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4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124214.1
申请日:2020-10-20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热液喷口颗粒物采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入口能够覆盖整个海底热液喷口,所有热液从喷口中喷出后以较大的初始速度通过采集装置,通过微孔滤膜的过滤,能够采集热液中特定粒径颗粒物的全部组分。颗粒物采集装置通过设定温度阈值和实时温度检测,能够自主判断热液流体进入采样装置的时间,并由计时器控制阀门开启时长,截留保存特定时间内热液喷口喷出的颗粒物,从而准确计算物质通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4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589392.2
申请日:2019-07-02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V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瞬变电磁双拖体的海底自然电位观测方式及电干扰校正方法,瞬变电磁仪的双拖体之间通过中继缆连接,将电极缆绑在中继缆上,电极缆上依次布置多组AgCl不极化电极对,每组的电极距相同;利用双拖体的弱正浮力将电极缆拉平,形成水平观测;本发明使得在海底水平拖曳观测自然电位的过程中电极距恒定,排除因电极距变化造成的自然电位假异常,由超短基线及姿态传感器进行定位并记录水平偏角,拖曳过程中保持电极缆水平;其次与瞬变电磁仪探测的电导率异常对比,排除海底底流引起的电位异常干扰;另外利用形态学方法去除瞬变电磁电信号的干扰,提高了滤波的效果。本发明为更加精准的观测海底矿体产生的自然电位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3238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81638.5
申请日:2020-03-16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系统包括母船、震源、光电复合缆和独立式组合拖缆装置;母船通过光电复合缆与震源相连;独立式组合拖缆装置通过抱箍固定于光电复合缆上;独立式组合拖缆装置包括供电及采集单元、多道拖缆和阻力装置;首先根据勘探目标布设震源,然后通过调节抱箍在光电复合缆上的位置,固定多道拖缆的深度,最后调整抱箍与供电及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得震源位于多道拖缆中间位置的正下方。本发明一方面可以记录到对海底浅层结构成像至关重要的近(零)偏移距,另一方面能够获取不受鬼波影响的浅层高分辨率地震数据,进而可以有效改善海底浅层结构的成像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7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57817.3
申请日:2019-09-09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V1/1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优化气枪空间分布减小空气枪震源子波方向性的方法,属于气枪震源优化和设计领域。本发明研究了气枪空间分布对鬼波及干涉陷波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沿测线方向气枪分布集中度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水平和深度方向的联合优化得到了有效频带带宽和有效入射角度明显优于常规水平震源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小空气枪震源子波方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070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191916.4
申请日:2022-03-01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连杆式水下夹持机械手爪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采用滑块摇杆机构放大末端行程,采用液压方案提供驱动力,可用于水下机器人海底样品夹持、取样等作业。由对接板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臂连接,薄型液压缸安装于对接板上,长吊耳安装于对接板;吊耳连接件与薄型液压缸伸出杆连接,使用螺母防松,每侧设有螺纹孔;短吊耳安装在吊耳连接件上;短连杆和短吊耳连接;长连杆和短连杆连接;夹爪与长连杆、长吊耳等连接;夹爪安装有缓冲橡胶。本发明采用薄型液压缸作为驱动器,构成行程放大的多连杆结构,具有夹持范围大、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零件易更换、输出力可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1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811380256.4
申请日:2018-11-19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84
摘要: 本发明涉及自容式海底热液羽状流原位探测装置,包括支架、热液喷口罩、云台、支撑关节、传感器基座、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热液探测传感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热液喷口罩固定连接于支架本体的一侧;云台通过转动连接件连接于支架的顶部;支撑关节的底部与云台连接,支撑关节的顶部与传感器基座连接,支撑关节能够带动传感器基座相对云台转动;在传感器基座的顶面上固定热液探测传感器或图像采集装置。本发明能够对海底热液喷口的热液羽状流的参数梯度变化进行原位实时探测,并原位实时探测与参数梯度变化相同步的光学影像,从而有助于对热液羽状流做定量研究,进而更快、更准确地探测海底热液活动相关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363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9845.7
申请日:2024-04-22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沉积层声学静力触探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外固定连接有若干配重块,外壳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液压缸;测量组件包括第一拨动机构、两组第二拨动机构、探杆、延长机构,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探杆通过第一过孔伸出外壳,探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声学接收段和探头,外壳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探杆上端活动连接有延长机构,第一拨动机构与探杆传动连接,外壳内固定连接有隔板,外壳上固定连接有声学发射机构,探头中设置有深度传感器。本发明在使用时可先通过收缩液压缸使探杆进入到海底中,再移动探杆继续伸入,还可通过延长机构来调整探杆进入海底沉积层的深度,使用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5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128098.5
申请日:2021-09-26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底质与水体定时取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具体包括释放回收模块、底质收集模块、系统控制模块以及机械框架平台模块;该方法包括系统参数配置、系统布放、样品采集、系统回收、样品取样等步骤。与传统的海底沉积物底质取样方法相比,本发明根据预设参数配置完成海底底质自主取样及自动抛载上浮等过程,不依赖母船定点作业或复杂的水下潜器遥控操作,在大幅度减少海上作业船时的占用情况下,可同步获取海底沉积物样品及水体样品。本发明取样系统成本低、布放回收简单、作业效率高、可扩展性强,并可以通过多套系统阵列化布放的方式,实现大范围海底沉积物目标区域高效率取样调查。
-
公开(公告)号:CN116937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962851.3
申请日:2023-08-02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R13/523 , H01R31/06 , H01R13/52 , H01R13/502 , H01R13/40 , H01R13/622 , H01R13/639 , H01R39/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力水密电传输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头滑环固定件,插头壳体,螺纹连接件,卡位套,尾壳,插头紧锁环,4芯插头,4芯插座,插座壳体,插头4芯电滑环,插合导向件,插座4芯电滑环,插座滑环固定件和插座紧锁环。使用时先分别组装插头部分和插座部分,然后将插头部分和插座部分插合即可形成完整的承力水密电传输连接组件。本发明的承力水密电传输连接组件将电气连接与力连接进行分离,在电信号或电力传输的同时能够承受15t的拉力,可满足大拉力或压力的工况需求;连接组件将单个或多个仅留有连接组件接口的设备相连,连接后插头插座部分形成密封腔体,可在密封腔体内放置自身不具备防水能力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129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82273.2
申请日:2023-10-24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力学与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锥尖阻力探头、侧壁摩擦力应变环、第一环形发射换能器、第一隔声环、探杆、第一透声介质覆膜、第一接收换能器条带、第二透声介质覆膜、第二接收换能器条带、第二隔声环、第二环形发射换能器、电子仓段、平台、配重以及吊头。该装置基于自重贯入海底沉积物中,利用声学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在沉积物与透声介质覆膜之间传播的界面波,测量沉积物的声学特性。本发明实现了探杆声学部件一体化,确保了声学发射换能器与海底耦合,适于海底松软沉积物的原位无扰动测量,操作简便,作业方便,一次测量可同步获得沉积物的力学与声学参数。(56)对比文件Jianping Zhou等.The physical modelwit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trolledfor measuring acoustic velocity of marinesediments《.Marine Georesources &Geotechnology》.2018,第1-8页.Jingqiang Wang等.Experimental studyof the ballast in situ sediment acousticmeasurement system in South China Sea.《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2018,第36卷(第5期),第515-521页.李红星等.气泡对沉积物声学特性影响研究: 以东海沉积物为例《.物理学报》.2015,第64卷(第10期),第1-6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