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65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093708.5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顶升逐次更换群桩隔震支座的方法,包括:依次选取单桩,破除桩头取下隔震支座,将新桩头和原桩身相连接,并安装新的隔震支座,通过千斤顶自顶升方式抬升新桩头及隔震支座,全程监测压力计读数,调整隔震支座位置,最后对千斤顶区域进行加固处理,形成一根完整的单桩,如此依次对各单桩的隔震支座进行全部更换。本发明的优点是避免了对地下结构进行整体顶升中易发生整体倾覆的危险,提升施工安全性;通过千斤顶读数可以直观地反应出单桩荷载,有效地监测并调整隔震支座的荷载值,提升了施工精度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9201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29512.5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云南交投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云南武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 云南楚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机集群姿态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相机集群姿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隧道断面信息,及相机集群尺寸信息,建立相机集群姿态控制模型;步骤二:计算相机姿态角度,计算得出相机的位置角;步骤三:将相机集群姿态控制模型及相机姿态角度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隧道,计算各相机在不同测线的位置角。本发明通过建立相机集群姿态扣控制模型及计算相机姿态角度,使隧道检测系统可适用于不同断面形式及尺寸大小的隧道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4392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46609.2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施工质量机载式双自由度检测方法及检测平台,开发一种安装于盾构机车架上的双自由度环向检测平台,平台在电机和液压驱动下可沿轨道对隧道壁进行环向检测。并可沿径向方向缩放及定距控制,以满足不同直径隧道和不同方位角检测的需求。通过在该平台搭载激光扫描、视觉检测及雷达设备,可实现对管片拼装及壁后注浆等施工质量的实时检测,检测结果可进行实时施工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081322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24173.9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内部缺陷的跨孔雷达检测装置和方法。该发明在地下连续墙内沿竖直方向预埋测管,检测时采用跨孔雷达方法,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放置于相邻测管中,在测管中的不同位置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由于缺陷部位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明显高于完整的混凝土结构,当电磁波经过地下连续墙内的缺陷区域时,其波速、振幅和波形都会发生改变,因此可通过分析电磁波的形态来判断地下连续墙中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62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093545.6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中双频探地雷达天线,设置在基坑围护结构的预留孔中,用以探测基坑围护结构的病害,包括套管、管底密封块、管顶密封块、同轴电缆以及相对设置在套管内部的顶部天线极子和底部天线极子,每个天线极子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圆锥形天线头、第一天线节、变频接头和第二天线节,所述的同轴电缆的头部分别与每个天线极子的圆锥形天线头连接,尾部与管顶密封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中心频率高、分辨率高、尺寸小、操作简单、可变频、材料强度高、质量轻、制作加工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78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018203.3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的测量方法,在数据采集方面,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够快速测量地下连续墙的三维坐标、采用工作基点作为拼接控制点,通过布设变形监测工作基点和基准点建立控制网,在扫描地下连续墙的同时扫描工作基点,能够把地下连续墙的点云配准到控制网的绝对坐标系中;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点云规则网格化建模技术,重构地下连续墙三维模型;将不同时期的地下连续墙三维模型进行比较,能够获取地下连续墙所有位置的变形。该测量方法能够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测量地下连续墙的整体变形,无需布设监测点,减少对施工的干扰,测量效率非常高,为基坑施工提供了全面的监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87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814091.2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振动响应测试的隧道结构损伤识别装置,通过脉冲激励装置激发振动脉冲信号,利用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结构振动响应,提取结构传递函数信息,实现对隧道结构损伤(即结构动力属性改变)的识别;损伤识别装置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脉冲激励装置,中央控制电脑,信号采集仪,水平伸缩臂,以及配套的线路等组成;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指令控制水平伸缩臂伸展长度,确定检测范围。将伸缩臂两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结构表面,控制脉冲激励装置对结构施加脉冲激励,采集结构加速度响应,中央控制电脑通过隧道结构损伤识别系统软件进行结构损伤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190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138034.8
申请日:2012-0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快速扫描勘探方法与所用系统。方法如下:首先利用滚轮扫描探头(1)进行超声波数据的发射和接收,根据滚动条件完成对不同测量点距离的自动记录;然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由超声波数据采集控制与处理系统(3)设定相应的采集技术参数,由超声波数据采集器(2)完成对数据的同步采集任务,获得测线点超声波快速连续扫描数据;最后利用超声波数据采集控制与处理系统(3),对超声波快速扫描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根据测试剖面结果对探测介质加以解释,判断剖面中介质的异常位置及其特征。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超声波快速扫描勘探方法所使用的系统。该方法提高了超声波数据采集的现场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19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8034.8
申请日:2012-0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快速扫描勘探方法与所用系统。方法如下:首先利用滚轮扫描探头(1)进行超声波数据的发射和接收,根据滚动条件完成对不同测量点距离的自动记录;然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由超声波数据采集控制与处理系统(3)设定相应的采集技术参数,由超声波数据采集器(2)完成对数据的同步采集任务,获得测线点超声波快速连续扫描数据;最后利用超声波数据采集控制与处理系统(3),对超声波快速扫描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根据测试剖面结果对探测介质加以解释,判断剖面中介质的异常位置及其特征。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超声波快速扫描勘探方法所使用的系统。该方法提高了超声波数据采集的现场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0051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51914.X
申请日:2009-05-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理裂隙泥岩质边坡的竹片光面护壁爆破方法,该方法将药卷按一定间距捆扎在护壁装置上形成护壁药卷,使护壁装置背靠留岩侧岩体,将护壁药卷插入光爆孔,药卷与炮孔四壁留有一定空隙,进行光面护壁爆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