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89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089169.X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装置,特别涉及500kA至3MA的脉冲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装置。该装置主要包含大电流输入端、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大电流输出端。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由驱动部件驱动阳极跨接块与大电流输入端阳极和大电流输出端阳极接触或分离;同时,驱动部件驱动阴极跨接块与大电流输入端阴极和大电流输出端阴接触或分离;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具有驱动大电流回路通或断的能力,即脉冲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装置具有大电流回路通或断的能力,实现大电流输入端和大电流输出端连通或断开,即脉冲大电流的通或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089164.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由底座、支架、液压缸、压块组件和弹簧构成。两个支架相对固定在底座上,液压缸垂直地固定在两个支架上;液压缸的两个液压缸活塞杆各连接有一个压块组件,两个压块组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且能在两个支架之间上下滑动;每个压块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弹簧,弹簧一端与压块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缸筒法兰连接。液压缸可驱动上部的压块组件接通和断开输入、输出阳极板,驱动下部的压块组件接通和断开输入、输出阴极板。本发明利用一个回路通断转换机构能同时实现输入阳极板和输出阳极板的接通以及输入阴极板和输出阴极板的接通,简化了大电流开关的结构,降低了大电流开关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141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53262.X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旋转汇流装置的执行机构工作顺序判定装置,涉及可旋转大电流汇流装置领域,能够实现对于特定角度下执行机构工作顺序的判定。旋转汇流装置分为多个扇区,每个扇区与一个支路负载进行连接。每个扇区之间相互独立,通过执行机构压接实现定子与转子之间的连接。本发明可通过第一‑第四光电传感器的通断自动判别执行机构工作顺序,防止在特定角度下执行机构将两个扇区进行连接。本发明用于完成执行机构工作顺序的判定,可保证通流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58071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0649488.X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B1/22 , H01L31/0224 , H01B13/00
Abstract: 一种用于晶硅太阳电池正面抗氧化层电极的铝锡浆,由65~70wt%的纳米铝粉、20~25wt%的纳米锡粉、1~5wt%的玻璃粉和4~14wt%的有机载体组成。将有机载体置于恒温容器中加热搅拌,依次向容器中加入纳米铝粉、纳米锡粉和玻璃粉,然后将制得的混合物置于三辊研磨机中研磨,之后用丝网过滤,得到所述的铝锡浆。铝锡浆预置在晶硅太阳电池正面后烘干制得抗氧化层铝锡电极,作为晶硅太阳电池正面镍/铜/铝锡贱金属复合电极的抗氧化层电极,阻止铜电极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5471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51091.1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无铅掺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浆料的组分为金属颗粒、掺杂剂和有机载体,所述的金属颗粒含量为60~90wt%,所述的掺杂剂含量为0.1~20wt%,所述的有机载体含量为0.1~30wt%,不含玻璃粉。所述的浆料适用于激光烧结方法。本发明的浆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有机载体,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金属颗粒、掺杂剂和有机载体混合均匀,然后经研磨6~8小时制得。
-
公开(公告)号:CN102254814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110234519.2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中轻太阳能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1/311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氧化硅的选择性刻蚀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选择性刻蚀溶液由质量浓度为1%~10%的氢氟酸溶液和相对介电常数大于氢氟酸相对介电常数的溶剂组成。其中,氢氟酸溶液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1~10:1。在激光刻蚀硅衬底之后,使用本发明选择性刻蚀溶液处理同时具有氧化硅和氮化硅的工作面,时间为5秒~120秒,处理之后能够在有效去除激光刻蚀区域氧化硅的同时,保留非激光刻蚀区域的氮化硅。
-
公开(公告)号:CN10195618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31360.4
申请日:2010-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减反射薄膜SiNx:H表面原位NH3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用常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方法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硅衬底表面沉积SiNx:H减发射薄膜,然后在原位先用N2等离子体进行表面物理轰击,时间为10-15秒,以去除SiNx:H薄膜键合较弱的-N(-NH2,-NH)和打断Si-H键得到未成键的Si+,接着用NH3或者NH3和N2混合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时间为10-20秒,使氮化硅薄膜中的未成键的Si+与N+键合形成Si-N键。所述的SiNx:H薄膜是构成太阳电池表面减反射层的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6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5414.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金属纤维编织电刷的数百kA级脉冲电流旋转传输装置,涉及脉冲大电流旋转传输装置领域,特别涉及数百kA级以上脉冲大电流领域。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压力机构和驱动机构。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固定在定子侧的凹槽中,尾端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刷辫固定在定子侧电极上,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前端编织头与转子侧环形电极接触。压力机构固定在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尾部,提供初始高于8kN的高压紧力使金属纤维编织电刷与转子侧环形电极紧密接触。驱动机构驱动转子侧沿金属纤维编织电刷端面滑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数百kA级脉冲大电流放电的旋转传输装置的通路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089416.6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旋转传输组合式馈电装置,特别涉及大电流传输过程中对负载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任意角度馈电。该装置主要有电源(40)、水平旋转机构(41)、垂直旋转机构(42)、负载(43)组成。垂直旋转机构(42)固定于水平旋转机构(41)上,与水平旋转机构(41)一起转动,即水平旋转机构(41)和垂直旋转机构(42)分别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旋转,两个旋转机构组合后,实现对负载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任意角度馈电。本发明实现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任意角度变化范围内的负载进行大电流馈电,减少电缆长度,减轻电缆重量,降低驱动机构功率,消除电缆对运动负载的非线性牵扯力带来的扰动,提高负载运动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089416.6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旋转传输组合式馈电装置,特别涉及大电流传输过程中对负载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任意角度馈电。该装置主要有电源(40)、水平旋转机构(41)、垂直旋转机构(42)、负载(43)组成。垂直旋转机构(42)固定于水平旋转机构(41)上,与水平旋转机构(41)一起转动,即水平旋转机构(41)和垂直旋转机构(42)分别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旋转,两个旋转机构组合后,实现对负载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任意角度馈电。本发明实现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任意角度变化范围内的负载进行大电流馈电,减少电缆长度,减轻电缆重量,降低驱动机构功率,消除电缆对运动负载的非线性牵扯力带来的扰动,提高负载运动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