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安装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3942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380101216.7

    申请日:2003-12-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X方向输送和定位衬底(5)的衬底输送-定位单元(6)布置在支承底座(2)上。支承框架(3,3)以直立方式按正交于X方向的Y方向布置在支承底座(2)的两端上。部件供应单元(7)布置在支承底座(2)上沿Y方向的至少一侧上。多个Y-轴工作台(10,10)按适当间隔放置在两支承框架(3,3)上端之间。X-轴工作台(11)附着在各Y-轴工作台的活动部分(10d)上。用于在部件供应单元(7)中通过抽吸夹持部件和在衬底输送-定位单元(6)的衬底(5)上安装部件的操作头(12)附着在X-轴工作台(11)的活动部分(11d)上。此外,支承框架(3,3)上端的高度位于工人(W)的眼睛(E)以下,以便使工人(W)可在视觉上确认安装操作的状况。

    电子元器件安装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88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7190865.6

    申请日:1997-07-02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减少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冲击负荷,通过大幅度扩大负荷范围,提高对于电子元器件的适应能力,还能够免除手工作业,提高生产率及实现无人运转。吸嘴单元具有吸附保持电子元器件的能够自动折装的吸嘴(2),在前述吸嘴旋转方向及高度方向定位用的定位部(3),利用流体将吸嘴(2)向下压紧用的压紧部(4),切换压紧力用的流体压力切换部,切换前述吸嘴压紧力定时的定时切换部及控制所希望负荷的压力控制器。压紧力定时切换可以在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在电子电路基板上之前或安装时进行。

    元件安装装置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69625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384618.8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元件安装装置,能够不进行繁杂的作业而容易地设置手动料盘式供料器。在后方供料器底座与基板输送机之间的区域具备摆动型引导件,所述后方供料器底座设于基板输送机的侧方,并能够选择性地安装带式供料器或手动料盘式供料器,所述摆动型引导件在后方供料器底座上安装有带式供料器的情况下将载带(空带)向废弃部引导。摆动型引导件设置成在立起姿势和倒伏姿势之间摆动自如,所述立起姿势是将载带向废弃部引导的姿势,所述倒伏姿势是在手动料盘式供料器安装于后方供料器底座的情况下倒伏以不与手动料盘式供料器发生干涉的姿势。

    安装头及元件安装装置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34279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12551.7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过滤部件的更换作业容易而能够提高维护作业的作业效率的安装头及元件安装装置。安装头(16)为在固定而设于固定侧轴(22)的壳体部件(31)的内部形成供给真空压的插入孔(31a),并将管连接件(32)与过滤部件(33)一起安装于该插入孔(31a)的结构,其中,在壳体部件(31)设置滑动件(35),使滑动件(35)的爪部(35d)与插入到插入孔(31a)的管连接件(32)卡定而将管连接件(32)保持在插入孔(31a)内。在将管连接件(32)和过滤部件(33)从插入孔(31a)拔出的情况下,对滑动件(35)进行滑动操作而解除爪部(35d)相对于管连接件(32)的卡定。

    安装头及元件安装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34280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12845.X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头及元件安装装置,能够防止由于空气管长而产生的安装精度的降低、空气管与吸嘴发生干涉而产生的空气管的损伤。安装头(16)设于元件安装装置(1),向吸嘴(16a)供给真空压而使吸嘴(16a)吸附元件(3),所述吸嘴(16a)安装在相对于固定侧轴(22)升降自如的可动侧轴(23)的下端,所述安装头(16)具备供给真空压的空气管(28)及将从空气管(28)供给的真空压向可动侧轴(23)的内部管路(轴内管路(23c))导入的真空压导入部(29),真空压导入部(29)由安装于可动侧轴(23)的基部(块部件(51)及轴部件(52))和以在上下表面内转动自如的方式设于基部并与空气管(28)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件53)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