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3530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962756.9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酒厂蒸汽余热的热泵蒸汽再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产酒子系统、蒸汽热泵子系统和蒸汽后处理子系统;所述蒸汽热泵子系统包括热泵压缩机、冷凝器和储液器;所述蒸汽后处理子系统包括闪蒸罐、蒸汽压缩机和多个开关阀;本发明通过在产酒子系统的后端设置蒸汽热泵子系统和蒸汽后处理子系统,采用蒸汽热泵的方式回收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蒸汽余热,并进行适应性的后处理,将该蒸汽余热全部再生成新鲜的热泵蒸汽,对产酒子系统中酒甑加热酒醅所需的蒸汽进行补充,大大降低了白酒生产过程中蒸汽供应端的能耗,提升了能效比。
-
公开(公告)号:CN117478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5676.0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9/40 , H04L67/10 , G06F21/56 , G06F18/214
Abstract: 云边协同攻击识别方法,边缘端基于GNN算法训练攻击识别模型并将自身训练集数据传输给云端;云端基于训练集数据更新自身数据集并利用数据集训练攻击识别模型;云端对攻击识别模型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模型分发给边缘端;在整个过程中,边缘端收集恶意攻击流量记录以更新自身训练集。本发明利用GNN和开源数据集训练攻击识别模型,训练分布在具有一定的资源训练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的边缘计算端,识别精度高的边缘端将训练集传输到云端以更新云端的训练集,云端将识别精确率高的模型下发给云端,最终通过云边之间的数据和模型传输实现云边协同的攻击识别;降低了云端的资源压力,同时增加了云端的安全识别能力以及云端与边缘之间的安全协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06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93023.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电型热泵海水淡化系统,包括风能转换装置和海水淡化组件;所述风能转换装置和所述海水淡化组件相传动,以将风能转变为海水淡化组件工作所需的驱动力。本系统利用风能直接驱动海水淡化组件工作,减少了海水淡化组件的电能消耗,达到节约海水淡化系统电耗目的,适用于电力输送困难的海岛等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8608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6427.2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故障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充电桩数据构建Stacking多模型融合的充电桩故障预测模型,充电桩故障预测模型包括第一层级预选的若干基学习器以及第二层级的元学习器;训练第一层级预选的若干基学习器,并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基学习器的超参数得到第一层级输出结果;对第一层级输出结果进行树模型重要性选择以及关联性分析,第二层级的元学习器根据第一层级输出结果选择最优基学习器组合构建改进Stacking多模型融合的故障预测优化模型;基于改进Stacking多模型融合的故障预测优化模型预测充电桩故障。本发明能够节约计算资源以及提高故障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912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83748.8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 , G06V40/18 , G06F3/04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眼动交互的电力组态画面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电力组态画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眼动追踪系统设置;S2、用户界面设计;S3、眼动数据采集;S4、眼动数据预处理;S5、眼动特征提取;S6、建立眼动控制映射;S7、控制映射集成;S8、可用性测试与控制方法改进。通过设置眼动追踪系统,将眼动特征映射到控制电力组态画面的特定动作或指令上,实现眼动追踪系统与电力系统的集成,达到利用眼动交互控制电力组态画面的目的,该方法提供了针对电力系统复杂操作界面更直观、高效的控制方式,简化了监测与控制过程,提升了用户对电力组态画面的操作效率,大大减少了对其他输入设备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9311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31242.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 , G06F3/0481 , G06F3/04847 , G06F9/451 , G06Q10/10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动信息的电力软件校核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计算操作人员在电力软件界面上的注视点的位置,保存注视点轨迹;在电力信息更新或操作控制的时间节点之前,对节点之前的视觉轨迹进行综合检测,其中综合检测包括:视觉偏离检测、有效注视检测和视觉轨迹一致性检测;根据场景需要,选择综合检测中的一种或多种检测方法;如果综合检测通过,对当前电力信息进行更新或确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操作人员眼动信息的检测,可以较高准确度的判断,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注意力是否关注在电力软件展示的电力信息上,从而有效提升电网日常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8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47911.5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机组发电计划检验方法,当实时计划系统获取优化结果输出后,在进入安全校核计算的同时,进入机组计划检验;读取优化输入案例数据集和优化结果数据集,检验资源调取机组计划检验模型,对机组发电计划进行并行检验;若机组发电计划不满足检验条件或安全校核计算结果为不收敛,打印日志,并通知调度机构告警信息。本发明通过实时机组发电计划检验告警,可以在机组发电计划执行前对发电计划合理性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通知调度台,使调度台可以提前判断机组发电计划的合理性,维护电网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8320866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1313926.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电型热泵海水淡化系统,包括风能转换装置和海水淡化组件;所述风能转换装置和所述海水淡化组件相传动,以将风能转变为海水淡化组件工作所需的驱动力。本系统利用风能直接驱动海水淡化组件工作,减少了海水淡化组件的电能消耗,达到节约海水淡化系统电耗目的,适用于电力输送困难的海岛等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0969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75327.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负荷数据样本集,其中,电力负荷数据样本集包括多个样本电力负荷的历史数据以及各个样本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数据;将电力负荷数据样本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利用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对未来电力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后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能够提高电力负荷的预测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0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31476.1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边协同与图像识别的智能防误方法,包括:建立规则库:规则库包括电气规则库以及管理规则库,规则库的建立是防误操作的基础,规则库用于云决策系统和边决策系统的防误操作判断;进行电网拓扑分析;构建云边决策系统;进行边决策系统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提供辅助性判据供边决策系统决策。本发明从源出发,获得完整的源流路径链及其生成树,并通过对该树的划分获得了防误边缘区,再对每一个边缘区设定多个边缘节点维系其监控的设备区域,这解决了防误方法中区块划分欠缺合理性,数据处理集中于单个设备的弊端;依赖增强的图像识别技术作为防误判断的辅助技术,增加了防误判断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