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透明土的断层错动对既有桩基影响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7464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59080.3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3D打印透明土的模型试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透明土的断层错动对既有桩基影响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底座、轨道、操控分析台、模型系统、混合搅拌系统、真空处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该基于3D打印透明土的断层错动对既有桩基影响的试验装置,采用了3D打印技术制作透明土颗粒材料,以实现透明土材料的创新制备,并通过3D打印的透明土材料作为砂土的替代品,以进行模型试验,且利用可调节的CCD相机和十字激光器来精确采集试验数据,相较于传统的模拟试验方法,本发明能够更直观地、更精确地反映断层错动对既有桩基的影响情况,并且能够清晰观察试验过程中桩周土体内部的变形情况。

    考虑旋转剪切作用的螺旋桩安装扰动效应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5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80389.5

    申请日:2025-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是考虑旋转剪切作用的螺旋桩安装扰动效应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螺旋桩的相关参数、所述假设条件和所述应力边界条件,建立所述螺旋桩旋转安装过程中周围土体的孔扩张模型;结合所述应力边界条件,利用所述孔扩张模型、总平衡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获得弹性区应力分布和弹性区位移;利用修正剑桥本构模型的屈服函数、硬化规律和关联流动法则,获得塑性区应力应变增量表达式;根据所述假设条件、所述塑性区应力应变增量表达式、所述弹性区应力分布和所述弹性区位移,获得塑性区应力分布;最后根据上述结果实现扰动效应的计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螺旋桩安装扰动效应的计算不够准确的问题。

    一种预测盾构渣土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510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21086.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测盾构渣土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系统,所述预测盾构渣土可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选取盾构渣土试样,依据盾构渣土试样制定盾构渣土的资源预测实验方案;根据资源预测实验方案和盾构渣土试样获得盾构渣土试样的资源化利用实验信息;基于资源化利用实验信息建立盾构渣土资源利用评价体系,依据资源利用评价体系和资源化利用实验信息获得盾构渣土试样的资源化利用多维度评价结果;结合资源化利用多维度评价结果和资源化利用实验信息对盾构渣土试样的资源化利用程度进行综合预测。本发明的资源利用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利用效果,有助于推动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土体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459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88409.5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土体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和系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割斜坡地表与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的物理边界,获得物理边界保角映射函数;对物理边界保角映射函数的系数进行迭代求解,获得最优物理边界保角映射函数;构造第一全局势函数和第二全局势函数,基于第一全局势函数和第二全局势函数,构建土体位移及应力计算模型;建立土体应力及位移边界条件控制方程,根据土体应力及位移边界条件控制方程和土体位移及应力计算模型,获得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土体应力及位移。本发明基于矩形隧道物理边界构建土体位移及应力计算模型,能高效准确地计算隧道周围土体的应力和位移。

    一种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10427.X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变形预测非对称基坑相关参数;将所述待变形预测非对称基坑相关参数代入到增量表达式中进行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将所述计算结果代入到围护结构增量变形曲线表达式中获得全截面变形曲线表达式;根据所述全截面变形曲线表达式对所述非对称基坑进行变形预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通过利用全截面变形曲线预测基坑变形,为基坑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一种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10427.X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变形预测非对称基坑相关参数;将所述待变形预测非对称基坑相关参数代入到增量表达式中进行计算并得到计算结果;将所述计算结果代入到围护结构增量变形曲线表达式中获得全截面变形曲线表达式;根据所述全截面变形曲线表达式对所述非对称基坑进行变形预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修正MSD法的非对称基坑变形预测方法通过利用全截面变形曲线预测基坑变形,为基坑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土体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45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888409.5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与岩土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土体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和系统。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割斜坡地表与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的物理边界,获得物理边界保角映射函数;对物理边界保角映射函数的系数进行迭代求解,获得最优物理边界保角映射函数;构造第一全局势函数和第二全局势函数,基于第一全局势函数和第二全局势函数,构建土体位移及应力计算模型;建立土体应力及位移边界条件控制方程,根据土体应力及位移边界条件控制方程和土体位移及应力计算模型,获得斜坡地形下浅埋矩形隧道土体应力及位移。本发明基于矩形隧道物理边界构建土体位移及应力计算模型,能高效准确地计算隧道周围土体的应力和位移。

    一种基坑工程评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92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98287.1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工程评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通过预设处理方法确定到标记文本数据;根据标记文本数据通过预设匹配算法确定特征数据,根据特征数据和参考数据通过预设构建算法确定图数据库,获取基坑描述文本,根据基坑描述文本通过预设提取转化算法确定关键词文本,根据关键词文本分别通过预设提取检索方法和预设矢量检索方法确定提取文本和矢量文本;根据提取文本和矢量文本通过预设整合算法确定整合数据,根据整合数据通过预设预测模型确定评估结果和工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坑风险评估方法对于人工描述的内容无法做到准确快速的理解,导致评估的效率低且评估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考虑地形效应的矩形隧道注浆土体扰动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675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6942.3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地形效应的矩形隧道注浆土体扰动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共形映射函数;利用所述共形映射函数,建立物理平面解析函数和构造浅埋矩形隧道周围土体应力、位移的计算模型;利用所述物理平面解析函数,建立边界条件控制方程;利用所述物理平面解析函数,获得像平面解析函数;根据所述像平面解析函数和所述边界条件控制方程,获得浅埋矩形隧道周围土体应力场及位移场,以评估注浆作用对土体扰动的影响。本发明改进了共形映射函数系数的求解方法,降低了其求解难度,且提高了系数准确性,同时采用级数展开方法对边界条件控制方程进行求解,简化了解析函数的求解过程,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

    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力学特性及破碎形态分析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641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24448.3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技术领域,具体为循环加卸载下砂岩力学特性及破碎形态分析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岩石试样,基于岩石试样设置试验方案,依据岩石试样和试验方案得到岩石试验信息;对所述岩石试验信息进行分析并获得试验分析结果,所述试验分析结果包括应力应变分析结果、弹性模量特征分析结果以及泊松比特征分析结果;根据所述试验分析结果构建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所述综合评价体系、所述试验分析结果和所述岩石试验信息获得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的综合分析结果,以实现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的有效分析。本发明对砂岩力学特性和破坏形态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揭示砂岩的内在力学机制和破坏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