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35423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022163.0
申请日:2012-02-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86
Abstract: 本发明船闸坝上非正交布置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整体布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将船闸布置在坝上游并且船闸与坝轴线间采用非正交布置的方法。包括:船闸坝上非正交布置方法的必要条件,以及船闸、上下游引航道的基本设计参数确定。为船闸布置困难及已建工程增建船闸提出了一个新的布置方法,并提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参数获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62318.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F18/24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84 , G06N20/20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填补方法和系统,涉及降水定量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流域近实时多源雨量、气象、地理空间信息,确定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滞时;构建训练、测试、验证样本;对训练样本进行增广以提高样本数量;构建多个填补模型模拟得到预定流域所述降水时空格局;构建随机森林星地降水融合模型,对降水时空格局进行综合修正,获得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本发明针对当前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存在滞时的问题,构建了滞时内降水时空格局填补和随机森系星地融合模型,模拟修正实现了滞时内近实时卫星反演降水时空格局的填补,将卫星反演降水由近实时提升至实时水准,提升了数据的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40704.3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1 , G01W1/10 , G01D21/02 , G06F18/23213 , G06F18/25 , G06N5/04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卫星和再分析降水产品无缝隙精度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降水精度评估领域。本技术方案利用基于土壤含水量反演、卫星反演和大气再分析的三种栅格降水产品,进入第一精度指标计算流程输出有测站栅格的精度指标,进入第二精度指标计算流程输出有测站栅格和无测站栅格的精度指标,基于两套流程得到的精度指标构建精度指标融合模型,输出空间连续且低偏差的分类和定量精度指标。本方法通过信息融合的途径,解决了栅格降水产品在无测站栅格的精度指标评估难度大的问题,并且较传统方法显著降低无测站栅格精度评估的偏差,实现了三种栅格降水产品空间无缝隙精度指标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7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40704.3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31 , G01W1/10 , G01D21/02 , G06F18/23213 , G06F18/25 , G06N5/04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卫星和再分析降水产品无缝隙精度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降水精度评估领域。本技术方案利用基于土壤含水量反演、卫星反演和大气再分析的三种栅格降水产品,进入第一精度指标计算流程输出有测站栅格的精度指标,进入第二精度指标计算流程输出有测站栅格和无测站栅格的精度指标,基于两套流程得到的精度指标构建精度指标融合模型,输出空间连续且低偏差的分类和定量精度指标。本方法通过信息融合的途径,解决了栅格降水产品在无测站栅格的精度指标评估难度大的问题,并且较传统方法显著降低无测站栅格精度评估的偏差,实现了三种栅格降水产品空间无缝隙精度指标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261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24498.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坝水下检测图像的中继式传输方法及装置,大坝水下检测图像的中继式传输方法包括对采集到的大坝水下图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获得第一电信号;将第一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在水下进行发送传播;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将第二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至陆地上;将传输至陆地上的第二电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用户末端模块。将获取到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进行水下发送传输,解决了水下电磁通信噪声干扰和水声通信技术带宽低的问题。将光信号再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缆将水下的电信号传送至陆地上,以实现了水下信号的接力传输,达到了大坝水下检测图像长距离有效传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447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1611.9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坝库区的水面标志物定位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标志物、设置于水坝上的红外摄像头、信息传输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标志物上设有多个红外发射灯,多个红外摄像头形成的图像采集的范围覆盖标志物的移动范围,红外摄像头将采集到的多幅图像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递给信息处理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提供的一种近水坝的水面标志物定位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多个红外摄像机对近水坝水面图像的采集,信息处理单元对图像进行的处理、标志物定位,实现了对标志物的自动识别,精确定位,为短基线定位系统或其他定位系统做准备,为水坝安全性检测提供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773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510045053.X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4B2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合成生物质模型沙的制备方法,进行木材或木质、稻壳原料的炭化处理;温度180℃~800℃;粉碎至300目以下,取生物质炭30~40份、白土或超细滑石粉10~20份、酚醛树脂50~70份的比例混合,形成模型沙混合料;经挤出机融合处理,温度为180℃~200℃,保持时间2小时以上,获得合成炭固结基材;粉碎分选,获得适合试验需要的模型沙,粒径范围为0.08mm~5.0mm。合成生物质模型沙,具有容重可调、颗粒粒径可调、颗粒粒径范围广、颗粒形状接近天然沙、性能稳定、廉价等优点,能同时适合悬沙模型、底沙模型和全沙模型试验用,为动床模型设计特别是全沙模型设计和选沙提供新的选沙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14235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304326.3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蔡正银 , 黄英豪 , 洪建忠 , 徐光明 , 张晨 , 顾行文 , 关云飞 , 赵宝忠 , 吴志强 , 任国峰 , 徐惠 , 李嫦玲 , 曹永勇 , 詹小磊 , 贺传卿 , 王怀义 , 刘玉甫 , 杨桂权 , 苏珊 , 罗伟林 , 万连宾 , 张惠兰
IPC: G01N25/00
Abstract: 咸寒区输水渠道冻融变形离心模拟系统,包括离心机、模型箱、水循环制冷装置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模型箱由外箱、内箱和夹层填充材料组成,用于设置渠道模型;所述水循环制冷装置由若干串联的半导体制冷片和水冷装置组成,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管、水泵和水箱;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设定及监测模型箱内的环境温度,实现模拟真实现场环境温度;所述模型箱设置在离心机的吊篮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在模型箱内的顶部,所述水循环冷却装置设置在离心机转臂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板向下吸收渠道模型的热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板通过水循环冷却装置散热。本发明解决了在超重力场作用下输水渠道冻胀-融沉过程模拟及测试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09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45053.X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4B2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合成生物质模型沙的制备方法,进行木材或木质、稻壳原料的炭化处理;温度180℃~800℃;粉碎至300目以下,取生物质炭30~40份、白土或超细滑石粉10~20份、酚醛树脂50~70份的比例混合,形成模型沙混合料;经挤出机融合处理,温度为180℃~200℃,保持时间2小时以上,获得合成炭固结基材;粉碎分选,获得适合试验需要的模型沙,粒径范围为0.08mm~5.0mm。合成生物质模型沙,具有容重可调、颗粒粒径可调、颗粒粒径范围广、颗粒形状接近天然沙、性能稳定、廉价等优点,能同时适合悬沙模型、底沙模型和全沙模型试验用,为动床模型设计特别是全沙模型设计和选沙提供新的选沙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206177982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235224.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南京思孚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夹具包括:安装架、旋转板、旋转轴、连接板、左半夹和右半夹,安装架的一端有上下两个夹臂,紧固螺栓分别从两个夹臂的上端和下端穿过将安装架固定在水槽上,安装架通过旋转轴与旋转板的一端相连,旋转板绕着旋转轴转动,在安装架和旋转板上还装有与旋转轴平行的一个中心固定栓或至少两个旋转角度栓,旋转板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钉与连接板相连,连接板的上边和下边分别通过连接螺钉与左半夹的一端相连,在左半夹开口端的一侧通过连接销与右半夹开口端的一侧铰接,右半夹开口端的另一侧装有紧固钮,紧固钮将右半夹固定在左半夹上;该安装夹具节省人工微调设备安装的操作,提高二维、三维流速设备率定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