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03933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021250.X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固体催化剂组分及催化剂,固体催化剂组分以二烷氧基镁为载体,以甲苯为分散剂,控制一定的温度与作为给电子体的多元羧酸酯、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种具有通式(I)的2,3-二非直链的烷基-2-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和2-异丙基-2-(3-甲基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化合物接触,然后同卤化钛进行反应,再经过卤化钛处理,得到固体催化剂组分。这种催化剂聚合时活性高,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颗粒形态好、细粉含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811982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0910077778.1
申请日:2009-0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7C255/22 , C07C253/30 , C07C55/02 , C07C51/09 , C07C51/08 , C07C51/38 , C07C69/34 , C07C6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3-二异丙基琥珀酸及其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3-甲基-2-氰基丁酸酯类化合物氧化偶合反应制备出2,3-二异丙基-2,3-二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再进行水解和脱羧反应制备出2,3-二异丙基琥珀酸,进一步酯化制备出2,3-二异丙基琥珀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的中间体2,3-二异丙基-2,3-二氰基丁二酸二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利于商业化生产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酯,2,3-二异丙基琥珀酸二酯为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可用于Ziegler-Natta聚丙烯催化剂的制备。本发明可用于石油化工聚丙烯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39178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36262.7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大孔SBA-15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SBA-15介孔材料孔径在10nm~14nm,并将其负载三氟甲磺酸锌,合成出新型催化剂。以本发明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大孔SBA-15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应用于油酸及甲醇合成油酸甲酯的反应,催化剂中大的孔径有利于大分子油酸及甲醇进入介孔孔道中,使催化反应更好地进行,而且在催化反应中不仅可以减少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催化剂回收反复使用后依旧保持较好的酸转化率,对环境污染较少。本发明还提供利用该大孔介孔材料催化油酸及甲醇反应得到重要化工原料油酸甲酯的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2039177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36260.8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31/02 , B01J35/10 , B01J35/08 , C07D317/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三氟甲磺酸锌的球状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用于环己酮及1,2-丙二醇制备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反应工艺,在催化反应结束后反应物的转化率高,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且在反复使用后依旧保持高转化率,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039175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10235553.4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31/02 , C07D3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芳烃磺基-铜离子的SBA-15介孔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介孔材料是既具有磺酸基的特性又具有金属离子的特性的双功能介孔材料,以该介孔材料为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和丙酮反应,制备石油化工产品乙二醇新工艺的重要中间体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在催化反应中转化率高、选择性高,不仅可以减少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且在反复使用后依旧保持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对环境污染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425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39509.6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B01J31/02 , B01J29/00 , C07D317/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芳烃磺酸锌的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用于环己酮及1,2-丙二醇制备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反应工艺,具有转化率高、选择性高,减少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且在反复使用后依旧保持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对环境污染较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13409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510007250.9
申请日:2005-0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通式(I)所示的硅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的应用,特别是在丙烯聚合反应的应用中,含有该化合物作为外给电子体组分的催化剂体系具有较好的氢调敏感性,并以较高收率获得具有较高立构规整性的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189962.2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49 , C08F4/651 , C08F4/6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和制备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卤化镁溶解于含有机环氧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的溶剂体系;将溶液与有机酸酐类化合物和乙酸酯类化合物反应,再与钛化合物接触,升温;向体系中加入给电子体a,恒温;除去未反应物和溶剂,洗涤,加入溶剂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与钛化合物、给电子体b及醇类化合物反应,恒温;除去未反应物和溶剂,洗涤,得到催化剂组分;给电子体a选自通式(I)和通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给电子体b选自通式(III)和通式(IV)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158568.8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和制备超高分子量聚烯烃的方法及应用。该催化剂组分包含镁复合物、有机酸酐类化合物、乙酸酯类化合物、含钛化合物、给电子体a和给电子体b的反应产物,给电子体a选自通式(Ⅰ)和通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给电子体b选自通式(Ⅲ)和通式(Ⅳ)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向N型聚烯烃催化剂制备体系中引入有机酸酐类化合物、乙酸酯类化合物、给电子体a和给电子体b作为复配给电子体,烯烃聚合可得到黏均分子量大于700万的球形/椭球形超高分子量聚烯烃,且粒径分布窄和堆积密度高。#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79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0508037.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nventor: 郭子芳 , 贺国强 , 孙竹芳 , 谢伦嘉 , 林洁 , 张晓帆 , 付梅艳 , 周俊领 , 高榕 , 苟清强 , 黄庭 , 李颖 , 杨红旭 , 王毅 , 马冬 , 俸艳芸 , 曹昌文 , 贾凡 , 梁云
IPC: C08F4/649 , C08F110/02 , C08F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包括:镁元素、钛元素、卤素以及内给电子体,所述内给电子体包含选自式(I)所示的柱芳烃化合物。本申请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将柱芳烃及其衍生物作为内给电子体引入Z‑N催化剂后,能够提高聚合产品的分子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