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基温度稳定型LTCC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3396099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41112.9

    申请日:2013-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基温度稳定型LTCC微波介质陶瓷材料。该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化学组成式为:(1-x)Li3NbO4+xCaTiO3+yB2O3,其中0.1≤x≤0.3;0.05≤y≤1;以纯度≥99%的Li2CO3、Nb2O5、CaCO3、TiO2和B2O3为主要原料,先分别按摩尔比Li2CO3∶Nb2O5=1.5∶0.5和CaCO3∶TiO2=1∶1预先分别煅烧合成Li3NbO4和CaTiO3主粉体,然后在主粉体中加入B2O3来降低其烧结温度,从而获得介电常数适中、Q×f高,谐振频率温度系数近零的LTCC微波介质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微波介质陶瓷,其烧结温度处于900~1025℃,介电常数适中(18.1~31.2),Q×f值高(10500~249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小;可用于谐振器、天线、滤波器等微波器件的制造。

    钛酸钡基高介电温度稳定型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3934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37050.7

    申请日:2013-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钡基高介电温度稳定型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以BaCO3、TiO2、Bi2O3、MgO和WO3为主原料,分别先按分子式BaTiO3、Bi(Mg0.75W0.25)O3配制预烧合成粉体,再按(1-x)BaTiO3-xBi(Mg0.75W0.25)O3(0.02≤x≤0.24)配制成主粉体,然后经过造粒、压片、烧结后获得高介电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高介电陶瓷,制备工艺简单且介电性能优异:介电常数高(δ>2000),介电损耗低,介电常数温度变化率小;可用于X7R型多层电容器MLCC,高温电容器HTCC等的制造。

    低温烧结锂基微波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5170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149094.0

    申请日:201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烧结锂基微波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介电陶瓷化学组成式为:Li2CoTi3-x-yZrxSnyO8;其中,0.00≤x≤1,0.00≤y≤2。将纯度为99.9%以上的Li2CO3、Co2O3、TiO2、SnO2和ZrO2的原始粉末按Li2CoTi3-x-yZrxSnyO8化学式称量配料,其中0.00≤x≤1,0.00≤y≤2;湿式球磨混合12-24小时,溶剂为蒸馏水,烘干后在900℃大气气氛中预烧4-8小时,然后在预烧粉末中添加粘结剂并造粒后,再压制成型,最后在950-1100℃大气气氛中烧结1-3小时。所述的粘结剂采用质量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剂量占原始粉末总量的3%-15%。本发明陶瓷材料烧结温度低于1100℃,高频介电常数达到25~40,Q×f值高达24000-53000GHz,及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小良好。

    一种高纯铌酸钠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4642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101941.6

    申请日:2010-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铌酸钠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将乙醇钠和乙醇铌,按摩尔比为1∶1配料;在微乳液中水解,经过热处理,最终制备颗粒尺寸小于30纳米的高纯度铌酸钠纳米粉体。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铌酸钠纳米粉体,纯度高、颗粒细小、粒度分布均匀,可满足高性能电子陶瓷领域的需求。

    钨酸盐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822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1010132868.9

    申请日:2010-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酸盐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分子结构表达式为:[Zn1-x(Li0.5Sm0.5)x]WO4,其中,0.05≤x≤0.8。将将配制后化学原料混合,加入酒精,采用湿磨法混合4小时,烘干,过筛,压制成块状,置于氧化铝坩埚内,经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00℃~800℃,保温4小时~8小时,得到烧块;将烧块粉碎,进行二次球磨烘干,造粒,得到瓷料,该瓷料在800℃~850℃下烧结2小时~4小时。本发明化学组成和制备工艺简单,固有烧结温度低(800~850℃);制得的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4-17,Q×f高且频率温度系数小。可用于低温共烧陶瓷系统(LTCC)、多层介质谐振器、微波天线、滤波器等微波器件的制造。

    一种应用于LTCC的低损耗玻璃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1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99197.2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LTCC的低损耗玻璃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纯度99%的CaCO3、纯度99.91%的Al2O3和98%的B2O3,按照质量比CaCO3:29.47%~37.92%;Al2O3:9.57%~29.74%;B2O3:40.78%~52.5%,进行配料、球磨,通过烧结法制备而得。材料的微波性能优异:介电常数εr为4~6,品质因数Q×f为23605~54699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为‑40~‑20ppm/℃,且易于制备,具有较大的应用与市场潜力。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介质材料损耗较高的问题。

    一种钛酸铋钠基弛豫铁电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0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4255.3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无铅储能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铋钠基弛豫铁电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陶瓷材料储能性能优异。当x=0.20时,该陶瓷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13.60J/cm3)和良好的储能效率(83.88%)。同时,在30℃‑140℃测试温度范围内储能密度变化在4.1%左右,能保持一个非常稳定的储能性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钛酸铋钠基弛豫铁电体较高的剩余极化和低的击穿电场限制实际应用的问题。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微波器件鲁棒性可调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0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98764.9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微波器件鲁棒性可调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微波器件的结构参数矩阵化;步骤2,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建立强化学习环境将步骤1的结果添加扰动作为状态输入;步骤3,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设计智能体和所建立的环境交互;步骤4,基于步骤3将器件的性能指标和鲁棒性因素分别转化为相应奖励函数和;步骤5,基于步骤4调整奖励的比重,指导智能体设计鲁棒性不同的微波器件;步骤6,基于步骤5验证器件的鲁棒性,得到器件的鲁棒性和器件性能的变化趋势,验证结果显示不同的任务设计的器件具有不同的鲁棒性。本发明可以在保障性能的前提下,控制调整器件的鲁棒性,打破制造工艺差异的限制。

    一种硫/花状Fe(OH)3/氧化石墨烯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7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94416.6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硫/花状Fe(OH)3/氧化石墨烯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花状Fe(OH)3:将铁盐和Na2CO3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中,得到铁盐无水乙醇溶液和透明Na2CO3水溶液;将配置的Na2CO3水溶液与铁盐无水乙醇溶液混合、搅拌,随后通过水热反应得到花状Fe(OH)3;2)制备硫/花状Fe(OH)3复合材料3)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浊液;4)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复合材料中Fe(OH)3和GO作为硫载体,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实现对多硫化物的物理限制和化学吸附,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钛酸钡基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68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863256.X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陶瓷材料的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钡基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对BaCO3、TiO2、Bi2O3、MgO、Na2CO3和SrCO3进行预烧保温,得到钛酸钡基陶瓷粉体;将钛酸钡基陶瓷粉料放入球磨罐中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第一产物;将第一产物倒入球磨罐中进行混合后分离,得到粉体,用模具对粉体进行压制,得到圆片;将圆片在马弗炉中按烧结条件进行烧结,得到钛酸钡基陶瓷材料,通过引入强铁电体Bi(Mg1/2Ti1/2)O3和(Bi0.5Na0.5)0.7Sr0.3TiO3与BaTiO3反铁电体形成均匀固溶体,以提高陶瓷材料最大极化强度和击穿场强,提升了介电陶瓷材料的储能密度,从而解决现有的介电陶瓷材料储能密度较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