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室内复合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973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76604.7

    申请日:2015-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1/00 G01C21/12 G01C21/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灾救援的室内复合定位方法,其具体步骤为:搭建包括:三轴加速度计(1)、三轴陀螺仪(2)、三轴磁罗盘(3)、气压计(4)、读卡器(5)、RFID标签(6)和DSP处理器(7)用于火灾救援的室内复合定位系统;信号采集模块(8)采集三轴加速度计(1)、三轴陀螺仪(2)、三轴磁罗盘(3)和气压计(4)信号;航位推算模块(9)获得救援人员的位置信息;运动状态提取模块(10)确定救援人员的运动状态;匹配修正模块(12)对救援人员位置进行修正;定点修正模块(13)结合地图信息确定救援人员所处位置实现对救援人员位置的定点修正。本发明实现了高精度室内定位,易于实现、对外界条件依赖低。

    一种共用接口通信重构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505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538450.9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用接口通信重构装置及通信控制方法,属于通信接口的应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外接口数量要求苛刻难以实现对多种不同通信接口的兼容使用需求,和控制器分别引出不同的通信接口导致重量较重、体积较大、价格较贵等问题。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太网通信支路、1553B通信支路、RS422通信支路、选通开关;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对外连接器所连接通信设备的通信形式,根据识别得到的通信形式控制选通开关导通相应的通信支路,还用于将接收的通信信号经由导通的相应通信支路发送至对外连接器所连接的通信设备。实现了减轻通信控制器重量、缩小体积,降低成本的效果,同时满足了对多种不同通信接口设备的兼容使用需求。

    一种地面慢速目标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442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32070.4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慢速目标模拟系统,属于雷达实验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设备不能模拟贴地或底面的RCS小的慢速目标的问题。地面慢速目标模拟系统包括:模拟车、导轨、支撑座、显控终端、导轨防护清理装置;支撑座用于支撑导轨;导轨包括行走轨道和导向稳定轨道;行走轨道设有平行的2根;行走轨道的内侧设有滑触线,模拟器通过滑触线与供电系统连接;导向稳定轨道设置在行走轨道之间,设有光缆导线槽;模拟车的信号传输光缆设置在光缆导线槽中;导轨防护清理装置设置在模拟车上,在模拟车移动时一同清理导轨。本发明使贴近地面飞行的RCS小且慢速的目标以及不同RCS特性的地面装甲类或车辆类的慢速移动目标得测试变得高效、可控、便捷。

    一种基于多信道的无线传输路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177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66531.3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信道的无线传输路由的方法,其步骤包括通信网络初始化;监听通信传输信道环境;建立路由表;信息发送端发送信息;路由节点转发信息;信息接收端接收信息。本发明通过期望传输路径ETP(Expected Transmisson Path,ETP)来确定的信道质量,根据ETP的最大值分布式地选出信息发送端到信息接收端的所有路由通信节点以及每个路由通信节点所使用的通信信道,从而实现了无线路由的无干扰传输以及路径转发节点的优选,有效避免了网络拥塞,降低了网络负载,提升了网络吞吐量性能。

    一种集群定位指挥系统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04054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66494.1

    申请日:2015-1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49 G08B21/0211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定位指挥系统,包括:人员体征感知装置(24)、人员携带装置(25)和指挥装置(26)。人员体征感知装置(24)与人员携带装置(25)双向连接,人员携带装置(25)与指挥装置(26)双向连接。集群定位指挥系统工作前,首先对人员携带装置(25)进行编号区分,每个人员携带装置(25)的编号唯一;集群定位指挥系统工作时,人员体征感知装置(24)和人员携带装置(25)通过体征感知端蓝牙电路与人员携带端蓝牙电路进行自动匹配。本发明采用多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室内外全方位的集群定位指挥,在有卫星的状态下以卫星结合地图匹配的方式进行定位,解决了人员集体行动时人员定位、状态监测和指挥的问题。

    一种核生化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81623.9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生化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集中防护显示预警设备接收的外界环境数据生成舱内主动防护策略;按照所述舱内主动防护策略控制综合滤毒正压设备的工作状态,在舱内环境条件和舱外环境条件满足预定标准后生成舱外侦检策略;侦检人员按照舱外侦检策略穿戴物联空气呼吸器设备、轨迹发生设备以及体征采集设备出舱进行侦检工作;按照动态通讯周期和优先通信方式与物联空气呼吸器设备、轨迹发生设备以及体征采集设备通讯连接,实时获取物联空气呼吸器设备、轨迹发生设备以及体征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信息。本发明覆盖侦检工作的抵达现场、舱内作业、舱外作业、紧急撤离等全工作流程,能够对流程中侦检人员进行有效的主动安全防护。

    一种适用于反无人机信号干扰装置的微带准八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5566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50230.X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反无人机信号干扰装置的微带准八木天线,包括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上形成有第一频段的第一天线阵列结构,所述第二介质板上形成有第二频段的第二天线阵列结构和第三频段的第三天线阵列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介质板和所述第二介质板设置在同一平面且两介质板按照预定距离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介质板上形成的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结构和所述第三天线阵列结构沿所述第二介质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发明在两介质板上形成三个频段准八木天线阵列结构,保证天线高增益辐射同时实现天线的小型化。相较于传统八木天线结构形式,该天线占用空间较小,重量较轻,并且作为板状天线,更适合集成于装置内,方便与其他载体共形。

    一种自身反定位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2566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59494.6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身反定位方法与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定位精度差的问题。由未知节点接收多个定位支点发射的多源信号,通过模糊聚类算法对所述信号进行聚类,得到信号强度值;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值,得到未知节点与每一定位支点之间的测算距离;对所述测算距离进行修正,得到未知节点与每一定位支点之间的修正距离;基于所述修正距离,根据加权质心算法确定所述未知节点的位置。实现了未知节点的精确定位。

    一种地面慢速目标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6312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815094.3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面慢速目标模拟装置,包括车体、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统、整车行驶系统、第五轮测速机构、制动系统、激光测距仪、轮速传感器以及工字导轨;其中,所述整车行驶系统由两组悬架机构、导向机构以及第五轮测速机构组成;所述车体设置于所述整车行驶系统的上部;所述驱动电机及传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整车行驶系统,带动所述地面慢速目标模拟装置行驶;所述第五轮测速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地面慢速目标模拟装置沿所述工字导轨移动的速度;所述轮速传感器设于整车行驶系统的车轮处;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与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工字导轨沿平行于所述地面慢速目标模拟装置的行进方向,设置于整车行驶系统下方。

    一种通信特性参数动态匹配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3274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494366.2

    申请日:2017-06-26

    Inventor: 张浩坤 杜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特性参数动态匹配的通信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公开的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控制模块、通信线缆和通信终端。所述通信控制模块内设总线控制模块和总线动态匹配模块,所述通信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总线控制模块和所述总线动态匹配模块完成通信控制处理功能,实现通信特性的动态匹配。本发明可以在多种通信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同一个设备在不进行软件和硬件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总线特性参数的动态匹配,达到适应不同通信终端通信需求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减少通信电缆的布置。避免由于通信方式的变化,带来的通信控制模块的重新研制,通信线路的重新布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