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14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59595.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网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力网源协同发展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电力网源基本信息获取模块、供电区域用电影响分析模块、供电区域用电分析模块、电力网源发电影响分析模块、电力网源发电分析模块、电力网源电力判断模块、电力调配优先分析模块、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模块和电力管理数据库,通过对各电力网源在指定周期对应的电力调配进行分析,解决了当前人工进行电力调配的问题,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电力调配分析与控制,提高了电力网源在电力调配时的效率、效果和灵活性,避免了电力网源中剩余电力的浪费和电力调配过程中的损耗,有效的保障了各电力网源的协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1647.0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判断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低压直流侧发生短路故障之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输入级和隔离级的低压H桥换流器;在预设时间后闭锁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的高压H桥换流器。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本体保护成本过高,直接完全闭锁易导致内部电容元件过电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65814.9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协同规划方法,包括采用随机场景生成模型,生成新能源场站的时序随机出力场景,随机场景生成模型包括马尔可夫链模型和Copula函数模型;在新能源和储能接入电力系统后,采用时序随机生产模拟方法,对电力系统中出力元件的参数以及所述时序随机出力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得到出力元件的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的时间序列;基于出力元件的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以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为原则建立电力平衡模型,逐点模拟电网运行状况。本发明结合随机场景和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方法进行储能系统规划优化,为运行调度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行策略提供量化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0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23539.X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运行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对于发电产生碳排放的机组,建立碳排放数学模型;建立电力系统调度模型;根据碳排放数学模型、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建立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根据求解器对所述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运行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最优调度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储能系统与碳排放约束引入电力系统运行,引入风电场作为新能源参与系统调度,考虑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构建考虑碳排放约束的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运行优化调度模型,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5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24942.3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辉 , 吴晓鸣 , 朱刘柱 , 潘东 , 王绪利 , 沈玉明 , 凌孺 , 徐冉 , 崔宏 , 丛昊 , 施天成 , 程啸 , 周帆 , 代磊 , 朱勇 , 钱龙 , 桂立振 , 李鸿鹏 , 王磊 , 胡斌 , 吕龙彪 , 李蕊 , 惠慧 , 沙广林 , 张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该拓扑结构包括高压输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网、换流站;高压输电线路,用于通过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把电能输送到中压配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用于接收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电能,并通过潮流算法向低压配电网进行供电;低压配电网,用于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换流站,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转换或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本发明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保证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在不同负荷需求条件下,分析采用低压交流系统与交直流混合系统在供电经济性的差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5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9262.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李志伟 , 王绪利 , 杨欣 , 吴晓鸣 , 张辉 , 郭汶璋 , 王明 , 秦亮 , 李鸿鹏 , 葛成 , 王磊 , 崔宏 , 钱龙 , 向阳 , 熊煜 , 种亚林 , 周帆 , 刘钊汛 , 刘开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未充分考虑空间特性和交直流两侧耦合作用影响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指标集;交流侧权重和直流侧权重的计算;求解电能质量指标组合权重系数;计算交直流配电网两侧的电能质量耦合系数;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的评估。本发明将不同区域特性下的第一权重与实测数据下的第二权重相结合,采用均衡算法求取最优组合权重,并考虑由两侧网络的网络结构、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及变流器的拓扑机构交互影响下的两侧电能质量指标耦合作用,实现对不同场景下和耦合作用下的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65728.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16F15/067 , F16M11/42 , F16M11/08 , B08B1/02 , B08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低压配电系统监控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中低压配电系统顶部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之间水平固定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导向杆和齿条,导向杆和齿条上共同安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的滑套,滑套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箱,行走箱上安装有与行走机构配合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本发明避免了监控器镜头表面水雾影响监控效果的情况出现;本发明能够对任意方向的振动进行缓冲,缓冲过后行走机构、监控机构和清洁机构均能沿着导向杆原有的方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804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552267.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电动汽车的电力物联网系统,其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终端、配电通信终端和电力业务系统;所述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终端通信连接至所述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终端;所述配电通信终端和所述电力业务系统之间依次通过接入网传输通道、主干网传输通道通信连接。接入网传输通道采用2G传输链路、4G传输链路、NB‑loT传输链路、5G传输链路、专线传输链路、电力4G传输通道、xPON传输通道和工业以太网传输链路。该电力物联网系统能够根据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终端产生的不同数据,根据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方式,确保了整个系统高效可靠地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15933.3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线路扩展规划方法及其规划结果评价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配电网规划考虑不全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配电网基础数据的获取;新典型日负荷曲线的生成;配电网未来负荷预测;配电网线路扩展规划结果的获得。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负荷中可调负荷与不可调负荷的比例,在电网高峰时段将可调负荷移至次日低谷时段以削减峰谷差,保证了在配电网执行分时电价的情况下,在高峰时段电网购电开销的减少,同时避免了在传统线路规划方法中为应对最大负荷而铺设的多余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60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23982.2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集成人机智能的5G电动汽车充电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数据;S200、把获取到的充电行为数据输入事先设置好的电动汽车充电预测模型,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请求进行处理,进行预测并优化充电计划。本发明考虑到电动汽车固有的高移动性和低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技术的5G智能电网架构,所提出的三层智能电网体系结构是实现混合人工智能算法的硬件基础。本发明提出了基于K均值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聚类、基于K近邻(KNN)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分类和基于LSTM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预测的混合人工智能方法,多步混合预测过程有助于分析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