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140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2848.0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B22F1/02 , B22F1/00 , B22F9/24 , C01G3/02 , C07C323/12 , C07C323/19 , C07C323/20 , C07C32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08 , B22F1/0018 , B22F1/02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3/02 , C01P2002/72 , C01P2004/64 , C07C323/12 , C07C323/20 , C07C323/52 , Y10S977/773 , Y10S977/8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物,其含有X(OCH2CHR1)nOCH2CH(OH)CH2SZ,X为烷基,R1为氢原子或甲基,n为2~100的整数,R1在每个重复单元中独立,并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Z为烷基、烯丙基、芳基、芳烷基、-R2-OH、-R2-NHR3、或-R2-(COR4)m(R2为饱和烃基,R3为氢原子、酰基、烷氧基羰基、或苄氧基羰基,R4为羟基、烷基或烷氧基,m为1~3)所表示的基团]所表示的含硫醚的有机化合物和纳米铜粒子或纳米氧化铜(I)粒子。并且还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和纳米铜粒子的复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和纳米氧化铜(I)粒子的复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在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含硫醚的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下还原铜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6316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80046135.X
申请日:2007-12-10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IPC: B01J35/02 , B01J27/20 , C01G23/0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47 , B01J21/063 , B01J23/06 , B01J23/26 , B01J23/34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5/002 , B01J35/004 , B01J35/006 , B01J37/0018 , B01J37/031 , B01J37/08 , B01J37/084 , B82Y30/00 , C01G23/04 , C01P2002/01 , C01P2002/22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2/84 , C01P2002/86 , C01P2002/88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9C1/36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可见光响应性、结构等被限定的掺杂氧化钛及其简便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使用具有氨基的碱性聚合物和水溶性钛化合物获得的、聚合物与二氧化钛交替层叠的聚合物/二氧化钛的层状结构复合体热烧成,从而在氧化钛晶体表面上掺杂该聚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通过使该聚合物预先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还可以将金属离子掺杂到氧化钛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326248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6411.8
申请日:2006-12-12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D1/00 , C09D133/00 , B05D7/24 , C09D175/04 , C09D5/02 , C09D183/0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阳离子性树脂(A)的水性分散体、金属醇盐或其缩合物(B)以及酸催化剂(C);还提供有机无机复合涂膜,其特征在于,在包含金属氧化物(B’)的基体中分散有包含阳离子性树脂(A)的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279140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180012848.0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7F1/08 , B22F1/02 , B22F1/00 , B22F9/24 , C01G3/02 , C07C323/12 , C07C323/19 , C07C323/20 , C07C32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08 , B22F1/0018 , B22F1/02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3/02 , C01P2002/72 , C01P2004/64 , C07C323/12 , C07C323/20 , C07C323/52 , Y10S977/773 , Y10S977/8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物,其含有X(OCH2CHR1)nOCH2CH(OH)CH2SZ[X为烷基,R1为氢原子或甲基,n为2~100的整数,R1在每个重复单元中独立,并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Z为烷基、烯丙基、芳基、芳烷基、-R2-OH、-R2-NHR3、或-R2-(COR4)m(R2为饱和烃基,R3为氢原子、酰基、烷氧基羰基、或苄氧基羰基,R4为羟基、烷基或烷氧基,m为1~3)所表示的基团]所表示的含硫醚的有机化合物和纳米铜粒子或纳米氧化铜(I)粒子。并且还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和纳米铜粒子的复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和纳米氧化铜(I)粒子的复合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在所述通式(1)所表示的含硫醚的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下还原铜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9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6732.6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 一般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47 , B82Y30/00 , C01G45/02 , C01G51/02 , C01P2002/50 , C01P2002/52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1P2006/60 , C04B35/46 , C04B35/6325 , C04B2235/3234 , C04B2235/3265 , C04B2235/3275 , C04B2235/3279 , C04B2235/441 , C04B2235/443 , C04B2235/5454 , C04B2235/80 , F24S70/25 , H01G9/20 , H01M14/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通过控制氧化钛的红外线区域的吸收强度而有效吸收红外线、通用性也优异的红外线吸收薄膜及其制造方法。通过以下工序可以制造含有金红石型氧化钛晶体的红外线吸收薄膜,所述工序为:将具有氨基的碱性聚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分散或溶解到水性介质中的工序;在水性介质中混合由此得到的水性分散体和水溶性钛化合物,从而获得具有氨基的碱性聚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物被夹在二氧化钛中的聚合物/二氧化钛的层状结构复合体的工序;在空气气氛下、650℃以上的温度下将其加热焙烧,形成粉体的工序;将该粉体与金属醇盐的溶胶液混合,制备流动性液态组合物,将其涂布到基材表面后进行熟化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44888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4134.7
