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90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20568.1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25 ,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三元前驱体的化学通式为NixCoyMnz(OH)2,其中,0.5≤x≤0.9,0.05≤y≤0.3,x+y+z=1,其中,大颗粒三元前驱体的D50粒径为10.0~16.0μm,小颗粒三元前驱体的D50粒径为3.0~6.0μm,径距为0.2~0.8。通过分阶段EDCF调控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可以获得特定要求的晶体粒径以及无开裂现象的致密颗粒,并且采用圆盘,斜叶和弧面相结合,弧形曲面能够有效降低局部区域的湍动能耗散率。从而制备的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粒径分布集中,径距更窄,压实密度更高,外观均匀无开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9056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855068.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浆态床中环保节能地采出清洁液体的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浆态床中的浆液被虹吸进入采料管,然后喷射进入沉降槽,固体颗粒在沉降槽中沉降并通过下料管返回到浆态床;S2沉降槽中的上清液沿沉降管向上流动,在管道交汇处转而向下流入清液管并流入清液过渡罐;S3清液过渡罐通过溢流方式排液,维持液位恒定和虹吸所需压力;S4采料管中的气体进入逸气管并不断被排出,以确保逸气管中的液位始终高于管道交汇处,进而确保浆态床和清液过渡罐始终联通,液位持平。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简便、安全可靠、不易出现故障,易于实现大规模连续操作,分离效率和精度易于调节,设备投资小,操作成本低,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22612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45865.9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膜膜组件的并联结构。其包括两端的给液腔、组件盖和中部的多个支路膜组件,所述给液腔将进料主管或出料主管与各支路膜组件相连接,使得各支路膜组件与进料主管和出料主管平行,且各支路膜组件以进料主管和出料主管为中心沿圆周等距排列。原料液从进料主管通过给液腔的分配、导向和组件盖的导流,均匀垂直于膜组件端面流入和流出膜组件,因而提高了整个并联膜组件和过滤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00787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278947.5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19/26 , C07D223/10 , C07D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嘴撞击流重排反应器,主要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内设有搅拌器和水平对称设置的喷嘴,喷嘴以切线进料方式安装。喷嘴出口处设有向上开口的浸没撞击室,浸没撞击室的上方设有除雾罩。反应釜内设置1~5层进料组件,每层为1~5对,各层进料组件轴向平行设置。本发明利用多相流体中的湍流动能,强化流体液团间的微观混合,提高己内酰胺重排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减少反应副产物八的生成。用于己内酰胺生产的重排过程和多相液体快速反应的化工生产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7425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30103.2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南京九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11/462 , B01F5/0618 , B01F5/0647 , B01F13/0059 , B01F2005/0636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Y10S977/773
Abstract: 一种被动式螺旋微结构混合装置及其在纳米硫酸钡颗粒合成中的应用。该混合装置由进样管、储液室、混合通道、缓冲室以及取样管组成。其中流体混合的核心部件混合通道采用疏水性材质加工成螺旋式结构,其内部壁面上均匀设置折流挡板。折流挡板形式包括前倾式、直立式以及后倾式。折流挡板的设置有利于混合装置内局部二次流的产生,强化了流体混合过程。本发明适用于反应时间远小于混合时间的快反应过程或者反应沉淀过程。在医药、化工等众多混合反应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50250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186528.9
申请日:201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搅拌桨组合装置,包括一搅拌轴,在搅拌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错位桨和向心桨。与传统组合搅拌桨相比,其特征在于:搅拌轴上部安装有错位桨,桨叶交错垂直均匀分布于圆盘上下方,叶片在圆盘上沿径向方向安装;搅拌轴下部安装有向心桨,桨叶与圆盘径向相比向旋转方向前倾20~70度。该组合桨有利于降低搅拌能耗,减少混合时间,增加轴向循环能力从而改善液固悬浮。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15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88376.3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湖北三峡实验室 , 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F17/276 , C01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级硝酸铈铵结晶提纯方法,硝酸铈铵溶液制备:将硝酸铈铵粗品加入水中,升温溶解得到硝酸铈铵溶液;一级结晶:往硝酸铈铵溶液中加入晶种,搅拌过程中,进行降温结晶,达到最终温度后,恒温养晶;水洗及干燥:结晶结束后,将浆液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筛选得到一定粒度的硝酸铈铵晶体;将得到的硝酸铈铵晶体重复结晶2‑3次即可得到电子级硝酸铈铵产品。本发明采用多级冷却结晶对硝酸铈铵进行提纯,避免了现有专利中蒸发结晶脱除溶剂而金属杂质留在晶体内的问题,将含有金属杂质的母液与晶体多次分离,实现所有金属杂质含量小于100 ppb,达到SEMI国际标准,获得的高纯电子级产品,可用于集成电路蚀刻液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239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0097.4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细晶的草甘膦间歇结晶的方法及其装置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甘膦脱醇液在结晶釜中进行第一次结晶,得到结晶料液;(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结晶料液中的上层部分加入至调碱釜进行调碱,得到第一混合料液;(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第一混合料液与结晶釜中剩余的结晶料液进行混合,然后依次进行第二次结晶、固液分离和洗涤,得到草甘膦固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其装置系统能够得到粒径较大且粒度分布均匀的草甘膦固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38092.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湖北三峡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F9/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草甘膦球形晶体的方法,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以甘氨酸‑亚磷酸二甲酯法得到草甘膦合成液为原料,在草甘膦合成液中加入与甘氨酸摩尔比例为2‑5的浓度为30%以上的浓盐酸进行酸解;将酸解液加热至95‑125ºC并保温0.5‑2小时进行脱醇;脱醇后在1‑2小时内将体系温度降为50‑80ºC,降温同时加入质量浓度为35‑42%的碱液,控制体系pH为0.5‑3.5,同时保持搅拌转速为180‑250rpm;然后将物料温度在1‑2小时内降为20‑40ºC,结晶完毕过滤洗涤得到草甘膦球形晶体产品。本发明得到的球形草甘膦流动性好、不易团聚、且振实密度较大,易于储存和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88376.3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湖北三峡实验室 , 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F17/276 , C01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级硝酸铈铵结晶提纯方法,硝酸铈铵溶液制备:将硝酸铈铵粗品加入水中,升温溶解得到硝酸铈铵溶液;一级结晶:往硝酸铈铵溶液中加入晶种,搅拌过程中,进行降温结晶,达到最终温度后,恒温养晶;水洗及干燥:结晶结束后,将浆液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筛选得到一定粒度的硝酸铈铵晶体;将得到的硝酸铈铵晶体重复结晶2‑3次即可得到电子级硝酸铈铵产品。本发明采用多级冷却结晶对硝酸铈铵进行提纯,避免了现有专利中蒸发结晶脱除溶剂而金属杂质留在晶体内的问题,将含有金属杂质的母液与晶体多次分离,实现所有金属杂质含量小于100 ppb,达到SEMI国际标准,获得的高纯电子级产品,可用于集成电路蚀刻液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