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413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71465.7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1/28 , G01N1/32 , G01N3/42 , G01N23/20008 , G01N23/207 , G01N23/2202 , G01N23/2206 , G01N23/223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零部件表层样品制备及表征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球或环形金属零部件表层样品制备及表征方法。该方法包括:截取球或环形金属零部件两端面平行的样品;对样品端平面A进行机械磨光、电化学方式抛光或腐蚀;在样品的抛光平面A上,垂直于边缘线L,选取更大的表征区域或更多的表征点,并确定表征区域中心或表征点距离边缘线L的距离为x;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微区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维氏硬度计等在所选定的表征区域中心或表征点处进行成分、显微组织或力学性能表征;将x换算成表征区域中心或表征点距离零部件表面的距离h,从而获得距离零部件表面h处的成分、显微组织或力学性能特征,广泛应用于球或环形等金属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9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16735.4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核反应堆堆芯12%Cr马氏体耐热钢焊缝中δ‑铁素体有害相的焊接方法,属于钢铁材料的焊接加工领域。传统消除焊缝中δ‑铁素体的方式是对焊件进行1100℃~1300℃高温均匀化处理,如此高温对于很多装配好的焊接结构不具备可行性。而本发明仅通过控制焊接过程即可显著降低焊缝δ‑铁素体,无需进行焊后高温处理。该焊接工艺过程:(1)预热处理;(2)焊前使钢板温度处于95℃‑205℃之间;(3)进行钨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电流为125 A‑135 A,电压控制在12 V‑15 V之间,焊接速度为0.08 m/min‑0.12 m/min。本发明工艺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焊缝中的δ‑铁素体,焊缝韧脆转变温度小于‑40℃。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0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79909.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T17/00 , C21C7/07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钢包精炼过程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根据第一目标参数建立第一钢包精炼模型,对第一钢包精炼模型进行预处理生成第二钢包精炼模型;根据第二目标参数调节第二钢包模型生成第三钢包精炼模型;在所述第三钢包精炼模型中投放不同粒径的夹杂物粒子,通入惰性气体,模拟钢液和渣层的流动状态,确定钢液和渣层的流动状态是否满足目标要求;如果满足目标要求,模拟气泡分布及夹杂物粒子的流动状态,计算剩余夹杂物粒子的数量。通过上述执行步骤,反映实际生产中钢包多相流行为,再现钢包精练过程的流场、夹杂物粒子、气泡分布等特性;考虑大量气泡与大量夹杂物粒子的交互作用;耦合因素增加,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19388.9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半固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可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研究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的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中部真空箱体、高频感应加热机、回转加压机构、底部调整组件、真空机组、水冷机组、电控柜及分离式操作面板。利用该装置将金属试样置于坩埚中,通过固定在试样上的热电偶控制温度,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和上加压装置实现对金属试样的加热、保温和压缩,通过上、下同步回转装置,实现试样的360度旋转,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可实现对金属半固态变形过程中的枝晶组织破碎、固液相迁移的原位观察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60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09348.6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IPC: C21D8/00 , C21D1/28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08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40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1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除大型低合金钢锻件中黑斑组织的方法,适应于解决大型低合金钢锻件经调质热处理后因最终显微组织中含有黑斑组织引起的冲击韧性偏低或严重波动问题。