)为具有长轴(X2)以及短轴(X3)的形状。一对电极层(20)形成为与中心轴(X1)平行地延伸的带状,并且在与中心轴(X1)正交的截面中,以隔着从蜂窝结构体(10)的重心通过的长轴(X2)而对置的方式配设于外周壁(11)的表面。加热器构件(100)还具备板状的外部连接部件(30),该外部连接部件(30)配设于各电极层(20)的端部侧,与各电极层(20)以平面相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