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式换能电极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1158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3410.3

    申请日:2016-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57 G01V2210/121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换能电极,包括外壳体、绝缘体、外帽(4)和高压电极(9)。高压电极(9)位于绝缘体内部,绝缘体套入外壳体内部,外帽(4)罩于外壳体和绝缘体的上方。外壳体中,中筒(2)套装在外筒(1)上部,中筒(2)在外力作用下可上下移动,移动的上限为固定件(3)的下边缘。绝缘体中,绝缘筒(6)套装在中筒(2)的上段内,绝缘套筒(8)套装在外筒(1)下段和中筒(2)的中段和下段内。绝缘筒(6)内放置高压电极(9)。高压电极(9)由多根单芯绝缘电缆组成,多根电缆的中心导体通过汇流排连接,汇流排通过螺柱与外界电源的高压端连接。多根单芯绝缘电缆置于导电液体中,导电液体注满由绝缘体围成的封闭空间。

    一种集装箱高压储能系统的绝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646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68504.1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装箱高压储能系统的绝缘结构,包括:集装箱体,用于装载、固定电池模组架;舱底绝缘板,由绝缘材料制成,铺设于所述集装箱体内的底部,达到所述电池模组架与所述集装箱体绝缘电压要求;电池模组支撑结构,固定设于所述舱底绝缘板之上,用于承载所述电池模组架,所述电池模组支撑结构底部由绝缘材料制成,达到所述电池模组架与所述集装箱体绝缘电压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高压储能系统的绝缘结构,当电池模组的电位较高(大于3kV),采用常规绝缘设计难以满足需求、导致系统体积过大时,可以对电池模组进行电位隔离、保证系统高压绝缘。

    一种紧凑型集装箱储能系统集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137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9118.4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紧凑型集装箱储能系统集成结构,包括:电池模组,设于集装箱体内,所述电池模组的一面伸出有柱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积沿其延伸方向渐缩;定位结构,固定设于所述集装箱体内,所述定位结构对应每一所述连接部设有可供其插入的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的横截面积介于所述连接部的最大横截面积和最小横截面积之间;所述电池模组还设有模组紧固件,所述集装箱体内还固定设有箱内紧固件,所述箱内紧固件与所述模组紧固件连接,对所述电池模组施加靠近所述定位结构方向的力。箱内紧固件和电池紧固件相连接使所述连接部保持伸入紧固孔的趋势,从而保持连接部与定位结构紧密连接并固定。

    一种利用金属电爆炸效应合成金刚石晶体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4980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186954.5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一种利用金属电爆炸效应合成金刚石晶体的装置,包括N路放电单元、时序控制器(S1)、电爆炸室和石墨组件,N为大于1小于16的正整数。N路放电单元并联,放电单元的正极与电爆炸室的上放电电极(S110)相连,负极与电爆炸室的下放电电极(S118)相连。石墨组件位于上放电电极(S110)和下放电电极(S118)之间。时序控制器(S1)与每路放电单元中放电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每一路放电单元包括储能电容、放电开关、限流电感和续流二极管;储能电容的正端连接放电开关的正极,放电开关的负极连接续流二极管的负极,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储能电容的负端;限流电感的一端与放电开关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作为放电单元的正极;储能电容的负端作为放电单元的负极。

    地震勘探用缓冲式换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0518240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546857.8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勘探用缓冲式换能器,包括上盖、套筒、电极主体和壳体;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电极主体上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卡位,所述套筒和电极主体整体活动的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卡位处,所述套筒与壳体围成放电腔,所述放电腔内注满导电液体,所述电极主体下部置于导电液体中;所述壳体与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上盖之间具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缓冲件。本发明约束了产生震动波的频率,大大的提高了电能的转换和利用效率;本发明通过分层设计实现了放电电极之间距离的控制,便于试验的对比分析和电晕、电弧放电的有效选择,增加了现场勘测调节的灵活性;也使得拆卸和更换电极、倒入液体等更加方便。

    一种微秒时序控制的多通道电火花震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360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627136.X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秒时序控制的多通道电火花震源系统,包括多个单通道电火花震源、ARM处理器、上位机、交叉站以及与地震检波器;其中ARM处理器在单通道电火花震源和上位机之间进行信号传递;上位机根据单通道电火花震源和交叉站传输的信息向ARM处理器发出控制指令;交叉站将地震检波器采集的地震波信号传输至上位机。本发明将若干单通道电火花震源,在施工现场组装成系统,用ARM处理器和上位机进行集中控制,解决了传统高能量电火花震源系统难以在山区开展探测的难题;采用多个震源分别放电,然后记录延时,再集中控制所有单通道电火花震源,使放电能量叠加得到优化,解决了激发地震波能量不足的问题。

    基于引弧器的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动态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343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91957.3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引弧器的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动态仿真系统,包括:触发模块;脉冲形成网络;动态负载,包括动力学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并输出发射载荷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置;其中,加速度的计算通过发射载荷质量、负载电流、发射载荷加速过程中由多副导轨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电磁力对应的电感梯度,以及考虑发射载荷运动受到摩擦力、空气阻力、枢轨接触状态等影响因素下的经验系数获得;性能预测模块,包含:峰值预测单元,用于预测全过程中的负载电流峰值、膛尾电压峰值、过载峰值。本发明基于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可准确模拟发射载荷在膛内多物理参量相互耦合的加速过程,以及包括发射载荷出膛后在引弧器作用下的放电全过程。

    一种输出可快速切换的脉冲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782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070476.3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出可快速切换的脉冲电源系统。将常规脉冲电源由单路输出变换为多路输出,每路输出串入一个兆安级大电流接触器,通过重复利用脉冲电源系统以及分时控制接触器的快速通断即可实现多路输出的快速切换,从而达到多路负载的交替运行的目的。为了解决电磁发射用单路负载重复运行频次受限问题,本发明的输出可快速切换的脉冲电源与多个负载相连接,只需提高其充放电频率,就能实现一套脉冲电源向多路负载提供驱动电流,提升了电源利用率和整体发射频率。

    一种可扩展的高精度外部触发控制的脉冲电源时序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8444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01125.3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扩展的高精度外部触发控制的脉冲电源时序发生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有:光纤外时钟输入端口、光纤外触发输入端口、光纤同步时序输出端口、光纤触发输出端口、时钟输出端口;嵌入式系统单元,包括核心单元和通信接口,核心单元包括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上位机的数据和指令并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实时时钟;调试串口;采集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接口包括百兆和千兆以太网接口、通用异步收发器串口。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便于脉冲功率电源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配合,实现脉冲功率电源的自动触发控制。

    一种脉冲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989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089169.X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冲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装置,特别涉及500kA至3MA的脉冲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装置。该装置主要包含大电流输入端、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大电流输出端。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由驱动部件驱动阳极跨接块与大电流输入端阳极和大电流输出端阳极接触或分离;同时,驱动部件驱动阴极跨接块与大电流输入端阴极和大电流输出端阴接触或分离;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具有驱动大电流回路通或断的能力,即脉冲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装置具有大电流回路通或断的能力,实现大电流输入端和大电流输出端连通或断开,即脉冲大电流的通或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