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3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15462.4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B2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风偏时导线与杆塔的最小距离测量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天线和电源模块;角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均与微处理器连接,通信模块与天线连接,电源模块为各模块供电。同时也公开了该装置的测量方法。本发明不需要通过测量风偏角以及经过数学几何计算的间接方法来得到导线与杆塔的最小距离,仅仅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发射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将会反射回这一性质,从而精确地测量出导线与杆塔的最小距离,结构和操作简单,误差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84441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82668.1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设备故障缺陷分析的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综合信息知识库、数据智能处理模块、智能诊断模块。综合信息知识库存储了各类设备的故障缺陷诊断规则库,以及现场检测得到的相关设备信息、检测数据和历史诊断过程中建立的案例库,联通了期刊文章、标准、电力成果、专家库等数据库和设备状态评价系统,提供跨平台的综合信息检索接口;数据智能处理模块用于对现场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压缩、转换等处理,便于检索与浏览;智能诊断模块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对设备运行信息及检测信息进行智能识别与诊断,初步判断设备故障类型,并通过设备和故障类型自动检索和匹配专家,经由数据网络呼叫专家进入诊断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28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91029.X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二维码、RFID及物联网一体化电网资产标签,安装在电气设备上,包括二维码标签部、RFID电子标签部,所述二维码标签部,包括二维码本体、实物ID编码、标签安装参考信息,通过二维码本体可扫码读取得到实物ID编码,所述实物ID编码为该电气设备对应的电网资产实物唯一、终身的ID编码,可通过该实物ID编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电网资产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所述RFID电子标签部,包括射频芯片及天线,射频芯片的内部存储与二维码标签区域的实物ID编码的信息保持一致。本发明便于整个电网公司统一运营,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0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91114.6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K19/06 , G06K19/077 , G09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及物联网标签一体化的铭牌及其制作安装方法,铭牌体上设置有设备参数标识区域、二维码标识区域,所述二维码标识区域,用于扫描识别该电气设备的唯一、终身的编号,与互联网建立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的对该电气设备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通用性高,便于整个电网公司的统一运营,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9490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22587.0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H02J50/12 , B60L53/12 , H02J7/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用高容偏率耦合谐振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谐振器中发射线圈的结构;选择发射线圈的尺寸;计算发射线圈中心位置处的传输效率η0,以及充电系统的容偏率T;容偏率T为最大偏移距离s0处的传输效率ηs0与中心位置传输效率η0的比值;通过赋予容偏率和中心位置传输效率不同的权值计算系统性能评价因子,如果系统性能评价因子小于设定阈值,则继续修改线圈的尺寸直至达到设定阈值。引入容偏率来衡量充电效率随位置偏移的变化趋势,权衡了容偏率和传输效率两个指标,为高容偏率耦合谐振器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9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78810.1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对同一待测局放源,分别采用声‑声定位算法和声‑电联合定位算法,测定该局放源的坐标;对测定的两个坐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最终的坐标即为两个测定坐标的加权和。本发明为在线运行的变压器的巡检提供有效的巡检依据,保证带电状态下变压器设备的正常巡检测试,并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放电位置,为变压器设备需要停电维修提供依据;为变压器的检修提供技术保证,方便检修人员快速高效找到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位置,以便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本发明为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减少了运维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0670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83292.3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67 , G06F16/50 , G06K9/342 , G06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力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包括采集红外图谱,构建规范化的图谱数据库;建立多层深神经网络对测试用红外图谱进行分类;建立目标检测框架RCNN对分类的测试用红外图谱进行设备分区;根据红外图谱缺陷分析准则,设置分区内温度预警规则;根据温度预警规则,得到设备安全分析结论并实现预警。此方法应用于电网设备检测后能极大减少人工设备识别分区等繁琐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0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79834.X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电力系统主动解列最优断面搜索方法,以解列后系统有功不平衡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将求解过程拆解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离线运算将系统解列的目标函数及约束转化为一系列满足凸优化条件的方程组;第二阶段在线将发电机及负荷的功率信息以及系统发电机分群信息作为参数代入方程,采用内点法结合分支定界进行快速求解。本发明考虑发电机的同调分群以及最小不平衡功率两个因素,可以在线快速对主动解列问题实现在线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69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395573.1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定雷电定位系统性能参数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规划标定信号源装置的行进路线,通过高/低频雷电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的雷电电磁波信号,并经由高/低频天线向外发送,触发待标定的雷电定位系统开始记录数据;标定过程中根据卫星定位系统对装置进行定位,与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以计算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探测效率,及传感站的测时精度和测向精度;所述标定信号源装置包括卫星导航定位模块、高/低频雷电信号发生器、高/低频天线、波形记录模块和频谱分析模块。本发明所述方法可对雷电定位系统在其覆盖范围内的整体运行性能进行标定,同时可标定三维雷电定位系统的性能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3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80766.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雷电流幅值划分成若干个区段,对各个幅值区段计算雷电定位系统中每一个探测站的探测效率;S2:将被评估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测定区域,计算各个所述测定区域内各个幅值区段雷电的探测效率;S3:计算各个所述测定区域的总雷电探测效率。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更加真实反映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