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空化试验验证系统及气泡产生过程观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09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015088.0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液氮空化试验验证系统包括介质供给系统、低温模拟贮箱、低温出流系统、高速摄像系统和测控系统;介质供给系统为试验系统提供气体、液体介质,本发明的试验用的介质为氮气和液氮。低温模拟贮箱为低温压力容器,可以通过与其相连的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完成置换、升压和降压的操作。低温出流系统包括气泡发生器、不锈钢出流管、带透明观察窗的不锈钢真空出流管、低温球阀、液氮泵、低温球阀、流量计。高速摄像系统对透明视窗内的气泡产生过程进行拍摄并录像,并对气泡尺寸、数量、流体含气率等参数进行分析。测控系统控制高速摄像机开启和关闭,并进行数据采集。用于火箭低温贮箱和低温推进剂输送管路中介质空化过程的模拟、观察及机理研究。

    一种基于隔板贮箱的增压系统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0657.4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隔板贮箱的增压系统,隔板设置在推进剂贮箱中,将推进剂贮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的大贮箱容积大于下方的隔板贮箱容积;隔板上均布若干常开隔离阀。隔板贮箱内侧壁上设置有隔板贮箱压力传感器,内部设置有隔板贮箱增压消能器;隔板上设置有与隔板贮箱连通的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上安装有隔板贮箱保险排气阀;隔板贮箱增压消能器通过隔板贮箱增压管路与增压气瓶连接,隔板贮箱增压管路上设置有增压电磁阀。大贮箱内设置有大贮箱增压消能器,大贮箱增压消能器与大贮箱增压管路连通。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由重复使用带来的返回段增压气量大、沉底需求大和推进剂温度高的问题。

    一种液氮空化试验验证系统及气泡产生过程观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0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015088.0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液氮空化试验验证系统包括介质供给系统、低温模拟贮箱、低温出流系统、高速摄像系统和测控系统;介质供给系统为试验系统提供气体、液体介质,本发明的试验用的介质为氮气和液氮。低温模拟贮箱为低温压力容器,可以通过与其相连的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完成置换、升压和降压的操作。低温出流系统包括气泡发生器、不锈钢出流管、带透明观察窗的不锈钢真空出流管、低温球阀、液氮泵、低温球阀、流量计。高速摄像系统对透明视窗内的气泡产生过程进行拍摄并录像,并对气泡尺寸、数量、流体含气率等参数进行分析。测控系统控制高速摄像机开启和关闭,并进行数据采集。用于火箭低温贮箱和低温推进剂输送管路中介质空化过程的模拟、观察及机理研究。

    防颤振单向阀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80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238315.X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颤振单向阀。其中,防颤振单向阀包括壳体、阀芯,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单向阀的入口和出口,阀芯用于打开和关闭入口与出口之间的流路,单向阀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套筒,套筒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弧形孔,弧形孔配置为气体流通的通道,弧形孔总的流通面积大于单向阀公称通径;套筒靠近单向阀出口部位设置有阻尼孔。本发明的防颤振单向阀基于流体流动特性,设置弧形孔形成气体流通通道,使局部压力降低,单向阀打开后不会发生颤振;在阀芯背压腔与出口间的套筒上设置阻尼孔,提高了阀芯前后压力差的稳定性,有利于抑制单向阀颤振;在阀芯与套筒间装有波纹带涨圈,保证了低温与常温条件下阀芯和套筒之间的进气量一致。

    一种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26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2030.X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包括阀芯骨架和非金属密封件,所述阀芯骨架包括螺纹连接部段,在所述螺纹连接部段处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盲孔,所述非金属密封件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盲孔内,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尾部向外逐渐缩小,所述盲孔的上口处设有能够和所述非金属密封件的尾部外表面贴合并压紧的滚边。本发明的高可靠的电磁阀阀芯结构通过螺纹连接和滚边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保证了阀芯骨架与非金属密封件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避免了胶黏剂的使用,提高了阀芯结构的使用温度范围。

    一种异性材质连接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18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2043.7

    申请日:201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性材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体的焊接部包覆焊接在所述第一结构体的焊接部外部,且所述第一结构体的所述焊接部的外表面成凸凹结构,所述第二结构体的所述焊接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凹结构的外表面相配合且焊接在一起。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异性材质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本发明的异性材质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能够实现不锈钢与钛合金材料等性质相差较远的两种物质的无缝连接,本发明的异性材质连接结构能够满足在内压条件下的强度和气密性要求。

    一种阀门力矩量化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7195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403387.0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一种阀门力矩量化确定方法,1)根据螺栓的许用轴向拉应力确定最大预紧力Q1;2)根据螺牙弯曲应力计算得到最大轴向预紧力Q2;3)比较Q1和Q2的大小,并根据力矩计算公式得到最大力矩;4)采用有限元计算螺栓达到屈服应力时的最大力矩M2;5)比较M1和M2的大小,取小值作为阀门内无密封要求和有密封要的紧固连接的最大力矩;6)根据阀门内有密封要求的紧固连接材料的最小密封比压,获得最小轴向密封力F;7)根据密封结构的工作环境,获得最小预紧力为Q4;8)根据力矩计算公式得到最小力矩M3;9)采用有限元计算最小力矩M4;10)比较M3和M4的大小,取小值作为阀门内有密封要求的紧固连接的最小力矩。本发明解决了阀门紧固力矩依靠经验施加而导致误差偏大的弊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