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0211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580027130.3
申请日:2005-07-2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18 , G01T1/2002 , G01T1/202 , H01L27/14632 , H01L27/14663 , H01L27/14687 , H01L27/14689 , H01L31/02322 , H01L31/085
Abstract: 一种放射线探测装置,包含衬底(1)、用于将放射线转换成光线的闪烁体层(7)和覆盖闪烁体层(7)的闪烁体保护部件(8、9、10),其中闪烁体保护部件包含由热熔树脂构成的闪烁体保护层(8),闪烁体保护层(8)接触闪烁体层(7)。作为衬底(1),能够使用含有受光层(15)和保护层(5)的传感器板,在受光层(15)上二维地排列了接收光线的光电转换元件(2),保护层(5)设置在受光层(15)上并接触闪烁体层(7)和闪烁体保护层(8)。通过使用这样的闪烁体保护层,能够缩短闪烁体保护层的膜形成时间,并且能够抑制闪烁体保护层的膜厚度散布。此外,能够提高闪烁体基层与反射层保护层的粘附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90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572135.X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G01T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1642 , G01T1/2018
Abstract: 公开了放射线成像装置和放射线成像系统。一种用于感测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成像装置,包括:放射线成像面板,包括多个成像基板和闪烁体,该闪烁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壳体,配置成容纳放射线成像面板并且包括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第一支撑构件,定位在闪烁体的第一面和壳体的第一板状部之间以经由所述多个成像基板支撑闪烁体;以及第二支撑构件,定位在闪烁体的第二面和壳体的第二板状部之间以支撑闪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90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572135.X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G01T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1642 , G01T1/2018
Abstract: 公开了放射线成像装置和放射线成像系统。一种用于感测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成像装置,包括:放射线成像面板,包括多个成像基板和闪烁体,该闪烁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壳体,配置成容纳放射线成像面板并且包括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第一支撑构件,定位在闪烁体的第一面和壳体的第一板状部之间以经由所述多个成像基板支撑闪烁体;以及第二支撑构件,定位在闪烁体的第二面和壳体的第二板状部之间以支撑闪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24130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35013.7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H01L27/146 , A61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564 , G01T1/2018 , H01L21/76877 , H01L24/29 , H01L24/32 , H01L24/83 , H01L27/14634 , H01L27/14636 , H01L27/14663 , H01L27/14676 , H01L2224/04026 , H01L2224/2929 , H01L2224/29344 , H01L2224/29355 , H01L2224/29486 , H01L2224/2949 , H01L2224/32225 , H01L2224/83203 , H01L2224/838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件、其制造方法和放射线检查装置。电器件包含:导电性保护环,沿基板的外周形成于基板上;电极,在基板上形成于保护环内侧;以及连接部分,形成于电极之上,用于连接外部装置与电极,其中,连接部分包含用于电连接外部装置与电极的导电性部件、以及形成于导电性部件的下表面上的绝缘部件,以及绝缘部件露出导电性部件的位于电极正上方的部分,并且绝缘部件的端部在平面图中位于保护环内侧,使得导电性部件与保护环不相互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388507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690747.X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2 , G01T1/2008 , Y10T428/24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烁体、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检测系统。闪烁体包括闪烁体层和覆盖层,该闪烁体层具有被配置为将放射线转换成光的多个柱晶,该覆盖层被配置为覆盖闪烁体层。闪烁体层包含突起。覆盖层覆盖闪烁体层以防止突起突破覆盖层,并含有被配置为将放射线转换成光的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737B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0880011911.7
申请日:2008-04-0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18 , G01T1/20 , G01T1/2928
Abstract: 为了减少构成放射线检测装置的构件之间的剥离,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层压叠层结构,其中,支撑物质(20)、粘接层(17)、具有光电转换元件(11)的阵列衬底(10)、用于将放射线转换为光的闪烁层(13)以及树脂层(14)以此顺序而堆叠。在平面方向上每一层的布置区域中,闪烁层的布置区域比与光电转换元件相对的区域宽,粘接层的布置区域与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相同或比其宽,并且粘接层的布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比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64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05600.8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G01T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02 , G01T1/2018 , H01L27/14661 , H01L27/14663 , H01L31/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辐射成像设备、辐射成像系统和制造辐射成像设备的方法。该辐射成像设备包括:衬底、至少一个成像元件、闪烁体、将衬底固定于成像元件的第一加热能剥离的粘合部件以及将成像元件固定于闪烁体的第二加热能剥离的粘合部件。所述第一加热能剥离的部件的粘合强度通过加热而降低。第一加热能剥离的粘合部件的粘合强度降低时的温度基本上等于第二加热能剥离的粘合部件的粘合强度降低时的温度。所述衬底的每单位时间的传热量与所述闪烁体的每单位时间的传热量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898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780037675.1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7/005 , H01L27/14663 , H04N5/32 , H04N5/361
Abstract: 一种放射线成像装置,包括:以一维或二维阵列被布置在基板上、并将入射的放射线转换成电信号的多个转换元件;和向转换元件发光的用于校准的光源。在用于驱动光源的光输出调整期间中,基于通过将来自转换元件的输出信号与预定的初始输出信号相比较而产生的控制信号调整光源的驱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737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80011911.7
申请日:2008-04-09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18 , G01T1/20 , G01T1/2928
Abstract: 为了减少构成放射线检测装置的构件之间的剥离,本发明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层压叠层结构,其中,支撑物质(20)、粘接层(17)、具有光电转换元件(11)的阵列衬底(10)、用于将放射线转换为光的闪烁层(13)以及树脂层(14)以此顺序而堆叠。在平面方向上每一层的布置区域中,闪烁层的布置区域比与光电转换元件相对的区域宽,粘接层的布置区域与光电转换元件的布置区域相同或比其宽,并且粘接层的布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比闪烁层的布置区域窄。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0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80083054.0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PC: G01T7/00 , A61B6/00 , G01T1/20 , H01L27/144 , H01L27/146 , H04N5/32
Abstract: 一种放射线成像装置,设置有:第一面板,其中多个放射线检测元件排列在第一基板上;第二面板,其中多个放射线检测元件排列在第二基板上;以及片状粘合部件,该片状粘合部件粘合第一面板的第二面板侧表面和第二面板的第一面板侧表面,使得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第一面板的上表面的平面图中重叠;其中粘合部分被配置为维持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粘合,同时容许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在平行于第一面板的上表面的平面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改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