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81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0213498.X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波动信号的自适应抽样方法及系统,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工商业用户非介入负荷辨识应用场景,选取波动信号的特征量,并采集波动信号并获取工商业用户总线侧波形数据,根据多维特征量确定波动信号的计算间隔,根据计算间隔,计算工商业用户总线侧波形数据的多维特征量;对多维特征量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及消除噪声处理,保留多维特征量的上升沿及下降沿,生成多维特征量序列;对多维特征量序列的点进行异动点进行判定,保留判定的异动点作为抽样数据,针对抽样数据进行自适应抽样。本发明保证了负荷辨识算法中负荷状态判断的自动化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171882.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13/00 , G06Q50/06 , G06Q10/063 , G06F16/906 , G06F16/29 , G06F16/2455 , G06F16/23 ,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拓扑大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用户分支的台区拓扑识别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接入及处理:根据用户采集特征、地址特征和用电特征将用户分类;S2:以供配电设计规范分析作为主要分析方法,采集拓扑分析和电压相关性分析作为辅助分析方法,实现用户分支识别;S3:用户分支识别后,对用户分支应属台区进行诊断;S4:依据电压相关性分析结果和或供配电设计规范,通过分支邻近识别、分支共线识别,实现台区拓扑自动识别和输出。本发明构建了一个现有档案数据和采集运行数据限制条件下的以用户分支为基础的虚拟供电网络,由于运行数据受限于实际供电网络,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高,完全可以达到实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3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50578.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碳源融合计量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采集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获取用户或企业的能耗和职级碳排放测量数据;根据用能设备的类型,基于能源枢纽模型对能耗和职级碳排放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不同用能设备的空间耦合关系和时间耦合关系,构建基于能源枢纽的多能源耦合模型,并根据所述多能源耦合模型计算不同能源的用能效率;根据多能源系统碳流理论,构建基于能源系统碳流理论的能量流‑碳排放流耦合传递模型,并根据所述能量流‑碳排放流耦合传递模型计算不同能源流的碳流率;根据碳流率和用能效率计算用户或企业不同碳源的用能间接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29760.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昊 , 孟静 , 李宗嵘 , 蒋依芹 , 段晓萌 , 张密 , 白静芬 , 宋晓卉 , 杨玉博 , 徐熙彤 , 葛亚男 , 段永贤 , 张丽 , 耿爱玲 , 贾福泉 , 岑炜 , 李华
IPC: H04L67/12 , H04L67/10 , H04L67/1095 , H04J3/06 , H04Q9/00 , H02J13/00 , G06F16/25 , G06F16/906 , G06F18/2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时频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计量和时间同步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系统数据流设计单元,用于将电力系统的关键数据分类为时频同步数据和命令与监测数据;数据融合设计单元,用于对所述分类后的多源的时频同步数据和命令与监测数据进行融合;数据标准化设计单元,用于将融合获取的数据,基于云计算进行标准化计算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以预先制定的适应性的时频增量数据结构和存储模式,对所述标准化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全面的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3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7416.3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并公开了具有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的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融合方法分别包括动态测量数据成分分离、确定性成分不确定度评定、随机性成分不确定度评定、最终不确定度合成的步骤,实现更准确的不确定度评定,同时还不需要考虑数据平稳性和一些统计特性。能够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2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767098.9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5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多业务间信息交互的接口平台及其工作方法,涉及交互接口技术领域。目前电网各系统间运行相对独立,难以实现对一些交叉性数据的共同使用。本发明包括接口服务层、后台计算层、数据源层、文件服务层及通讯层;接口平台针对不同实时性要求的数据采用对应的传输方式。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口平台既能提供静态数据,又能提供实时数据,可依不同的需求,进行提取;接口库是静态数据的数据源,可缓解主库传输数据的压力;有效提高处理速度,使得在高并发数据访问时,也能保证服务质量;且接口服务层在获取到数据后把数据存储到分布式缓存中,使用分布式缓存可便于多次共享相同数据时不用重复访问数据库;提高反馈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0181856.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模组辨识准确度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用于测试的波形文件库,并选取至少一个波形文件作为需求波形文件,并将所有的需求文件顺次连接以形成测试方案;配置至少一个待测负荷辨识模块的工位信息,对每个测试工位和对应的待测辨识模组进行初始化操作;通过SPI广播每个需求波形文件中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至每个测试工位对应的待测辨识模组,并获取每个待测辨识模组在每个辨识时间段内产生的辨识数据;对于任一个待测辨识模组,根据该任一个待测辨识模组在所有辨识时间段内产生的辨识数据和所有需求波形文件对应的标准辨识结果,确定该任一个待测辨识模组的辨识准确度评分,并根据辨识准确度评分确定辨识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8848.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干扰下智能电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并公开了具有智能电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的系统,其中智能电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综合利用实验平台采集的恒定磁场强度、电流大小、功率因数和对应的有功误差值等数据,通过理论分析磁场干扰下的功率校正式,同时构建比差和角差的拟合函数,并用帐篷混沌变量初始化灰狼种群信息,对拟合函数的参数进行寻优以获取高精度的功率校正式,解决了现有的电能表计量误差校正方法准确度不高、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21856.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N3/0475 , G06N3/0895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监督窃电检测方法,并公开了具有半监督窃电检测方法的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半监督窃电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半监督窃电检测方法,能够其基于联合训练生成对抗网络的半监督窃电检测模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电网公司面临获取有标签的数据成本高、难度大,而实际采集到的数据包含大量未标记的数据难以训练有效窃电检测模型的问题,有效标记出疑似窃电的目标,降低了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00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121079.7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协议,应用于二级节点时频标准装置和三级节点时频终端之间,包括:二级节点的二级节点时频标准装置和三级节点的三级节点时频终端之间的上行通信协议和下行通信协议,其中二级节点包括二级节点时频标准装置、数据服务器及软件、加解密机,三级节点包括三级时频终端、数据处理及通信模块、加解密芯片;上下通信协议为二级节点时频标准装置将共视数据实时交互文件以TCP协议的数据流进行传输至三级节点时频终端;上行通信协议为三级节点时频终端向二级节点时频标准装置的数据服务器及软件上报工作状态、三级节点共视数据及四级节点时频单元的时间偏差,并请求二级节点时频标准装置的二级节点共视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