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69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347042.9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负荷与系统性能随机性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能耗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能耗预测所需数据资料;(2)归类分析影响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能耗预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确定各个不确定性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3)利用抽样法取样,产生所有不确定性参数样本;(4)建立建筑物理模型与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模拟平台;(5)基于Monte Carlo法,将样本集输入建筑物理模型,获取建筑全年逐时冷热负荷集;(6)将负荷集与系统不确定性参数样本输入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模拟平台,预测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能耗分布。本发明全面考虑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能耗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预测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能耗,提高预测的可靠性,为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性能评估和设计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76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51160.X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跨季节储能多能互补热回收空调系统,液冷末端通过管路连接太阳能集热器、吸附式制冷机以及第一板式换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吸附式制冷机,所述吸附式制冷机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冷却塔、第一板式换热器以及精密空调,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低温侧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冷却塔、地埋管换热器以及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地埋管换热器与热泵相连,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区域供热用户,所述风冷末端连接精密空调、电制冷机以及第三板式换热器,所述电制冷机连接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连接热泵,热泵连接区域供热用户。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全年热回收率,并降低机房PUE。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17259.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2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92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多微网能量共享方法,包括:S1,建立源荷模型,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的数学模型;S2,确定微网内部组成单元的约束限制,述约束限制包括负载需求相应限制、储能电池限制、可再生能源限制;S3,基于步骤S1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步骤S2确定的约束限制设计多微网系统拓扑结构;S4,在步骤S3设计的多微网系统拓扑结构提出多微网分层优化的方法,将系统分为两层进行调度;S5,根据步骤S4提出的优化方法,采用强化学习对下层多微网进行求解,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上层进行求解,进而实现多微网能量共享。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首次将强化学习与多微网能量共享方法结合起来,通过最佳学习策略,可更有效地利用可用的能量资源,并提高能量共享的效果;同时,也可更好地解决多微网能量共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069756.8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对称‑双平面弹簧的宽范围振动能量收集器,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部的连接件、永磁铁、安装于连接件的第一平面弹簧、第二平面弹簧,第一平面弹簧、第二平面弹簧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永磁铁,外壳上对应永磁铁位置绕设有线圈,所述第一平面弹簧、第二平面弹簧为非对称‑双平面弹簧结构,具有不同弹性系数,外界振动作用到收集器时,第一平面弹簧、第二平面弹簧振动带动永磁铁上下运动,与固定在外壳上的线圈产生相对位移。本发明采取非对称结构使收集器具有不同的振动模态来实现宽带宽,结构简单,装配难度低;且其采取非对称结构,运动模态多样,收集频带宽,该能量收集器能够收集两个谐振点下的振动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26379.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3213 , G06N3/0442 , G06N3/084 , H02J3/00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光伏发电预测方法,通过将光伏发电功率与天气等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建立辨识模型,对历史数据集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然后将聚类所得的数据输入至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输出发电功率,再将所得发电功率数据集作为输入放入LSTM神经网络中训练,对于神经网络的超参数利用遗传算法(GA)来确定,最终预测输出明日光伏发电功率。本发明为当前光伏发电预测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52627.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储充电站经济运行费用和负荷方差优化的方法,在基于对充电站内的最大光伏发电功率以及站内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功率的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同时建立充电站经济运行费用和负荷方差的目标函数组成的双目标模型,然后利用LSTM算法和GA‑BP算法对光伏发电功率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功率准确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NSGA‑II算法对双目标模型求解。本发明基于在完整优化周期对站内最大光伏发电功率和电动汽车需求功率的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对目标函数计算,即优化充电站周期内系统经济运行费用和负荷方差,此项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光储充电站系统控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273552.1
申请日:2020-11-1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1 , G06T7/90 , G06T5/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调相机不抽转子气隙内物理表面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利用内窥镜对调相机气隙内部物理表面进行摄像,获得样本图片;对样本图片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分类器支持向量机设计:利用CDF 5/3提升小波对预处理后的样本图片进行分解,分解后得到近似小波系数和高频小波系数,由近似小波系数和高频小波系数建立特征向量并据此训练分类器支持向量机;利用设计的分类器支持向量机对调相机气隙内物理表面进行检测。本发明可以在不抽转子情况下,利用内窥镜技术对电机气隙内部物理表面进行摄像并转换为图片流的形式,再通过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调相机气隙内部物理表面准确度高的自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661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20632.3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N3/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网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台区相关数据的获取,所述台区相关数据包括:变电站、10kV线路与台区的正确对应关系、台区名称、台区地址码、台区出口电压数据;B、基于步骤A获取的台区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C、根据步骤B预处理后的数据,生成训练数据;D、根据步骤C生成的训练数据,基于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确定模型。本发明所提的配网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判断方法,可实现台区电压曲线相似性的准确判断,为台区线变关系校验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3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768980.X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H6光伏并网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该变换器包括第一滤波电路、逆变/整流电路、第二滤波电路、调制电路模块、控制模块;第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逆变/整流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输入端相连;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第二电源相连;逆变/整流电路用于根据调制电路模块产生的SPWM信号使变换器稳定工作在逆变或者整流工况。本发明能使变换器稳定工作在逆变工况和整流工况,并在逆变工况和整流工况采取不同的调制策略,可有效消除共模漏电流的危害,并网工作稳定性好,并网波形质量高,在降低并网电流总谐波失真的同时有效提高变换器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83777.X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暂态电压支撑的V2G主电路拓扑结构,包括一个三相三端口H桥整流电路;该三相三端口H桥整流电路包括3个含两个IGBT的桥臂、6个晶闸管、直流侧主端口滤波电容Cd1与辅助端口滤波电容Cd2、辅助端口与各桥臂间的一组共模电感Ld;该整流电路交流端口与电网相连,直流侧主端口与直流电池相连,直流侧辅助端口的与滤波电容Cd2大电容相连。本发明通过采用boost与三相H桥整流拓扑结构的复合,减少了换流器数量,使得装置体积更小;通过引入共模电感抑制直流侧辅助端口与交流端口之间回路的交流电流分量,从而减小共模电感的功率损耗以及发热程度,加强了主电路的安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