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0931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880034732.9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7/00 , B60R21/20 , B60R21/237
Abstract: 在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中,紧凑地配置气囊装置,且能够使气囊铅直地向上方展开。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气囊装置,其具备:保持器(41),其设置于乘员用的座椅的前方;充气器;以及气囊,其收纳于保持器(41)中,借助于充气器输出的气体而膨胀,在乘员的前方展开,保持器(41)具备供向上方展开的气囊通过的上表面开口部(49),上表面开口部(49)配置在转向轴的后方,保持器(41)具备与上表面开口部(49)连通并且向后方的座椅侧开口的乘员侧开口部(62)。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11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74178.1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的转向锁定机构的车辆。转向锁定机构(50A)具有:操作杆(56),其与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车体侧的轴部(54)连结且由操作者握持;转向锁定用爪部(61),其设于该操作杆(56)且与设于转向系统(13)的卡合部(60A)卡合,对转向系统(13)的转向进行锁定。由于使转向锁定用爪部(61)安装于操作杆(56)自身且与设于转向系统(13)的卡合部(60A)卡合,从而使得转向锁定机构(50A)的结构简化。从而,能够提供具有结构简单的转向锁定机构(50A)的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0267372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58091.5
申请日:2012-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带来跨骑型车辆前后长度的增加就能够配设悬架装置的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具备对前轮(Wf)进行支承的车身(B)、带左右一对后轮(Wr)的动力单元(P)、将车身(B)与动力单元(P)之间连结的侧倾接头(Jr),侧倾接头(Jr)包括经由摆动接头(Js)与车身(B)连结的前部接头构件(24)、由动力单元(P)支承且与前部接头构件(24)连结成旋转自如的后部接头构件(25),悬架装置(S)包括:在摆动接头(Js)的上方以中心轴线(A)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且前端部由车身(B)支承的缓冲单元(45);将前部接头构件(24)与该缓冲单元(45)的后端部连动连结的杠杆(46)及连杆(47)。
-
公开(公告)号:CN1939802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610159568.3
申请日:2006-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M1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使后摆动臂的体积增大并可抑制车辆宽度的机动两轮车。动力传递机构(42),设在后摆动臂(31)的后端部且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外侧,从发动机(14)的输出轴伸出驱动轴(41),将该驱动轴(41)的动力传递给后轮(39)。在后轮(39)的车轴(39J)的周边备有内藏着传递装置的驱动箱(170),该传递装置把驱动轴(41)的驱动力方向变换后传递给后轮(39)。构成动力传递机构(42)的驱动轴(41)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下方且枢轴(28)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944169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41303.0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该两轮摩托车在可以改进上下车的性能的同时,可以改进车辆的外观性能。其解决方案为,扶手杆(157、157),在储存部(155)由乘员车座(83)关闭时,利用车座罩板(140)将扶手杆(157、157)的上方覆盖。并且,车座罩板(140),由上部车座罩板(141)和下部车座罩板(142)构成,在储存部(155)由乘员车座(83)关闭时,在上部车座罩板(141)和下部车座罩板(142)之间设置间隙(159、159),将扶手杆(157、157)配置在这些间隙(159、159)之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