该方法过程如下:(1)钢锭或坯料在1150~1250℃进行高温扩散后进行多道次锻造;(2)锻造完成后,进行单道次或多道次正火;(3)调质热处理时,以升温速率不高于50℃/h加热至保温平台区均温或震荡,台阶温度控制在650~700℃范围内,快速升温至Ac3+60~100℃进行完全奥氏体化,入循环水中进行快速淬火,在640~720℃进行高温回火。本发明工艺可很大程度上消除黑斑组织对大型低合金钢锻件心部低温冲韧性的不利影响,进而大幅提高大型低合金钢锻件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419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83583.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改善或消除合金偏析及粗大析出相的方法、一种合金,其中,所述改善或消除合金偏析及粗大析出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合金坯料进行热变形处理,得到热变形处理后的坯料;步骤2)对热变形处理后的坯料进行至少一次固溶‑热变形处理步骤,得到固溶‑热变形处理后的坯料;其中,每一次固溶‑热变形处理的步骤,包括:对坯料进行固溶处理;然后将固溶处理后的坯料的温度调节至热变形温度,保温设定时间后,进行热变形处理;步骤3)对固溶‑热变形处理后的坯料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合金。本发明主要用于改善甚至消除合金枝晶偏析、晶界偏析和粗大析出相等凝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均质性和使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25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00257.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采用真空电弧重熔(VAR)工艺对特殊钢枝晶细化及夹杂物去除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真空自耗电弧重熔工艺模型;工艺模型包括焓‑孔隙率凝固熔化模型、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夹杂物运动轨迹模型及冶炼工艺参数的模型;步骤(2):对工艺模型进行物理场模拟计算,以获得特殊钢熔池搅拌流场变化、夹杂物掉落位置及抛杂路径、枝晶臂间距分布以及不同冷却工艺对二次枝晶臂间距分布以及夹杂物去除的影响;其中k为湍动能;ε为湍流耗散。根据本申请的采用VAR工艺对特殊钢枝晶细化及夹杂物去除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描述特殊钢VAR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1016735.4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核反应堆堆芯12%Cr马氏体耐热钢焊缝中δ‑铁素体有害相的焊接方法,属于钢铁材料的焊接加工领域。传统消除焊缝中δ‑铁素体的方式是对焊件进行1100℃~1300℃高温均匀化处理,如此高温对于很多装配好的焊接结构不具备可行性。而本发明仅通过控制焊接过程即可显著降低焊缝δ‑铁素体,无需进行焊后高温处理。该焊接工艺过程:(1)预热处理;(2)焊前使钢板温度处于95℃‑205℃之间;(3)进行钨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电流为125 A‑135 A,电压控制在12 V‑15 V之间,焊接速度为0.08 m/min‑0.12 m/min。本发明工艺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焊缝中的δ‑铁素体,焊缝韧脆转变温度小于‑40℃。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9899.9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3/06 , C21D1/26 , C21D1/18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热钢领域,具体为一种高Cr‑高Co型稀土耐热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范围为:C 0.10~0.50,Si 0.10~0.50,Mn≤0.50,P≤0.02,S≤0.015,Cr 8.0~12.0,Ni 0.05~0.10,Co 8.0~12.0,Mo 1.0~5.0,W 2.0~8.0,V 0.05~0.50,Nb 0.01~0.30,RE 0.0010~0.0500,N 0.0050~0.1000,Fe余量。该高Cr‑高Co型稀土耐热钢合金材料,通过C、N、RE共合金化与V、Nb微合金化,并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氮合金化、高纯稀土处理、气体保护浇注、调质处理等技术,获得组织均匀、致密,析出相细小、弥撒,具有优异的高温蠕变性能和韧塑性,能够解决现有镁合金压铸用热作零部件选材热强性不足、韧塑性较差的问题,以延长镁合金压铸机热作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674128.9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物理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旋转离心提取溶液中微小粒子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面板、控电柜、伺服电机电动推杆、支撑平台、表面皿、电磁铁、机械手臂、移液管、储液缸、密封罩、超声波发生器、水平指示器等。控制元件和电路封装在控电柜内,控电柜与控制面板和机械部分相连。通过控制面板的程序设置,来调节机械部分的运动模式和运动参数,承装有目标溶液的表面皿固定在支撑平台上,由伺服电机电动推杆的动作来实现表面皿内部溶液的目标运动模式。本发明将数字控制系统、机械动作装置结合到一起,并集成溶液的自动加入与移取系统、电磁铁自动吸附装置,极大地简化实验过程的操作难度,并有效避免实验过程的操作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