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17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24709.0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其组成如式(I)所示:Li7+k‑i‑nNaiPjMkSlOmXn(I)。本发明通过Na、M(Sn、Si、Al、Ge)以及O的比例调整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固溶相结构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所获得的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可进一步实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在全固态电池中的使用,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2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19993.2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空气稳定的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电池及制备方法。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具有结晶相A和结晶相B;结晶相A在使用CuKα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2θ1=25.7±1.0°,2θ2=30.1±1.0°,2θ3=31.6±1.0°的位置具有衍射峰;结晶相B在2θ1′=29.7±1.0°,2θ2′=32.0±1.0°,2θ3′=38.8±1.0°的位置具有衍射峰。本发明通过复合结晶相提高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湿空气稳定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可进一步实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在干燥间中的使用,简化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31666.6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层电极电池模型和电极结构优化方法,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负极集流体模拟单元、负极模拟单元、隔膜模拟单元、正极模拟单元和正极集流体模拟单元;正极模拟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模拟层,和/或,负极模拟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子模拟层;正极模拟单元和负极模拟单元内部各子模拟层间及隔膜模拟单元间多孔相连通且均采用浓溶液理论描述电解液在多孔相中的传输过程。本申请的模型可以仿真具有不同孔隙或不同活性材料子层的复合电极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电池综合性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电极结构优化方法,可以分别对负极/正极中的子模拟层的结构参数进行单独优化,更符合目前高比能电池的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109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27727.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3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极结构优化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原型电池的材料特性参数、电极结构参数、电池设计参数及电池热传导参数,构建所述原型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以不同工况对原型电池进行测试,并基于所述模型仿真在相同工况下的所述原型电池的性能,将仿真测试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对所述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进行模型参数校正;以电池能量密度、电芯厚度和最大不析锂电流为优化目标对校正后的模型中的电极结构参数进行寻优,得到所述原型电池的电极结构优化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将电池模型参数与电池设计参数有效关联,使仿真结果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48571.7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是由元素锂、元素A、元素镧、元素B、元素锆、元素C和元素氧组成的化学通式为Li7‑xAxLa3‑yByZr2‑zCzO12的电解质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半径较小的C掺杂产生更多的锂离子空位,以达到形成稳定立方相结构的目的;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半径较大的A、B掺杂拓宽锂离子传输通道,以达到提高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目的,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能够应用于电池中形成涂层隔膜、涂层电极片或复合电极片,涂层隔膜、涂层电极片、复合电极片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66957.9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河北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C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固态电解质材料化学通式为LiaZr1‑bMbOcXd,其中M为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Sc、Y中的一种或几种,X为F、Cl、Br、I中的一种或两种,2≤a≤3,0
-
公开(公告)号:CN116284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91902.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F9/6593 ,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硅烷侧基的环三磷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含氮硅烷侧基的环三磷腈具有如下结构式。本发明制备的新型含氮硅烷侧基的环三磷腈化合物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同时本发明制备的该新型含氮硅烷侧基的环三磷腈化合物对锂电池的电池性能没有负面影响,还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42767.8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大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界修饰改性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包含晶体型硫化物电解质,所述晶体型硫化物电解质的晶粒间具有晶界,所述晶粒间的晶界填充有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其中,所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大于1×10‑6S/cm,电子电导率小于1×10‑9S/cm。该复合固态电解质可大幅度提升硫化物电解质抑制锂枝晶的能力,延长硫化物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可降低硫化物固态电池的自放电效应,提升电池的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21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117874.6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碳材料修饰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二维碳材料修饰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含硫化物电解质和均匀分布于所述硫化物电解质中的二维碳材料,所述硫化物电解质包含锂离子和至少含有硫元素的阴离子;所述二维碳材料以碳元素计算的质量分数为150ppm~10%。该二维碳材料修饰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锂离子‑电子混合导体,能够大幅减少或避免固态正极中含碳导电剂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外加导电剂导致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分解和循环性性能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383933.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陶瓷固态电解质的柔性阴极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陶瓷固态电解质包覆在多孔网状基体上;然后将碳基催化材料单面沉积在已包覆陶瓷固态电解质的多孔网状基体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柔性阴极采用的制备方法可减少陶瓷固态电解质用量,削减制造成本,质量较轻,能提供兼具大孔和介孔的多孔结构,电化学稳定窗口较宽,反应界面稳定性高,催化活性高,电池极化低等优点。该柔性阴极与采用光固化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锂负极进行光固化粘合后,可制备成一体化固态锂空气电池,为高比能固态锂空气电池及其阴极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