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6833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089084.4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22C1/08 , C22C32/00 ,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5/10 , A62D3/00 , A62D101/28 , A62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凝胶制备过渡金属合金的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绿色的新型方法来制备多孔碳负载过渡金属合金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低温水热自组装的策略合成了一系列双金属纳米孔洞金属‑有机凝胶材料,且双金属凝胶的种类和合金比例可以通过双金属离子的前驱体投入的种类及其之间的比例进行调节控制,然后在氮气保护下,通过一步煅烧的技术制备多孔碳高分散的负载过渡金属合金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多孔碳负载的过渡金属合金纳米复合物材料可以作为低成本的催化剂,应用于高选择性多相催化,也可以作为锂离子储存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93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933471.2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24 , C02F1/28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羧甲基淀粉钠进行改性制得的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将羧甲基淀粉钠浸没于0.1~0.3mol/L的锆、铝的金属离子溶液或锆铝的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后加入一定浓度碱溶液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后继续搅拌一定时间。改性后洗涤数次去除可溶性盐,烘干即可得到基于羧甲基淀粉钠的生物除氟剂。对氟的吸附量约60mg/g,其吸附容量远高于其他生物吸附剂。本发明利用羧甲基淀粉钠为原料制备吸附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吸附能力高等特性,同时也为饮用水及茶叶降氟措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生物吸附剂的制备过程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操作,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4916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35350.2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4 , B01J20/28016 , C02F1/2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表面活性剂参与改性的茶渣生物除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为废弃的茶渣,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的参与下通过硫酸铝改性制得。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就是相当于一个桥梁,以增加氢氧化铝在茶渣上面的负载量,也即表面活性剂的改性可以使单位质量的茶渣负载更多的氢氧化铝。本茶渣生物除氟剂的主要原料为茶渣,茶渣的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因此本发明不但消除了茶渣废弃物及其造成的污染,而且为茶渣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解决了工业生产过程中茶渣难处理的问题。本茶渣生物除氟剂的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操作,因此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79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5698.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茶叶降氟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菌株的应用技术领域;该菌株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Y500,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56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Y500,对于氟元素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以对氟元素进行吸附和积累,该菌株以及保留此活性菌种的传代株能够应用于茶叶降氟处理,作为微生物菌肥降低茶叶中氟含量,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研究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82859.9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F7/18 , C07D209/48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荧光探针,以3‑羟基正丁基邻苯二甲酸酐、正丁胺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类基于硅氧键断裂的路易斯酸受体型氟离子探针C。该探针对氟离子有显著的绿色荧光响应,可以高效、灵敏识别氟离子,而其他12种阴离子对氟离子的检测干扰较小。本发明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以实现裸眼快速检测氟离子。路易斯酸受体型氟离子探针可以在水体系中进行氟离子的检测,因此,本发明的荧光探针能应用于饮用水、茶叶等食品领域中氟离子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790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9865.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茶特征性成分在降低美拉德反应中4‑甲基咪唑含量方面的用途,并提供了一种降低美拉德副产物4‑甲基咪唑含量的组合物。通过将不同种类的茶特征性成分加入到美拉德反应体系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促进美拉德反应体系的进行,经测试发现,EGCG,EGC,ECG,EC,GCG,GC,CG,C,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这几种茶特征性成分均有降低美拉德反应副产物4‑甲基咪唑的作用;通过将EGCC与EG和/或茶氨酸进行复配,形成组合物,制备的组合物相对于单一的茶特征性成分有更好的降低降低美拉德副产物4‑甲基咪唑含量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72172.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吊白块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包括:混合多巴胺、间苯二酚和待测样品得到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检测所述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将检测结果和吊白块标准曲线对比得到所述待测样品中吊白块含量。本发明基于多巴胺和间苯二酚的反应原理提供了一种检测食品中吊白块含量的方法,其样品处理简单、基质耐受性强、准确性高,对于粉丝、面粉、米粉以及多种其他食品中吊白块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946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9651.2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实现红茶等级判定的方法,属于茶叶等级领域。具体步骤为:将已知不同等级的红茶粉末样品中加入95~100℃的沸水中提取,过0.20~0.25μm的滤膜,得到红茶样液;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10种成分的含量;将红茶样液中所述十种成分含量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再进行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之后进行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最后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茶叶等级区分模型。本发明方法简单,准确高效,不受红茶品种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68886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118975.3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1J20/30 , B01J20/22 , B01J20/34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茶渣球磨后改性制得的除氟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硫酸去除茶渣中的可溶性色素等物质得到去色素的茶渣,然后将去色素的茶渣进行球磨得到超微茶渣,再将超微茶渣浸没于锆、铁、镧、铈、钛等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在碱性条件下使生成的氢氧化物负载于茶渣中,随后高温干燥以确保氢氧化物能够充分负载在超微茶渣中,最后洗涤烘干制得除氟生物吸附剂。本生物吸附剂的主要原料为茶渣,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本发明不但消除了茶渣废弃物及其造成的污染,而且为茶渣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解决了工业生产过程中茶渣难处理的问题。本生物吸附剂的制备过程反应条件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易于工业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86833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89084.4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22C1/08 , C22C32/00 , H01M4/36 ,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5/10 , A62D3/00 , A62D101/28 , A62D1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8 , A62D3/00 , A62D2101/26 , A62D2101/28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5/006 , B01J35/10 , B82Y30/00 , C22C32/0084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凝胶制备过渡金属合金的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绿色的新型方法来制备多孔碳负载过渡金属合金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低温水热自组装的策略合成了一系列双金属纳米孔洞金属‑有机凝胶材料,且双金属凝胶的种类和合金比例可以通过双金属离子的前驱体投入的种类及其之间的比例进行调节控制,然后在氮气保护下,通过一步煅烧的技术制备多孔碳高分散的负载过渡金属合金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多孔碳负载的过渡金属合金纳米复合物材料可以作为低成本的催化剂,应用于高选择性多相催化,也可以作为锂离子储存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