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011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70303.4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武汉神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带驱潮盒的变电站GIS电流互感器二次室外驱潮箱,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增容箱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增容箱箱门的箱体结构,增容箱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导流隔板两端装在增容箱两侧板上,导流隔板将增容箱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导流隔板两侧分别对应与增容箱的增容箱箱门和背板间隔布置;导流隔板上设有风向朝上的导流风扇,增容箱一侧板上对应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布置的排风扇;增容箱的内表面上设有绝缘隔热板;还包括透气盒,透气盒的一外表面上设有子母扣公面或子母扣母面,绝缘隔热板上设有子母扣母面或子母扣公面,透气盒通过相互配合的子母扣公面和子母扣母面粘接在绝缘隔热板上。适用于GIS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24579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28320.7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考虑负荷柔性需求的配电网架结构过渡的多目标规划方法:输入配电网线路参数和建设运维成本信息;根据配电网线路参数和建设运维成本信息,建立规划周期内总成本现值最小和系统平均供电不可用率最小的目标函数,以及配电网的电压偏差约束、电源节点有功功率约束、线路电流约束和连通性约束;根据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将电压偏差约束、电源节点有功功率约束和线路电流约束修改为考虑负荷柔性需求的机会约束;采用包含利用精英保留策略进行非支配排序的经典多目标算法对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求解得到帕累托前沿,再利用TOPSIS对帕累托前沿中的个体进行排序,得到问题的最优解。本发明是兼顾可靠性与经济性的更优的组合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754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28470.1
申请日:2019-01-1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馈线供电范围划分的旋转中心线距离加权交替定位方法:将地理位置较近、时序特性互补的负荷划分到一个馈线供电范围内,在馈线供电范围内构建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馈线供电范围划分的评估指标;建立用于馈线供电范围划分的旋转中心线距离加权交替定位的方法,是将用于获取扇形供电范围的雨刷摇摆搜索算法与线路供电范围划分问题的特性相结合,首先引入两个加权因子,即考虑供电范围负荷总和峰值的均衡度的加权因子,考虑各供电范围峰谷差的均衡度的加权因子;设置多组初始中心线得到不同划分方案来提升划分结果的质量,最终形成旋转中心线距离加权交替定位的方法。本发明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电能,降低电网网损,提高电网建设及运行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6706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460258.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考虑负荷动态发展的农村变电站升压规划方法,包括:在不同场景下对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等年值进行度量;包括:分别对投资费用的等年值、残值的等年值和运行维护费用的等年值进行度量;建立规划期农村变电站升压规划模型,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优化对象;基于加权Voronoi图算法和遗传算法对农村变电站升压规划模型求解,包括:采用加权Voronoi图算法划分变电站供电范围,采用遗传算法分别优化农村变电站的新建时序和升压时序。本发明能够为配电网电压等级选择与过渡提供方法支撑,得到中间年各变电站的新建时序、升压时序和供电范围。本发明的效果是能够通过优化算法科学有效地对农村变电站进行升压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8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80800.9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西腾达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流融合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选址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用户不同的出行目的,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居民出行活动规律与城市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筛选出用户出行聚集度高的区域,然后根据不同需求区域的电动汽车碳排放流、交通流和配电网中能量流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将碳流、交通流和配电网中能量流的模型融合起来,构建耦合函数,求解的耦合函数的最大值;通过解析法对多目标模型求解,按耦合函数的大小进行排序,耦合函数越大,则更适合电动汽车的选址。解决了解决无法在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和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准确进行电动汽车充电桩选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80800.9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西腾达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流融合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选址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用户不同的出行目的,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居民出行活动规律与城市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筛选出用户出行聚集度高的区域,然后根据不同需求区域的电动汽车碳排放流、交通流和配电网中能量流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将碳流、交通流和配电网中能量流的模型融合起来,构建耦合函数,求解的耦合函数的最大值;通过解析法对多目标模型求解,按耦合函数的大小进行排序,耦合函数越大,则更适合电动汽车的选址。解决了解决无法在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和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准确进行电动汽车充电桩选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4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5072.8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西腾达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降碳增效的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站定容方法及系统,获取用户驶向充电站的碳排放量以及充电站的服务覆盖率;根据碳排放量和所述服务覆盖率构建在充电站配置约束条件下以充电站的服务覆盖率最大以及用户驶向充电站的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充电站的配置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布谷鸟算法对配置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充电站配置定容优化方案。能够降低成本,提升充电设施利用率,从而实现降碳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86439.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西腾达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储能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配电区域的自然灾害信息,确定所述配电区域的第一环境影响系数;预测配电区域的用电量,得到用电估计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环境影响系数和所述用电估计信息,确定所述配电区域的储能配置策略;所述储能配置策略包括储能类型和储能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精确配置储能方式及储能量,从而可以为配电网储能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保障电能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9343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62272.9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西腾达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动态分时电价优化决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用户侧需求响应模型;将各个时段的峰谷隶属度整合得到的隶属度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隶属度集合;对隶属度集合进行聚类,得到动态分时划分结果;基于动态分时电价优化后用户各个时段的用电量确定动态分时电价方案,并根据动态分时电价方案计算期望售电收益;建立以预期收益最大和风险损失最小为目标的日前动态分时电价优化模型;求解日前动态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得到最优电价动态分时电价决策。解决了现有静态TOU机制难以充分发挥用户侧负荷可调控柔性的问题,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11250030.7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3 , H01M10/625 , H01M10/627 , H01M10/653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二元相变材料及其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该复合二元相变材料,包括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第一相变材料和第二相变材料均为有机相变材料;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0~60℃;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5~27℃,通过使用该复合二元相变材料制得电池热管理部件,不仅能够将电池组工作的内部温度控制在最优工作温度范围,复合二元相变材料还具有流动性低、导热系数高、均质性好的优点,此外,不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即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相变前后体积差异较小,对装置内部结构造成的压力小,不会影响复合二元材料材料和电池电芯表面接触,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多次充放电仍能保持体系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