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16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19334.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经摇青协同有氧发酵提高红茶品质制备方法,经采青‑萎凋‑摇青‑摊青‑揉捻‑摇青‑轻压力和重压力交替揉捻‑恒氧发酵‑烘烤‑冷却‑热做形‑冷却‑再烘烤‑冷却‑提香工艺制备而成,使得在萎凋之后采用摇青与揉捻交替进行,促使茶青汁液流露充分,促进茶青内含物质充分氧化转化,降低茶青中茶多酚含量,提高香气物质、滋味物质含量,改善红茶的品质,使得红茶中茶多酚含量低于9%,且咖啡碱含量达到3.9%以上,增强了红茶保健功效,降低了红茶苦涩味,改善了红茶口感。
-
公开(公告)号:CN10683121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0259371.5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贵州茗香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农药残留、抗病效果优良的肥料。通过控制木霉属微生物和枯草芽胞杆菌与不含化学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有机质之间的发酵温度、含氧环境、发酵时间来控制有机质发酵生成物,后将木霉属发酵产物与聚谷氨酸混合反应,枯草芽胞发酵产物与壳寡糖混合反应,然后再与化肥混合反应形成络合物,其中营养元素转化到络合物中。再通过肥料中N、P2O5、K2O进行控制,在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同时,增加其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同时合理配置氮磷钾含量及将其转化为络合物,能够保证各元素对茶树各生产期的需求量,增加茶树的抗病特性;减少茶白星病、茶饼病、炭疽病、根腐病等的发病率,有效避免茶叶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毒素等消极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092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451044.1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龄茶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该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制成:磷酸一铵50份~120份、硫铵110份~180份、有机肥600份~900份、硫酸钾40份~80份、液氨5份~25份和填料120份~19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使茶树不产生缺素症,能显著提高茶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特别是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进而提高茶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120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4851.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山地茶园除草粉碎覆土机,包括机架本体,机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机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活动轮,所述机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松土机构;所述机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除草机构;所述机架本体的底部安装有覆土机构,本发明使用时,分散杆对地面杂草的草茎进行分散,即切草刀片对移动至分散杆靠近粉碎仓一端的草茎进行往复切断,且随着除草壳体的前进,地面的草茎持续从除草壳体的开口处沿分散杆移动至除草壳体内,即在切草刀片对粉碎仓一侧的草茎进行切断时,除草壳体开口处的草茎将切断的草茎推挤至粉碎仓内,保证粉碎机构可对切断后的草茎进行有效破碎,使用方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716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84219.6
申请日:202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园田间管理机,包括:发动机,用于提供驱动力;变速箱,设置在发动机的前侧,变速箱的壳体与发动机的壳体连接,并且发动机的输出端与变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模块,位于变速箱的下端,与变速箱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第一传动模块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两驱动轮;联轴器,位于变速箱的前侧,其壳体与变速箱的壳体连接,其输入端与变速箱的另一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模块,位于所述联轴器的前侧,其壳体与联轴器的壳体连接,其输入端与联轴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开沟组件,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传动模块的输出端上且分别位于第一传动模块的左右两侧,用于进行开沟;前端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传动模块的前侧,其包括两支撑轮。
-
公开(公告)号:CN117099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62229.5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施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茶叶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底箱以及固定安装于底箱上的储液箱,所述底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底箱上均设置有行走组件,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底箱内的施肥组件,所述施肥组件包括支撑盒、施肥杆以及抽吸组件,所述底箱内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抽吸组件工作以及带动支撑盒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抽吸组件的进水端与储液箱相连接,抽吸组件的出水端与支撑盒相连通,所述支撑盒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施肥杆在支撑盒上设置有多组,且施肥杆与支撑盒相连通,施肥杆上还开设有多组喷孔,本发明结构创新,能够提高施肥质量。(56)对比文件李燕;杨春;林开勤;刘声传;鄢东海;周玉锋.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夏茶新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017,(第04期),48-51.
-
-
公开(公告)号:CN1127411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063469.X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毛峰茶及其制备方法,经采青‑摊青‑摇青‑摊青‑杀青‑冷揉‑脱水‑温揉‑理条‑做形‑初烘‑提香,且在每次受到高温处理之后,均冷却至常温再进行下一步骤,制备得到的毛峰茶中的咖啡碱含量≥2.2mg/ml,茶多酚含量≤9.0mg/ml,且游离氨基酸含量≥4.3%;相比较低或者较高温度提香工艺制备而得的毛峰茶来说,其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1419323.6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茶饮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茶原饮及其制备方法,经新鲜茶青直接粉碎成浆液后,过滤出茶青汁液,利用液体发酵技术,接种红茶菌制备红茶原饮,避免了传统采用红茶干茶叶经浸泡或者浸提之后制备成红茶饮料时,需要对茶青萎凋、杀青、揉捻、发酵、烘干、提香等步骤制备导致工艺流程较长,红茶饮料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技术缺陷,而且所得红茶饮料的口感较差,其茶多酚含量较高,致使苦涩味严重的技术缺陷;采用茶青汁液直接接种红茶菌密封发酵培养制备成红茶原饮,其咖啡碱含量≥2.3mg/ml,茶多酚含量≤10mg/ml,且茶黄素与茶红素比值较低,使得红茶原饮汤色呈橘红色,入口甘醇。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9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19323.6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茶饮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茶原饮及其制备方法,经新鲜茶青直接粉碎成浆液后,过滤出茶青汁液,利用液体发酵技术,接种红茶菌制备红茶原饮,避免了传统采用红茶干茶叶经浸泡或者浸提之后制备成红茶饮料时,需要对茶青萎凋、杀青、揉捻、发酵、烘干、提香等步骤制备导致工艺流程较长,红茶饮料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技术缺陷,而且所得红茶饮料的口感较差,其茶多酚含量较高,致使苦涩味严重的技术缺陷;采用茶青汁液直接接种红茶菌密封发酵培养制备成红茶原饮,其咖啡碱含量≥2.3mg/ml,茶多酚含量≤10mg/ml,且茶黄素与茶红素比值较低,使得红茶原饮汤色呈橘红色,入口甘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