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53292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80026657.X
申请日:2004-09-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正极、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负极、存在于上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多孔膜和非水电解液,多孔膜至少粘附在负极的表面。多孔膜由无机填料和第1粘结剂构成,多孔膜中相对于填料100重量份,第1粘结剂为1.5~8重量份。第1粘结剂由含有丙烯腈单元的第1橡胶构成,第1橡胶为非水溶性且具有250℃以上的分解温度。负极由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和第2粘结剂构成,第2粘结剂含有第2橡胶粒子和水溶性高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806351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80000462.2
申请日:2005-03-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24 , H01M2/164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24 , H01M2004/021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粘附到正极和负极中至少一个的表面上的多孔膜,该多孔膜包括陶瓷颗粒和粘合剂,并且该陶瓷颗粒包括通过机械压碎烧结材料获得的多晶颗粒,所述烧结材料包括直接由陶瓷母体合成的陶瓷。该多孔膜例如具有40-80%的孔隙率。该多孔膜可以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形成:获得包括得自陶瓷母体的陶瓷的烧结材料;通过机械压碎该陶瓷的烧结材料获得陶瓷颗粒;获得包括陶瓷颗粒和粘合剂的浆液;和将该浆液涂布到电极的表面上,然后干燥。
-
公开(公告)号:CN1728439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97882.9
申请日:2005-09-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具有带状的正极、带状的负极和隔膜,具有将通过隔膜分隔的正极和负极卷绕而成的电极组与收容电极组的有底罐,其中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附载在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合剂层,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和附载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合剂层,在正极合剂层和负极合剂层的至少一方与隔膜之间,部分地配置着多孔质耐热层。由于这样配置了多孔质耐热层,所以可以提供一种高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它可以防止电池特性的降低,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因过热而产生的内部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1500637.9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芯体、以及设置于负极芯体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复合材料层包含石墨和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1区域、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的界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另外,第1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1533923.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实施方式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30)具备:负极芯体(31)、和设置于负极芯体(31)的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32)。负极复合材料层(32)含有:石墨;和包含单层纤维状碳及多层纤维状碳的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1区域、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的界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于第2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第1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单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多层纤维状碳,第2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多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单层纤维状碳。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1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1533390.0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30)具备:负极芯体(31)、和设置于负极芯体(31)的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32)。负极复合材料层(32)含有:石墨;和单层纤维状碳及多层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1区域、自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与负极芯体(31)的界面起至负极复合材料层(32)的厚度的40%的范围作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于第2区域中所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第1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多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单层纤维状碳,第2区域中,以质量换算计比单层纤维状碳更多地包含多层纤维状碳。
-
公开(公告)号:CN101069304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80041002.4
申请日:2005-09-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10/052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改进,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非水电解质和在至少一个电极表面上形成的多孔膜。所述多孔膜包含无机化合物颗粒和聚偏氟乙烯。溶解有8重量%的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2-吡咯烷酮溶液的粘度在25℃是600-2400mPa·s,在所述多孔膜中聚偏氟乙烯的量相对于每100重量份的无机化合物颗粒为1-10重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1494009.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芯体、以及设置于负极芯体表面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复合材料层包含石墨和纤维状碳。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1区域、将自负极复合材料层的与负极芯体的界面起至该复合材料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2区域时,第1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比第2区域所包含的石墨的BET比表面积小。另外,第2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比第1区域所包含的纤维状碳的平均长度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33164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80000728.2
申请日:2007-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02 ,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6 , Y02T10/7011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多孔质耐热层和非水电解质。正极、负极分别可逆地嵌入·脱嵌锂离子。多孔质耐热层设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含有作为填料的金属氧化物。非水电解质浸渍在多孔质耐热层中,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多孔质耐热层的填料的粒径分布在0.1μm以上、5.0μm以下,粒度分布测定中的D10为0.2μm以上、0.6μm以下,且模径为0.80μm以上、1.25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544078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580000398.8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4 , H01M2/166 , H01M2/1673 , H01M4/13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粘附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之一的表面的多孔电子绝缘层;和电解质。所述多孔电子绝缘层包括粒状填料和树脂粘合剂,并且所述粒状填料包括无确定形状的颗粒,该无确定形状的颗粒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初级粒子。优选在所述初级粒子之间形成凹陷。由于所述多孔电子绝缘层具有高的孔隙率,因而可以获得显示优异低温特性的二次电池,这一点在实际应用中极其重要,并且所述二次电池能在大电流下放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