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系统仿真的求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462900.9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热力系统仿真的求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构建热力系统的控制方程,并根据控制方程构建热力系统的整体数学模型;根据控制方程线性或非线性的特性,构造整体数学模型的等价非线性规划问题;预设非线性控制方程中包含的热力系统运行参数的初值,将初值代入线性的控制方程计算热力系统的压力分布和热力系统中分段换热器的温度场分布;根据非线性控制方程计算分段换热器的热阻值;采用广义Benders分解方法,根据初值、压力分布、温度场分布、热阻值对等价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得到热力系统各状态点的运行参数。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解决了热力系统求解准确度低,鲁棒性差、对初值依赖性高、计算效率低等问题。

    一种微能源系统调度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983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83961.0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能源系统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热力子系统传热约束与电力子系统潮流约束,考虑热量输运对能量转换装置效率如电热泵效率、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影响,获取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为核心,依据能量转换装置效率与热力子系统质量流量,获取适用于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分层迭代优化算法,替代鲁棒性较差的直接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微能源系统中多能转换与传输过程的整体建模,并能考虑热量输运过程对能量装换装置效率的影响,做出系统运行优化。

    一种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2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911835.0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引入热阻、热动势和/或能量源构建热力系统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通过对应的等温度点将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进行连接,构建热力系统的整体等效能量流模型;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能量流模型控制方程组;建立热力系统的工质流动过程的动力阻力平衡方程组;建立工质压力和温度间的约束方程组;联立上述方程组,从而构建得到热力系统的物理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将能量流和工质流分析视角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减少了模型控制方程的个数,而且有效地解决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为后续的模型求解提供了便利。

    用于飞行器的综合能量系统一体化仿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85146.5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综合能量系统一体化仿真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综合能量系统拓扑结构,并生成关联矩阵;基于综合能量系统拓扑结构和关联矩阵,以及预设部件参数和工质物性参数,进行流动求解、传热求解以及电力系统求解;将流动求解结果、传热求解结果以及电力系统求解结果传输至前端,并进行显示。该方法通过在物理本质上将液压、环控、燃油、滑油以及电等子系统的求解归结为了流动、传热与电三类问题的求解,以迭代求解和直接求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综合能量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一体化仿真高效求解,全面涵盖了不同形式能量的输运和转换,实现了综合能量系统的分析与建模,保证了其安全、高效、灵活的运行。

    一种航空发动机热控制系统整体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54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7874.5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热控制系统整体设计优化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建立描述系统传热关系的能量流模型;S2:建立描述工质压力分布规律的动力平衡和阻力平衡的流动约束方程;S3:构建热力系统以系统最小热导为目标的整体优化求解数学模型;S4:预设换热器热阻计算式中的未知变量的初值;S5:求解系统整体优化求解数学模型中其余未知变量的数值;S6:基于计算数值对S4中所预设的换热器热阻计算式中的未知变量进行更新,重复执行S4~S5直到换热器热阻计算式中的未知变量在更新过程中收敛。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热控制系统整体设计优化方法,降低了求解模型的复杂程度难度,提高了求解效率。

    热力系统矩阵模型构建方法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16332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96811.7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陈群 贺克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力系统矩阵模型构建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S101、确定各节点之间的连线,并基于所述各节点之间的连线,建立表征各节点之间拓扑关系的关联矩阵,并基于所述关联矩阵建立传热约束方程,其中,所述各节点是对热力系统中各热处理过程中划分得到的;S102、根据各关联矩阵以矩阵块叠加方式建立系统关联矩阵,并根据各传热约束方程以矩阵块叠加方式建立系统传热约束方程;S103、对所述系统关联矩阵和所述系统传热约束方程进行矩阵分析,确定目标定解条件,并根据矩阵分析结果和所述目标定解条件,建立系统整体约束方程。该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普遍适用于复杂热力系统模型构建过程,降低了计算难度,提升了计算效率。

    一种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11835.0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引入热阻、热动势和/或能量源构建热力系统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通过对应的等温度点将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进行连接,构建热力系统的整体等效能量流模型;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能量流模型控制方程组;建立热力系统的工质流动过程的动力阻力平衡方程组;建立工质压力和温度间的约束方程组;联立上述方程组,从而构建得到热力系统的物理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将能量流和工质流分析视角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减少了模型控制方程的个数,而且有效地解决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为后续的模型求解提供了便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