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71171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80015991.4

    申请日:2006-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10),该摩托车包括安装至一主车架(12)的下侧的动力单元(18),该主车架从一头管(11)在向后且向下的方向上延伸。设置在主车架的后部上的枢轴板(13)上可枢转地安装有后叉(47),并且该后叉支承一后轮(46)。在动力单元与后轮之间定位有消声器(63),该消声器安装至所述枢轴板中的一个(13)的下端部分,并且一个主支架(68)可枢转地安装至消声器前方的车身下部。

    鞍乘型车辆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130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8554.6

    申请日:2015-03-30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具备:转向轴,其能够对前轮进行转向操纵;头管,其对上述转向轴进行轴支承;前部车身框架,其从上述头管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后部车身框架,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并向车身后方延伸;后轮,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的下方;内燃机,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的下方;空气滤清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之间,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构成为左右各一根且上下较宽,上述空气滤清器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下方的鼓出部,在上述鼓出部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机动二轮车用车体车架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611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8134.8

    申请日:2015-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车体车架,具有:头管,其可转向地支承转向把手;主车架,其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而一体地具有与头管接合的下车架部且形成为与头管分体的部件。在下车架部(12a)设有搭载面(31),该搭载面(31)在车宽方向朝左右方向延伸而面对上方,并且能够以非接合状态定位并载置头管(11)。由此,使组装了配件状态下的头管与主车架能够接合,并且使其接合时容易定位而容易地进行接合作业。

    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8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80081170.0

    申请日:2013-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4 B62J35/00 B62K19/30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头管周围的刚性且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及成本的削减,另外,能够简化利用车座导轨对部件进行支承时的支承结构。车座导轨(2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在比主框架(22)靠近上方的位置与头管(21)连接,并且主框架(22)从头管(21)朝向枢轴板(2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左右一对后框架(26)从枢轴板(23)向车座导轨(24)直线状地延伸,后框架(26)的后端在设置于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车座导轨(24)的车座支承位置附近与车座导轨(24)连接,由主框架(22)、车座导轨(24)及后框架(26)围成的空间(63)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

    两轮机动车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33913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022460.0

    申请日:2011-01-20

    Inventor: 池田英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在该两轮机动车中能够使存物盒为大容量。两轮机动车(1)具备:车体前部的头管(3)、从头管(3)向车体后方且向斜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车架(15、15),在主车架(15、15)的上方具备有乘员乘坐的车座(12),在车座(12)的下方配置存物盒(11),其中,存物盒(11)使主车架间延伸部(71)向左右一对主车架(15、15)之间延伸,从侧面看与主车架(15、15)重叠。

    鞍乘型车辆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8572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1953.9

    申请日:201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有效地利用形成于主架罩的开口部将吸入空气导入,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防尘性的结构。来自车辆侧方的水及灰尘如箭头(1)所示碰到开口罩(70)。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及灰尘从第一开口部(67L)侵入主架罩(60)的内侧。另外,来自车辆上方的水及灰尘如箭头(2)所示碰到棱壁(65)。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及灰尘从第一开口部(67L)侵入主架罩(60)的内侧。能够形成将车外的空气容易地导向空气滤清器的结构,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主架罩的开口部将吸入空气导入。能够抑制水、灰尘等侵入开口部,并且能够谋求提高防水性及防尘性。

    机动二轮车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8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8514.9

    申请日:2008-12-19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在座前方设置收纳箱,用护罩覆盖其左右,使在膝盖夹紧护罩时对膝盖夹紧部分赋予足够刚性。该机动二轮车,在座(8)前方设置收纳箱(7),用护罩(33)覆盖其左右,同时膝盖夹紧护罩(33)上面。护罩(33)中央设有侧面开口(66),从护罩(33)和侧罩(34)之间形成的排风口(60)排出散热器(13)的排风。用分开的侧罩(34)覆盖侧面开口(66),同时护罩(33)利用卡合突起(72A、72B、72C)由作为刚性构件的前照灯支架(50)、收纳箱(7)及散热器(13)支承,提高了护罩的支承刚性。特别是利用卡合突起(72B)卡合到收纳箱(7)的侧面,用收纳箱(7)支承护罩(33),从而对护罩(33)的膝盖夹紧部(G)赋予足够的刚性。

    自动二轮车的车座铰链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081631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128274.9

    申请日:2007-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的车座铰链结构,乘车用车座通过枢轴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支在该乘车用车座所覆盖的车体部件上,在这种结构中,不会抬高成本,也不需要对枢轴进行加工。在枢轴(12)的轴向两端接触有用于阻止该枢轴(12)轴向移动的限制部(21、22)。

    二轮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3646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88509.1

    申请日:2006-06-01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其通过改良车架结构来减小枢轴板的体积和提高刚性。具备从顶管向后斜下方延伸的主车架(12),与该主车架(12)的后部连接而且向后斜上方延伸的后车架(21)、(22)和用主车架(12)的下部支承的动力单元(18),将枢轴板(13)设置在主车架(12)的后下部,将枢轴管(114)设置在该枢轴板(13)的背面(13a)上,通过该枢轴管(114)以能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承后叉(4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