申请日:2010-05-24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 一般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IPC: C01G23/053 , C01G41/00 , C01G45/00 , C01G49/00 , G02B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47 , C01G23/053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82 , C09C1/3653 , G02B1/02 , G02B5/208
Abstract: 本课题通过精密控制氧化钛在红外线区域的吸收强度而提供通用性优异的中红外线滤波器用的材料。通过以下工序制造出金红石型氧化钛晶体,且由此得到的晶体可作为中红外线滤波器使用。所述工序包括:(I)将具有氨基的碱性聚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分散或溶解到水性介质中的工序;(II)在水性介质中使(I)中得到的水性分散体或水性溶液与水溶性钛化合物进行水解反应,由此获得具有氨基的碱性聚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物被夹在二氧化钛中的、聚合物/二氧化钛的层状结构复合体的工序;(III)在空气气氛下、65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焙烧前述层状结构复合体,由此在使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在氧化钛晶体表面的同时生长成金红石型晶相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815673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80100898.2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8/00 , B01J23/38 , B01J35/0006 , B01J35/023 , B01J37/0215 , B01J37/0219 , B01J37/082 , C03C17/007 , C03C2217/445 , C03C2217/475 , C03C2217/485 , Y10T428/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被金属氧化物覆盖任意形状的固体基材表面的结构物,尤其是,由有机物聚乙烯亚胺与无机物金属氧化物以纳米级复合而形成的纳米结构复合体铺盖于整个基材表面,从而作为完全覆盖基材的覆膜在基材上形成复杂结构的纳米界面的纳米结构复合体覆盖型结构物,以及在该纳米结构复合体中含有金属离子、金属纳米颗粒、有机色素分子的结构物、这些结构物的简便而有效的制造方法以及所述结构物作为催化剂固定型反应器的应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574206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080047289.2
申请日:2010-09-06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 B22F1/0022 , B22F9/24 , B82Y30/00 , C22C5/02 , C22C5/04 , C22C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设置格外的加热烧成工序、或通过溶剂除去保护剂的工序,仅通过在室温下干燥就可以形成具有在实用中足够低的电阻值的金属被膜的、金、银、铂族、铜等金属纳米粒子和聚合物的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分散液、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它们的塑料基板。在侧链上具有聚乙二醇链和-OP(O)(OH)2所表示的磷酸酯残基、并且分子链的至少一个末端由-SR(R为烷基等)所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还原金属离子而得到含有金属纳米粒子的复合物的分散液,将该分散液涂布在基材上,然后仅通过在室温下干燥就形成具有导电性的被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815673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880100898.2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8/00 , B01J23/38 , B01J35/0006 , B01J35/023 , B01J37/0215 , B01J37/0219 , B01J37/082 , C03C17/007 , C03C2217/445 , C03C2217/475 , C03C2217/485 , Y10T428/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被金属氧化物覆盖任意形状的固体基材表面的结构物,尤其是,由有机物聚乙烯亚胺与无机物金属氧化物以纳米级复合而形成的纳米结构复合体铺盖于整个基材表面,从而作为完全覆盖基材的覆膜在基材上形成复杂结构的纳米界面的纳米结构复合体覆盖型结构物,以及在该纳米结构复合体中含有金属离子、金属纳米颗粒、有机色素分子的结构物、这些结构物的简便而有效的制造方法以及所述结构物作为催化剂固定型反应器的应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4815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80054210.9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一般财团法人川村理化学研究所 , DIC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12 , B82Y30/00 , C01B13/32 , C01P2002/72 , C01P2002/84 , C01P2002/85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16 , C01P2004/64 , C04B35/6224 , C04B35/62847 , C04B35/62852 , C04B35/62855 , C04B35/62886 , C04B35/62892 , C04B35/63444 , C04B2235/441 , C04B2235/443 , C04B2235/444 , C04B2235/449 , C04B2235/483 , C04B2235/5264 , C08L79/02 , D01F9/08 , Y10T428/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由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形成的结构体上结合金属氧化物纳米晶体而成的复合物及其制法。该复合物经过如下工序而制造二氧化硅纳米纤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晶体的复合物:(1)使具有直链状聚乙烯亚胺骨架的聚合物在冰的存在下、在水性介质中缔合的工序;(2)向(1)中得到的水性介质中加入烷氧基硅烷,前述缔合体被二氧化硅包覆而形成复合纳米纤维,并且该纤维自发地形成网结构的圆盘状结构体的工序;(3)混合(2)中得到的圆盘状结构体与可水解的金属化合物,在纤维的表面上析出金属氧化物的工序;(4)焙烧(3)中得到的圆盘状结构体,去除纤维中的聚合物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并且使金属氧化物以纳米晶体的形式结合到该纤维上的工序。特别地,将复合氧化锌而成的复合物作为发光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