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68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31459.4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易航 , 张恒 , 张学英 , 卢頔 , 王之平 , 刘巧珍 , 白冰 , 王铭瑶 , 何巍 , 娄路亮 , 卢伟 , 吕明 , 李璨 , 徐昊 , 宋敬群 , 连彦泽 , 尹贻国 , 倪宣浩
Abstract: 一种兼容多型号的安全、可靠远程测试网络系统,在发射场和研制单位等地的专线入口处部署防火墙设备,通过设计防火墙策略实现与专线的数据过滤隔离。在火箭测试网络内旁路部署准入控制系统,对接入本地测试网络的各种终端进行授权入网、设备安全检查、访问控制管理、运行状态监测等操作,有效地管控入网设备,提高网络整体安全等级。在火箭测试网络内旁路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对本地测试网络交换设备处理的数据进行全天候监测,能够及时识别系统受到的威胁、分辨网络流量成分并进行异常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099763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246663.4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一种动态可重构的通用型地面测控设备及其信号输入和输出控制方法,通过通用化、智能化、小型化设计,使其具备结构简单构型统一,兼容性及可维修性高的特点,可实现模块级至单机级的动态重构,便于功能扩展以及维修更换,以满足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工况的测试需求,提高设备通用性和型号兼容性,提高航天地面测试效率和任务可靠性,通过对测控需求以及测控资源的整合,对测控设备进行通用化、小型化、模块化设计,实现以功能需求为导向的设备组合化构型,满足快速维修更换的使用要求;综合应用背板总线技术,满足模块级至单机级的级联扩展以及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工况的测试需求,同时采用独立总线对板卡状态进行健康监测,提高测控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健康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99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632235.6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1/10 , G05B19/042 , H04L1/18
Abstract: 一种在轨飞行器的任务管理的混合控制方法,使得在轨飞行器在根据自身程序定时开展试验的同时,允许接收地面经上行的遥控指令,实现在轨试验的取消、中止或推迟开展。解决了单一控制方式下存在的突发状况难以干预或过于依赖上行遥控通道的缺陷,通过基于唯一性原则的优化策略确保两种控制方式互不冲突。此外,射前可通过重新装订数据包更改自身试验定时开始的时间;在轨开展试验任务的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握手协议、三次重传、异常断电重启、任务联锁等多种手段,显著提高了在轨任务管理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96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70266.5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单粒子辐照的平滑切换双机冗余配电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备机和载荷供配电模块,其中主机和备机互为当班机和非当班机,当班机和非当班机实时地将自身的健康状态和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给对方,确保非当班机和当班机知悉对方的当前工作状态;当班机根据预设的时序或者接收外部输入的配电指令输出配电控制信号至载荷供配电模块,控制载荷供配电的通断,并回采载荷供配电模块输出端的母线电压,根据回采结果,判断配电指令是否正确执行,当指令未正确执行时,则由当班机将该配电指令经内部串口发送至非当班机,并暂时启用非当班机的输出控制功能,由非当班机补充执行一次该配电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095826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47644.2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璨 , 王伟 , 徐昊 , 朱骋 , 张学英 , 卢頔 , 杨虎军 , 李东 , 王珏 , 易航 , 刘巧珍 , 阎小涛 , 汪文明 , 耿辉 , 王晓林 , 张翔 , 胡元威 , 宋跃忠 , 王晔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针对新一代大型低温运载火箭所特有的测发复杂性所提出的,主要面向探月、探火工程窄窗口和零窗口的发射任务需求,包括人机交互子系统、数据服务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获取子系统,应用大数据、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智能搜索技术,充分利用多发次、多场地测试数据,实现对大型低温运载火箭测发控的实时健康监测、快速数据分析、辅助故障分析定位及发射预案支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10555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094620.5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的系统级冗余通信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的主干网交换机采用VSS技术实现冗余,两台互为冗余的网络交换机等效于虚拟交换机,具有相同IP地址,因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故障切换;而且虚拟交换机进行数据通信时,不需要进行交换机IP切换和判断,可以有效降低对CPU和内存等资源的占用;另外VSS技术从逻辑层面简化了网络拓扑,互为冗余的交换机共用一个网关地址,实现了无环路通信,可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另外,连接主干网前后端交换机的光纤采用GEC技术捆绑为1个以太网通道,可以有效展宽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带宽,提高信息传输速率,从而降低了前后端通信的传播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04991483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510257467.9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测发控远程监控平台,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终端模块、交换网络模块、远程监控模块、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和存储模块;前端数据采集终端模块采集测发控系统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并通过交换网络模块传输给虚拟化服务器模块,虚拟化服务器模块对测发控分系统各设备进行虚拟化,各个分系统对各传感器数据和控制指令进行处理;存储模块对数据进行备份;远程监控模块向各虚拟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并显示数据。本发明可实现测发控系统对各分系统的运算资源一体化管理,具有获得信息安全性好、动态调度运算资源、数据交互可靠性高、实时进行远程监控等优势,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运载火箭测发控监控平台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8940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080917.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高速采集数据的配气台增压切换控制方法,首次在动力测控系统中采用射前增压模式,首先进行前端压力参数的接收,接着经过数据清洗、平滑滤波、压力带阈值判断和三取二决策,直接得到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通断信号,并通过动力继电器机柜带动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动作,实现了数据传输处理的实时性,消除了前后端网络故障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融合了前端自闭环增压控制(射前增压)、后端遥测增压控制(手动增压)以及后端地测增压控制(测试增压)三种模式,在极大降低增压控制对网络依赖性的同时,通过多模式切换的方式,满足了多种故障模式下对低温运载火箭可靠增压的系统需求,具有极高的先进性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9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32235.6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1/10 , G05B19/042 , H04L1/18
Abstract: 一种在轨飞行器的任务管理的混合控制方法,使得在轨飞行器在根据自身程序定时开展试验的同时,允许接收地面经上行的遥控指令,实现在轨试验的取消、中止或推迟开展。解决了单一控制方式下存在的突发状况难以干预或过于依赖上行遥控通道的缺陷,通过基于唯一性原则的优化策略确保两种控制方式互不冲突。此外,射前可通过重新装订数据包更改自身试验定时开始的时间;在轨开展试验任务的过程中,综合采用了握手协议、三次重传、异常断电重启、任务联锁等多种手段,显著提高了在轨任务管理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8940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80917.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58 , G05B2219/140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高速采集数据的配气台增压切换控制方法,首次在动力测控系统中采用射前增压模式,首先进行前端压力参数的接收,接着经过数据清洗、平滑滤波、压力带阈值判断和三取二决策,直接得到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通断信号,并通过动力继电器机柜带动地面配气台的增压阀动作,实现了数据传输处理的实时性,消除了前后端网络故障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融合了前端自闭环增压控制(射前增压)、后端遥测增压控制(手动增压)以及后端地测增压控制(测试增压)三种模式,在极大降低增压控制对网络依赖性的同时,通过多模式切换的方式,满足了多种故障模式下对低温运载火箭可靠增压的系统需求,具有极高的先进性和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