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与进气道和缸内复合喷水的氢氧氩预混燃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8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14080.4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康哲 王慧江 吕阳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与进气道和缸内复合喷水的氢氧氩预混燃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氢氧氩预混燃烧系统将离子电流检测技术与进气道和缸内复合喷水技术相结合,使用离子电流对缸内异常燃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配合进气道和缸内喷水技术对发动机燃烧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最终实现氢氧氩预混燃烧系统高效稳定的闭环控制。可以实现发动机异常燃烧的监测和高效闭环控制,并且实现了氩气闭循环回路混合气的稳定增压,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和负荷,为氢燃料氩气循环发动机的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与缸内喷水的HCCI发动机燃烧循环波动闭环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1975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346202.4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康哲 李兰 李佳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与缸内喷水的HCCI发动机燃烧循环波动闭环控制系统,包括保温水箱、进出水管、流量控制阀、温度传感器、高压水泵、高压水轨、高压水喷嘴、机体、离子电流探针、离子电流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离子电流与缸内喷水的HCCI发动机燃烧循环波动闭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HCCI发动机燃烧循环波动的高效闭环控制,进一步优化HCCI发动机热效率,为HCCI发动机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缸内离子电流与尿素喷射的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闭环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82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39040.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康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内离子电流与尿素喷射的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闭环控制系统,包括尿素箱、高温水管、加热控制阀、液位与温度传感器、高压尿素泵、高压尿素共轨、尿素直喷喷嘴、内燃机机体、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氮氧化物传感器、离子电流传感器、离子电流信号处理装置和闭环控制器;本发明显著改善内燃机排放特性的能力,有效避免尿素喷射过程中的结晶现象,精确优化尿素喷射量以实现极高的氮氧化物排放抑制。

    一种基于缸内蒸汽辅助的氩气循环零排放内燃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33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400341.8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康哲 吕阳 陈梁龙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缸内蒸汽辅助的氩气循环零排放内燃机结构。该内燃机结构包括氩循环内燃机机体、水喷射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水喷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水泵、换热器、高压水共轨和缸内高温水喷嘴。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离子电流信号处理装置、高压离子电流供电装置、缸内离子电流传感器和闭环控制器。所述闭环控制器依据当前内燃机工作状态和缸内爆震特征信号,调节缸内水喷射策略。该内燃机结构精确调节缸内高温水喷嘴喷射脉宽与喷射时刻,实现最高效、最优化的缸内爆震控制,同时实现缸内燃烧最优化提升内燃机性能。

    一种基于缸内氨气裂解的氨氢掺混内燃机结构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2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232990.6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康哲 王慧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缸内氨气裂解的氨氢掺混内燃机结构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工作缸通入氢气和空气;2)氨气直喷喷嘴Ⅰ向裂解缸喷氨气,氨气直喷喷嘴Ⅱ向工作缸喷氨气;3)曲轴带动裂解缸内活塞压缩氨气,氨气经氨分解催化剂作用产生氢气和氨气混合气体,部分混合气体流入储氢罐,部分混合气体流入工作缸,氢气传感器采集氢气浓度,质量流量计Ⅰ采集混合气体量;4)工作缸压缩气体,火花塞点火,混合气燃烧做功;5)ECU依据采集的数据调节氨气直喷喷嘴Ⅰ和氨气直喷喷嘴Ⅱ的喷氨量;6)发动机持续工作,氨气传感器监测废气中氨气浓度;7)后处理装置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氨气。本发明实现了氨内燃机车载在线制氢下的氨氢掺混燃烧。

    一种变截面式刚度无级调节的FSAE瓦特横向稳定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93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66874.2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变截面式刚度无级调节的FSAE瓦特横向稳定杆结构。该结构包括弯杆部分、连接限位部分和拉杆部分。弯杆部分包括弯杆、弯杆套上片、弯杆套下片、弯杆套轴肩螺丝、弯杆套连接螺母、弯杆套连接垫片、弯杆套下片固定螺母、横稳杆耳座、固连耳坐螺栓、固连耳坐螺母和固连耳坐垫片。连接限位部分包括弯杆轴肩螺丝、鱼眼关节轴承垫片Ⅰ、鱼眼关节轴承垫片Ⅱ、鱼眼关节轴承和限位螺母。拉杆部分包括碳纤维管和铝质粘接套。该结构通过改变截面形状的方式调节刚度,可以实现侧倾刚度的无级调节,且刚度的调节范围较大。

    一种基于高精度地图和车载传感器的自适应车道保持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9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335176.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高精度地图和车载传感器的自适应车道保持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摄像头(1)、雷达系统(2)、高精度地图模块(3)、域控制器(4)、转向控制系统(5)和车速传感器(6);方法步骤为:1)获取道路位置信息和待控制车辆的位置信息;2)判断待控制车辆所在车道、待控制车辆所在车道的宽度;3)获取道路图像数据;4)若相邻车道不存在车辆,则向转向控制系统(5)传输行驶信号I,并进入步骤7),否则,进入步骤5);5)探测待控制车辆与相邻车辆的距离信息;6)生成新路径保持线。本发明能根据相邻车道车辆的大小、自身车辆的宽度以及行驶速度规划出更为合理、安全的路径,可用于各种多车道道路。

    一种基于汪克尔发动机及高温喷水的尾气废热回收高效发动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389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53541.4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康哲 冯上司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汪克尔发动机及高温喷水的尾气废热回收高效发动机结构。该发动机结构包括内燃机机体、进气管、排气管、换热器、冷凝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汪克尔发动机、高压水泵、高压水轨、高压水喷嘴、三通阀、单向阀、液压阀和控制器。该发动机结构在排气管安装换热器和冷凝器在水循环的状态下实现水加热的尾气废热回收,同时,对排气管结构再设计使得热尾气和高压高温水共同驱动汪克尔发动机工作,汪克尔发动机曲轴与内燃机曲轴通过动力耦合装置向外输出转矩做功,可以实现对尾气废热的高效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

    一种缸内离子电流与尿素喷射的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闭环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8227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910139040.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康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内离子电流与尿素喷射的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闭环控制系统,包括尿素箱、高温水管、加热控制阀、液位与温度传感器、高压尿素泵、高压尿素共轨、尿素直喷喷嘴、内燃机机体、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氮氧化物传感器、离子电流传感器、离子电流信号处理装置和闭环控制器;本发明显著改善内燃机排放特性的能力,有效避免尿素喷射过程中的结晶现象,精确优化尿素喷射量以实现极高的氮氧化物排放抑制。

    一种变截面式刚度无级调节的FSAE瓦特横向稳定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577443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2726311.9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截面式刚度无级调节的FSAE瓦特横向稳定杆结构。该结构包括弯杆部分、连接限位部分和拉杆部分。弯杆部分包括弯杆、弯杆套上片、弯杆套下片、弯杆套轴肩螺丝、弯杆套连接螺母、弯杆套连接垫片、弯杆套下片固定螺母、横稳杆耳座、固连耳坐螺栓、固连耳坐螺母和固连耳坐垫片。连接限位部分包括弯杆轴肩螺丝、鱼眼关节轴承垫片Ⅰ、鱼眼关节轴承垫片Ⅱ、鱼眼关节轴承和限位螺母。拉杆部分包括碳纤维管和铝质粘接套。该结构通过改变截面形状的方式调节刚度,可以实现侧倾刚度的无级调节,且刚度的调节范围较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