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钻地震波的深部岩体质量探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9613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290233.6

    申请日:2021-11-02

    Inventor: 刘鎏 李邵军 王栋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随钻地震波的深部岩体质量探测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通过安装在钻杆前端的第一地震检波器获取随钻地震波信号,并通过设置在钻孔周围的第二地震检波器获得被测深部岩体表面地震波响应信号;通过随钻地震波信号与所述地震波响应信号,得到互相关函数信号;基于互相关函数信号得到频散曲线,并基于频散曲线进行面波频散反演,得到钻孔周围岩体的横波速度模型;基于互相关函数信号确定纵波到达时间,并基于纵波到达时间进行纵波速度反演,得到钻孔周围岩体的纵波速度模型;基于横波速度模型与纵波速度模型,识别深部岩体的结构面的发育特征,从而可以在钻杆钻进过程中完成测试,并实现对钻孔周围的岩体质量进行精确的检测。

    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高精度围岩温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88499.4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应低温环境的高精度围岩温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用于隧道洞室围岩岩体温度监测,包括伸入钻孔内并通过数根连接杆依次串接的数个联接头,在每一所述联接头内设有温度监测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单元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数字接口温度传感器及单片机,以监测不同孔深断面处围岩温度,其中,各所述温度监测单元之间通过CAN总线并联连接;本申请用于施工期及运行期隧道洞室围岩岩体温度的高精度监测,采用高精度的数字接口温度传感器进行现场温度测量并使用CAN总线传输数据,克服了长引线电阻对温度测量的影响及导致的长线干扰,具有最小化的测量干扰、最高的测量精度的优点、满足低温冻土环境测量需求。

    近场微震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0310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300777.X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场微震信号识别领域,公开了一种近场微震信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微震信号的采集信号集,根据时域波形数据确定标准化波形集;根据标准化波形集获得单波段标准化波形集;根据单波段标准化波形的采样点确定升降步距比;在升降步距比大于预设升降步距比时,判定对应的采集信号为有效采集信号;根据有效采集信号和采集信号的数量确定有效微震信号,本发明通过微震信号的采集信号集确定标准化波形集,经过滤波得到单波段标准化波形集,通过单波段标准化波形的升降步距比确定有效信号,根据有效信号数量和采集信号数量的比值确定有效微震信号,可在提取较少信号特征参数的前提下,提高微震信号识别的准确度。

    一种用于薄层状软岩大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445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746670.3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层状软岩大变形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层状软岩的岩石和层面的力学参数;基于所述力学参数建立所述层状软岩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单轴压缩数值试验确定其单轴强度;定义层状软岩的层面影响因子FBP,其中基于所述强度特性数值试验有限元模型,控制层厚、层面倾角,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参数拟合得到层状软岩岩体强度和所述层面影响因子的定量关系基于隧道地质情况,确定隧道层状软岩的岩体强度σcm;基于开展层状软岩段隧道大变形预测。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薄层状软岩大变形预测方法能够达到在层厚小于10cm的情况下,考虑层理厚度、产状和剪切特性的定量预测层状软岩大变形预测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