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SOH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程序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34847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05540.2

    申请日:2021-05-31

    IPC分类号: G01R31/39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SOH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在根据目标电池在目标时长内各采集时刻的电压,从目标时长内获取到目标电池的电压等于第一电压阈值的第一时刻,以及,目标电池的电压等于第二电压阈值的第二时刻时,根据目标电池在第一时刻的工况、在第二时刻的工况,获取目标电池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的电量的变化量。根据电量的变化量,以及,电量的变化量与SOH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目标电池的健康状态SOH。映射关系为基于、不同SOH状态的与目标电池的类型相同的样本电池在第一电压阈值至第二电压阈值之间的工况得到的。本申请实现了实时获取工作过程中的电池的SOH。

    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组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976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0875.6

    申请日:2021-03-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组,通过包括连接排,连接排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电芯,连接排的一端用于连接其中一个电芯,连接排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另一个电芯。在连接排的中间设有熔断结构,熔断结构用于在两个电芯之间短路时熔化以断开两个电芯。当电池组内部的电芯短路时,电芯产生大量热量,将熔断结构熔化,从而断开连接排,以断开短路的电芯,避免电池组内部短路故障,进而避免造成财产损失和安全事故。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电池连接结构及电池组,解决了电池组内短路故障时,易造成财产损失和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电池柜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28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034824.3

    申请日:2019-01-1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柜,包括框架、多个电池插箱以及侧部风道;每个电池插箱插设在一个托架上;电池插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以及位于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之间的环形外壁;侧部风道开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电池插箱朝向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外壁开设有插箱进风口,电池插箱的第二外壁开设有插箱出风口,从第一出风口吹出的冷却风从插箱进风口进入所述电池插箱的内部;电池插箱的环形外壁开设有插箱补风口,侧部风道还开设有若干个补风口,补风口吹出的风经插箱补风口进入电池插箱内,以降低从插箱进风口吹入电池插箱内的冷却风的温度,有效提高了本发明的电池柜中多个电池插箱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了电池插箱中电池芯体的正常工作。

    一种电池箱体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989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0105451.X

    申请日:2018-02-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箱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电池模块;上壳体和下壳体围成封闭的腔体,电池模块位于腔体内;下壳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与电池模块具有热传导,加热装置用于将热量传递给电池模块,冷却装置用于将电池模块的热量导出至外界。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箱体,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且加热装置和/或冷却装置与电池模块热传导,从而将外部的热量传递给电池模块,或者将电池模块的热量导出,以实现电池模块与外界的热交换,电池模块的换热效果好。

    集装箱式的储能系统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43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296076.X

    申请日:2021-11-03

    IPC分类号: H01M50/204 H01M10/42

    摘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式的储能系统,涉及电力技术,包括:多个电池簇、储能控制结构;储能控制结构中包括集成高压箱结构、控制单元;其中,每一电池簇中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模块,集成高压箱结构中包括与每一电池簇对应连接的高压箱;集成高压箱结构与控制单元连接;与每一电池簇对应连接的高压箱,用于接收控制单元反馈的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控制电池簇的运行;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各高压箱采集的电池信息、各高压箱的高压箱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和各高压箱信息,控制用户侧设备的运行。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把各高压箱集成为集成高压箱结构,并放置在电气仓中。若高压箱出现故障,短时间内不会对电池簇造成物理伤害。

    电池柜
    26.
    发明公开
    电池柜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37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70313.8

    申请日:2024-01-1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柜,电池柜包括柜体、电池单元以及换热单元,柜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电池单元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电池单元包括循环通道以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位于循环通道内;换热单元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第二容纳腔中,换热器与循环通道相连通,换热器被配置为向循环通道内流入经过换热器相变的冷却介质,以使冷却介质在换热器与循环通道之间循环流动。本发明散热效果好,并且提高电池柜的使用寿命。

    车载电池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车载电池管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6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095108.8

    申请日:2022-01-26

    IPC分类号: B60L58/10 B60L58/1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池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车载电池管理装置。该方法包括:在车载电池系统放电过程中,检测所述车载电池系统的电压和所述车载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若所述车载电池系统的电压未超过设定电压阈值,则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若所述车载电池系统的电压超过所述设定电压阈值,则输出降低所述输出功率的请求,以使整车控制器降低所述输出功率。本申请通过车载电池系统的电压对输出功率进行限制,能够有效利用车载电池系统的能量,提高了车载电池系统能量利用率。

    储能电池预制舱及储能电池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454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93518.7

    申请日:2023-06-1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池预制舱及储能电池,该储能电池预制舱包括:第一安装室,第一安装室内设置有检测组件、消防组件以及多个用于存放电池包的舱体;第二安装室,第二安装室内设置有第一控制器以及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检测组件连接,第二控制器与消防组件连接;第三安装室,第三安装室内设置有水冷机组,第二安装室和第三安装室设置在第一安装室的同侧,且第二安装室与第三安装室紧贴。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对储能电池预制舱整体进行布局规划,从而使得各个部件能够设置在对应的安装室内,有效利用了储能电池预制舱的整体空间。

    电池储能系统寿命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595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1503040.X

    申请日:2020-12-17

    IPC分类号: G01R31/367 G01R31/39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寿命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中,通过获取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储能系统在预设时间段的工况数据,基于工况数据,预先获取的电池单元的循环寿命衰减速率参数表以及日历寿命衰减速率参数表,计算电池储能系统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寿命衰减。再根据电池储能系统在预设时间段初始时的健康状态SOH以及总寿命衰减,计算获取电池储能系统在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SOH,最后根据电池储能系统在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SOH,获取电池储能系统的剩余使用寿命。本方法中,通过预设时间段内的总寿命衰减以及预设时间段初始时的SOH,确定出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SOH,实现了更加准确地预测电池储能系统的寿命。

    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81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85197.1

    申请日:2023-04-28

    发明人: 王慧 王垒 钱昊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涉及热失控测试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检测方式无法测量蔓延电池导致热失控影响因素分析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包括目标电池、至少一个热失控蔓延电池、热失控触发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目标电池的外表面与热失控蔓延电池的外表面接触,接触面之间设有绝缘胶层;热失控触发装置在预设条件下控制目标电池发生热失控,预设条件包括预设过充电流、预设温度或预设撞击力;数据采集装置与目标电池和热失控蔓延电池均电连接,以采集目标电池和热失控蔓延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通过对温度、电压及温升速率的检测,快速识别热失控的发生起点及热失控的蔓延影响,提高热失控影响因素分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