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的注浆管

    公开(公告)号:CN117386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78938.7

    申请日:2023-11-24

    IPC分类号: E21B33/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微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加固的注浆管,包括外导管、伸缩管体、注浆管体、垫层组件和张紧机构,本发明将外导管插入到注浆孔洞的内部,伸缩管体随之插入到注浆孔洞的内部,将注浆管体插入到外导管的内部,在浆管体插入到外导管内部时,挤压板会向两侧挤压推动板,从而带动两侧的伸缩导管向外侧进行运动,让伸缩导管插入到微小净距隧道的中岩墙内部,对于整个注浆管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在持续地推动过程中,当下压板抵在推动板上端时,向下推动推动板,此时挤压环从解锁孔掉落,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让伸缩导管内侧紧贴注浆导管的出浆孔,在进行注浆时通过注浆导管注浆,浆液沿着出浆孔流入到伸缩导管内,通过注浆孔进行出浆。

    一种基于凸分解的凹颗粒形态表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34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7320.9

    申请日:2023-07-2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6T7/64 G06T7/62 G06T7/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颗粒形态表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凸分解的凹颗粒形态表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S1凹颗粒轮廓提取,对凹颗粒高清拍照,通过数字图像处理获得凹颗粒轮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流程得到最简凹颗粒形态。S2形态预分解,进行德劳内三角剖分,以其作为凹颗粒的形态预剖分线。S3形态优化分解,计算形态凹点权值,建立最优剖分矩阵,以剖分点总权值最大为目标,进行形态优化凸分解。S4形态定量表征,基于凸分解颗粒的面积分布,定义凹颗粒凸分解系数,表征凹颗粒形态特征。本发明在提高形态参数计算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凹颗粒不同层次的形态表征,为凹颗粒宏微观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种换热面积可控的深埋取热硐室冰块型空气源换热器模拟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5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68003.7

    申请日:2023-04-27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1M9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面积可控的深埋取热硐室冰块型空气源换热器模拟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换热盒、保温卷帘和载冰台,载冰台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载冰台的放置面上设有渗流孔,换热盒的四个侧面均设有保温卷帘,其中保温卷帘为卷绕伸缩结构,那么保温卷帘能够改变对换热盒侧面的遮挡面积,换热盒的底部设有载冰台,那么通过载冰台放置冰块进行换热实验。通过再载冰台上放置冰块,以保温卷帘对换热盒侧面的遮挡面积作为实验的变量,那么在遮挡面积改变后冰块的换热效率就会相应的改变,通过流入载冰台内融化的水的温度和体积得出换热效率,进而为换热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探究出冰块暴露面积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一种研究高地温隧道空气源换热硐室传热效率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324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22321.7

    申请日:2022-10-0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1N33/2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究高地温隧道空气源换热硐室传热效率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保温试验箱、换热机构、硐室封堵组件和加热板,保温试验箱内填充有隧道模型,而隧道模型开设有硐室,硐室的一端设有换热机构,另一端设有硐室封堵组件,硐室封堵组件包括支撑组件、耐热气囊、电磁阀和气压源,支撑组件设置在硐室内,至少两个耐热气囊通过电磁阀连通,而其中一个耐热气囊与支撑组件连接并与气压源连通。通过向耐热气囊通入正压,那么耐热气囊膨胀改变硐室的尺寸,那么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来探究硐室尺寸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探明硐室温度场时空演化规律和围岩储热性能变化机制,为优化空气源换热硐室设计、提高地热能利用率提供基础和依据。

    基于数字图像和大数据的土石混合体隧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55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1229666.9

    申请日:2018-10-22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和大数据的土石混合体隧道设计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步骤为:S1:断面地质情况获取:S2:开挖信息一体化模型:对S1地质情况进行数字化,再将其与对应断面支护类型、最终量测数据整合形成断面信息一体化,最后基于断面里程,构建三维信息一体化模型;S3:支护数值验证及优化:S4:隧道人工智能设计:首先量测数据智能分类和支护更新,其次训练样本生成,以地质信息为输入,支护级别为输出,最后BP神经网络的围岩支护分级,输入地质信息,即智能得到对应的围岩、支护级别。本发明基于大量测数据和实地开挖面地质信息,可以客观、智能、快速进行土石混合体隧道设计施工。

    多因素三维土石混合体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92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811325980.7

    申请日:2018-11-08

    IPC分类号: G06T17/00 G06T11/00 G06V10/7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因素三维土石混合体生成方法,属于形态仿真和数值计算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土石混合体信息获取;S2:块石形态库构建,对块石进行分类,并构建块石数字形态库;S3:块石随机生成;S4:多因素定向块体分割,基于等效椭球堆叠,对地层进行多因素定向块体分割。S5:多因素土石混合体生成,采用S3在块体内部随机生成块石,生成同时满足含石量、级配、倾角、长轴比、块石形态的多因素土石混合体模型。S6:将步骤S2‑S5整合到一个软件,提供土石混合体断面图像和块体三维形态信息,就可生成符合多因素土石混合体模型。解决无法生成同时满足含石量、级配、倾角、长轴比,以及块石形态的多因素土石混合体生成问题。

    一种围岩有害气体突出识别与注浆封堵隧道台车

    公开(公告)号:CN1152633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42441.0

    申请日:2022-07-1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岩有害气体突出识别与注浆封堵隧道台车,包括钢板保护层、行走组件、钢筋网、环形导轨、有害气体检测封堵机构和动力组件,钢板保护层的两侧均设有行走组件,环形导轨通过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钢板保护层上,有害气体检测封堵机构包括滑移架、剪式升降机构、底板、传感器组件和注浆组件,其中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围岩渗流出的有害气体,而注浆组件对渗出点进行注浆封堵。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有害气体检测封堵机构沿着隧道纵向进深,而滑移架沿着环形导轨运动,因此传感器组件能够在隧道内壁运动,进而检测岩体内部是否存在有害气体渗出,并且通过注浆组件对渗出点进行注浆封堵,避免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产生影响。

    一种去除长大岩溶隧道排水管道结晶的绿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898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457582.1

    申请日:2020-05-26

    申请人: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长大岩溶隧道排水管道结晶的绿色系统及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由变压吸附装置(PSA装置)和CO2收集罐组成的CO2提纯装置;由储水水箱、制冷器组成的制冷装置;储水水箱底部分别与水泵和CO2收集罐相连,上部通过水位控制阀连接中心水沟;水泵通过连接三通与一个排水分区内一侧的纵向排水管相连;排水分区内本侧的横向排水管与智能阀相连,另一侧的横向排水管保持正常排水状态。本发明不仅能绿色的解决排水系统结晶问题,而且能使隧道内部的CO2废气和隧道排水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岩溶隧道内部CO2气体的自产自销,也为汽车尾气处理和岩溶隧道水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含溶洞基坑开挖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9796.1

    申请日:2021-02-24

    IPC分类号: E02D33/00 G01B21/32 G01B2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溶洞基坑开挖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模型箱、水平支撑装置、位移测量装置、溶洞生成装置及数据采集装置。在试验模型箱内分层填筑相似材料,且填筑所述相似材料的过程中,依次安装所述溶洞生成装置、挡土墙及位移测量装置。使所述溶洞生成装置形成溶洞,然后开挖相邻两个所述挡土墙之间的相似材料形成基坑,在相邻两个所述挡土墙之间安装水平支撑装置。所述位移测量装置测量所述挡土墙的位移,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相似材料的沉降,采集所述挡土墙的侧压力,采集所述水平支撑装置的轴力。上述含溶洞基坑开挖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各装置间的配合实现含溶洞基坑的开挖模型试验,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