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805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61249.1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SiO2壳核微结构‑二硫化钼复合结构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利用旋涂成膜工艺技术,在硅/二氧化硅衬底上,制备出金/SiO2壳核微结构‑二硫化钼复合膜层,再通过图形化掩膜覆盖蒸镀工艺技术金/SiO2壳核微结构‑二硫化钼复合有源层和沟道层分别形成Cr/Au复合金属电极,引出相应的源极和漏极,再通过旋涂有机物实现对量子点沟道的有效封装和保护,从而制备出新型的基于金/SiO2壳核微结构‑二硫化钼复合结构薄膜晶体管。本发明制备方法新颖,能有效提高这种金/SiO2壳核微结构与二硫化钼复合薄膜晶体管的电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5536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64130.X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石墨烯/金属硫化物/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生活垃圾柚子皮作为碳源,通过去有机化和增大孔径处理得到电极材料,将其浸润在活性物质的离子溶液中,使活性金属离子负载在材料的表面,然后通过煅烧将其转化为负载在多孔碳上的复合电极材料。接着再通过硫化处理使得到电极材料得到改性,获得性能更好的复合电极材料,最后又经过葡萄糖包覆以及碳化等工艺,得到性能更加稳定的类石墨烯/金属硫化物/碳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绿色无污染,制作成本低,将生活中的垃圾柚子皮变废为宝,获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将极大促进新能源中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与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0405127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297058.7
申请日:2014-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L21/336 , H01L2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点膜层导电沟道的场效应管的制备方法,利用先进的量子点组装技术,在硅/二氧化硅衬底上,组装出单层CdSe量子点阵列膜层作为场效应管的导电沟道,随后通过图形化掩膜覆盖蒸镀工艺技术在单层CdSe量子点阵列膜层及其衬底硅上分别形成Cr/Au复合金属电极,引出相应的源极、漏极和栅极,随后,通过旋涂有机物实现对量子点沟道的有效封装和保护,从而制备出新型的基于量子点膜层导电沟道的场效应管。本发明制备方法新,制作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精确可控,所制备的晶体管具有特殊量子点阵列膜层导电沟道,可充分利用量子点阵列膜层的量子尺寸效应,从而有效提高了晶体管的灵敏度,因此,在新型光电器件中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98991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107581.4
申请日:2013-03-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及制造方法,该结构包括一金属底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底电极层上的海胆型镍粒子模板,覆盖在所述镍粒子表面的纳米材料或薄膜。利用模板调控场发射阴极尖端的取向和分布密度,以模板上包覆的纳米材料提高场发射性能,解决了场发射器件性能不可控的难题。该阴极结构工作电压低,电子发射效率高,发射稳定可靠,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15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81254.X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有机壳核量子点-半导体量子点复合发光膜的制备方法,利用简单的旋涂成膜工艺技术,在ITO玻璃衬底上,分别以金属量子点核作为等离子激元增强中心,以金属量子点外包有机高分子壳作为隔离层,以CdSe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光致发光中心、旋涂形成金属/有机壳核量子点-半导体量子点复合发光层,再通过有机物旋涂、封装工艺,最终制备出金属/有机壳核量子点-半导体量子点复合发光膜。本发明制备方法新颖,制作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此外,由于采用简单的一步旋涂工艺技术,实现复合膜金属/有机壳核量子点粒径及其外层有机绝缘隔离层厚度可控且分散性良好,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半导体量子点光学膜的光致发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2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237596.7
申请日:2014-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多孔电极的方法,以磷酸铁锂、氧化锰为原料制备出打印墨水,再利用3D打印技术,采用微型注射打印头制备出以磷酸铁锂为阴极材料,以氧化锰为阳极材料的阴阳极叉指型结构,然后在氩气保护下热处理后得到以多孔磷酸铁锂为阴极材料,以多孔氧化锰为阳极材料的叉指型锂离子电池结构,再将其转移到手套箱内进行封装,最终得到阴阳极交叉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制备方法新颖,工艺简单,精确可控,所制备的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得电池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相比以往的平面型锂离子电池有很大提高;另外,阴阳极材料的多孔型结构提高了锂离子的扩散速度,同时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离子及电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69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237597.1
申请日:2014-05-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M4/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叠层垂直交叉电极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分别以钛酸锂、聚酰亚胺、磷酸铁锂溶解到各自溶液中制备出各打印电极墨水,再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以钛酸锂为阳极材料,聚酰亚胺为隔膜,磷酸铁锂为阴极材料的叠层垂直交叉电极结构。本发明主要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叠层垂直交叉电极的方法,具有制备方法新颖、工艺简单特点;所制备的电极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能量密度高、阴阳极电极间距小等优势。这些都将极大提高了锂离子在电极之间的的扩散速度,进而提高了其离子及电子电导率,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
公开(公告)号:CN10429977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89674.X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内电极层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多层交替叠加的内电极层和介质层;所述内电极层由石墨烯或石墨烯与纳米导电材料的复合结构薄膜构成,所述介质层由烧结陶瓷体构成;所述内电极层的厚度取值范围为1nm-500nm;所述内电极层通过印刷、喷墨、涂覆或转移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内电极层导电性能极好,大大增加了小尺寸下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电容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8609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97048.3
申请日:2014-06-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长量子点光学膜的制备方法,利用溶胶-凝胶和旋涂相结合工艺技术,在ITO玻璃衬底上,原位生长出具有高分散性量子点有机膜层作为光致发光层,随后再通过有机物旋涂、封装、隔离工艺,最终制备出原位生长高分散性量子点光学膜。本发明制备方法新颖,制作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此外,由于采用原位生长技术,因而光致发光层中的量子点粒径精确可控、分散性良好,该量子点光学膜制备工艺可充分利用有机物对量子点生长的阻隔和调控作用,实现对量子点粒径有效控制和量子点在光致发光层中高分散性分布,进而有效提高其量子点光学膜的光致发光性能,因此,在新型光电显示器件中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