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3443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90785.8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1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2
Abstract: 轴向磁场永磁对转双转子补偿脉冲发电机,属于脉冲发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采用两台电机并行放置,使其同步反向旋转来抵消脉冲发电机放电期间产生的电磁转矩冲击,造成电机体积增大的问题。它包括左转子、定子盘、右转子、两个端盖和机壳,左转子、定子盘和右转子沿轴向依次设置在两个端盖和机壳形成的回柱形空间内,左转子和一个端盖与右转子和另一个端盖在定子盘的两侧呈镜像对称分布;左转子与定子盘之间形成气隙,定子盘和右转子之间形成气隙;左转子包括左转子盘轭、左转子永磁体、左转子补偿盘、左转子绷带、左转子轴和左转子支架;定子盘包括定子支架和定子盘轭。本发明作为一种脉冲发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638152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128637.X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两相空芯补偿脉冲发电机及其实现脉冲放电的方法,涉及一种空芯补偿脉冲发电机及其实现脉冲放电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空芯补偿脉冲发电机转速受到输出电流脉宽制约的问题。它的定子电枢绕组采用两相结构,两相绕组电角度正交排布,每相输出电流相对独立,通过各自的整流器并联叠加后向负载输出脉冲电流,脉冲宽度不再受限于电机的半周期;放电时,励磁绕组感应电流对电枢绕组进行补偿,降低电机的内电感,提高脉冲电流的幅值;通过对触发角的控制,消除负载电流的自由分量,输出理想的梯形波脉冲电流。它用于输出脉冲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54502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20232.5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内冷式换位利兹导线组,涉及一种组合绕组导线。为了解决目前用于补偿脉冲发电机的换位导线散热能力差且涡流损耗大的问题。它包括矩形换位导线、多根冷却管和绝缘层;所述矩形换位导线是由多根圆形利兹导线线芯双层排布形成;每根圆形利兹导线线芯的外表面均包覆有绝缘薄膜,位于所述矩形换位导线中每层的多根圆形利兹导线线芯中穿插设置有多根冷却管,所述多根冷却管相互平行、且与圆形利兹导线线芯相互平行;所述利兹导线线芯与所述冷却管外径相同,所述绝缘层包覆在矩形换位导线和多根冷却管形成的组合体的外表面。它适用于补偿脉冲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线棒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291098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64435.7
申请日:2008-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混合励磁补偿脉冲发电机,涉及混合励磁的发电机,属于电机领域。目的是解决现有补偿脉冲发电机电励磁结构复杂、永磁励磁输出不能调节问题。本发明的定子铁心沿轴向分成两段,在两段定子铁心之间设置励磁绕组,并分别固定在定子背轭内壁,定子铁心内设置电枢绕组,主轴上固定转子背轭,其外表面固定转子铁心,转子铁心外表面分成的两个区均沿圆周交错排布永磁体和铁磁体,同区上永磁体极性相同,不同区极性相反,沿轴向永磁体-铁磁体间隔排列,其外表面设置有铝补偿筒。另一方案转子铁心外表面分成的两个区均沿圆周交错排布永磁体及永磁体和铁磁体组合块,相邻永磁体极性相反,沿轴向按永磁体-铁磁体-永磁体间隔排列,且间隔排列的永磁体极性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9995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29304.6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刷空芯脉冲发电机与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的自激式脉冲电源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脉冲电源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储能密度高但功率密度低,大电流循环寿命短,高压充电速度慢且较高的升压比导致蓄电池与超级电容之间的升压变换器工作于临近饱和工况,严重影响了充电速度和充电线性度的问题。所述自激式脉冲电源拓扑结构包括原动机、无刷空芯脉冲发电机、自激充电整流桥、脉冲电容器组及负载;所述原动机与无刷空芯脉冲发电机转子同轴连接;所述自激充电整流桥与无刷空芯脉冲发电机和脉冲电容器组串联;所述无刷空芯脉冲发电机与脉冲电容器组以并联的形式共同向负载放电。还适用于基于惯性、磁场、电场三种形式的混合储能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82340.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8 , H02P21/22 , H02P27/12 , H02P25/022
Abstract: 一种基于LADRC的电流源逆变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系统部分包括位置估算模块、转速调节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坐标变换矩阵、电流调节器、电流生成模块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模块,控制方法部分通过设计二阶LADRC电流调节器计算出逆变器电流参考值,并在调节器内部实现了d‑q轴解耦,改善了电流源逆变器的动态性能,有效降低了电流谐波,提高了系统的抗扰能力和鲁棒性。本发明不仅可以解决电机在高速工况下控制阶数高、耦合严重导致的系统失稳问题,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还解决了传统位置传感器在高速运行时的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问题,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并加快了响应速度。本发明涉及电机控制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13902.4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定子永磁型双转子电机用隔磁冷却一体化散热装置,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为解决飞轮储能用定子永磁型双转子电机定子侧热源集中,散热较难,易导致永磁体高温失磁、绕组老化的问题。包括:内电机槽内冷却结构内置于内电机定子槽内,外电机槽内冷却结构内置于外电机的定子槽内,隔磁冷却桥内嵌于中间定子中,且与定子铁芯紧密接触;内电机槽内冷却结构沿进液方向设置有内电机槽内冷却流道,隔磁冷却桥设置有连续的“Z”型冷却流道,外电机槽内冷却结构沿进液方向设置有外电机槽内冷却流道;内电机槽内冷却流道、“Z”型冷却流道和外电机槽内冷却流道依次连通构成冷却液流道。用于定子永磁型电机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82273.4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定子永磁型双转子高速飞轮电机,属于高速电机技术领域,为解决高速飞轮电机系统存在损耗高、耐热性差、转子强度低的问题。包括:外转子、外定子、内定子和内转子依次嵌套设置;外定子铁芯外周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外定子电枢齿,相邻两个外定子电枢齿之间设置有外定子容错齿,外定子主永磁体内嵌于外定子电枢齿内,外定子辅助永磁体内嵌于外定子容错齿内,外定子电枢绕组线圈缠绕在外定子电枢齿上;外转子内周沿周向均布有外转子齿,与外定子采用极槽配合方式安装;内定子铁芯内周沿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内定子电枢齿;内转子外周沿周向均布有内转子齿,与内定子采用极槽配合方式安装;外定子铁芯和内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隔磁磁障。用于飞轮储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47918.4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6/28 , H02P21/14 , H02P21/13 , H02P21/22 , H02P29/024 , H02P29/028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次谐波空间电机模型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电流传感器容错控制方法。步骤1:建立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模型;步骤2:给出五相两电平逆变器馈电下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电流传感器安装位置和不同空间电流的关系;步骤3:基于步骤的2安装位置和不同空间电流的关系,得到故障相电流的估算值。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精确测得电机参数才能使用模型方法是问题,以及系统运行状态发生不同变化时,电机参数受到影响也随之发生变化,精度也会随之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72987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1017964.6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径向同轴一体式高功率密度惯性储能脉冲电源系统,涉及惯性储能脉冲电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传统的惯性储能脉冲电源系统,原动机和脉冲发电机之间通过联轴节机械连接,导致轴向长度大、机械噪音大、功率密度低、可靠性差,并且传统系统的电枢绕组采用铜线制成,放电时电枢绕组会产生瞬态大电流以致损坏电枢绕组的问题。内定子、转子和外定子从内向外同轴嵌套,内定子与转子之间存在气隙,外定子与转子之间存在气隙;电动机电枢绕组和发电机电枢绕组均由铜基碳纳米管导线制成。它作为脉冲电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