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0877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811261872.8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能够使正面碰撞的碰撞初期的能量吸收量增加并避免前轮与下构件干涉、提高美观性。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车架、与前侧车架的前端连接并朝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的载荷承受部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朝向上方且朝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的下构件、以及从下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在前轮的上方朝向后方延伸且与前柱的前端连接的上构件,能够利用载荷承受部件的前表面以及下构件的前表面确保正面碰撞的碰撞载荷的受压面积,从碰撞初期提高碰撞能量吸收效果。且由于下构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不朝向后方延伸而朝向上方且朝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因此即使将前轮配置在车身前方也不会与下构件干涉,美观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13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1110787.2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配置于车身前部的前侧车架(1),前侧车架(1)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车架(2)和从前车架(2)的后端部向后下方延伸的后车架(3),在前车架(2)的后部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隔板(50)及后隔板(60),和由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壁向车宽方向内侧凹进而成的凹部(16),凹部(16)位于前隔板(50)与后隔板(60)之间。据此,能够在发生来自车辆前方的碰撞时使前车架的后部可靠地向车宽方向外侧折弯。
-
公开(公告)号:CN10703172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938611.X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 B60R19/02 , B60R19/34 , B60R2019/247 , B60Y2306/09 , B62D21/152 , B62D21/155 , B60R1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具有:左右的安装托架,设置于前保险杠横梁的左右的保险杠横梁外延件的后端;以及左右的车架侧安装部件,将上述左右的安装托架的后端连结。左右的车架侧安装部件设置于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左右的安装托架由横板状的左右的接合板部以及纵板状的左右的凸缘构成、且构成为大致L字状,并位于左右的保险杠横梁外延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至少一方。左右的接合板部与所述左右的保险杠横梁外延件接合。左右的凸缘与左右的车架侧安装部件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12606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1073973.X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高效地传递从前副车架和前悬架机构输入的荷载。提供一种车辆下部构造,其具有在箱室内收纳有蓄电池的蓄电池箱(12),蓄电池箱(12)具有在上部具有开口部(28)的有底的箱托盘(26)、和将箱托盘(26)的开口部(28)封闭的箱盖(32),蓄电池箱(12)的一部分由铸造部件(34a)构成,该铸造部件(34a)配置于箱盖(32)的车辆前方端部,并且与前副车架(14)的车辆后方端部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98087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1261872.8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车身构造,其能够使正面碰撞的碰撞初期的能量吸收量增加并避免前轮与下构件干涉、提高美观性。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车架、与前侧车架的前端连接并朝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的载荷承受部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朝向上方且朝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的下构件、以及从下构件的车宽方向外端在前轮的上方朝向后方延伸且与前柱的前端连接的上构件,能够利用载荷承受部件的前表面以及下构件的前表面确保正面碰撞的碰撞载荷的受压面积,从碰撞初期提高碰撞能量吸收效果。且由于下构件从前侧车架的前端不朝向后方延伸而朝向上方且朝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因此即使将前轮配置在车身前方也不会与下构件干涉,美观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0828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955730.6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前部构造,用于将左右的保险杠横梁外延件的后端连结的左右的车架侧安装部件设置在左右的前侧车架的前端。左右的前侧车架由左右的侧内板和左右的侧外板构成。该左右的侧外板由左右的后部外板和左右的前部外板构成。该左右的前部外板由左右的侧板(64a)、左右的上板和左右的下板构成。左右的上板和所述左右的下板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左右的侧板由分体部件构成。左右的侧板一边从左右的后部外板的前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一边向前方延伸,并与左右的车架侧安装部件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23246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480078218.7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在将外部空气导入车室(15)内的仪表板上构件(17)内配置有工作单元,该工作单元在车辆(10)向前方的障碍物碰撞时,为了将前发动机罩(31)抬升规定量而向上方伸长。将向上方伸长后的工作单元(40)以能够通过从上方发生作用的外力向下方位移的方式安装在车身(11)上。在仪表板上构件(17)的底面部(17b)上设置有排水用的开口部(17d),该开口部(17d)配置于使向上方伸长后的工作单元(40)能够通过从上方作用的外力向下方移动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1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1110787.2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0Y2306/01 , B60Y2410/124 , B62D25/08 , B62D2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配置于车身前部的前侧车架(1),前侧车架(1)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车架(2)和从前车架(2)的后端部向后下方延伸的后车架(3),在前车架(2)的后部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隔板(50)及后隔板(60),和由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壁向车宽方向内侧凹进而成的凹部(16),凹部(16)位于前隔板(50)与后隔板(60)之间。据此,能够在发生来自车辆前方的碰撞时使前车架的后部可靠地向车宽方向外侧折弯。
-
公开(公告)号:CN214396382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22413815.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与以往比较使电池组的容量增加。在各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下方设置支承电池组(16)的电池组支承部件(30),在上部(42)的内部配置吸收侧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部件(50),在下部(44)的内壁外侧配置支承侧碰撞载荷的载荷支承部(26),在电池组(16)的内部配置能够将输入至载荷支承部(26)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的电池组横梁(24),电池组支持部件(30)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至电池组横梁(24)的下表面,并且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中空体(80),多个中空体(80)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在车宽方向上邻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