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9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3121.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贵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线水工隧洞内的钢管内衬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隧洞两端分别向隧洞中间对称安装若干泵送管和灌浆管,隧洞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排气回浆管;S2、从隧洞的一端通过牵引系统和顶进系统依次向隧洞内送入钢管,并依次在隧洞口位置进行钢管焊接连接,同步在钢管上绑扎钢筋,直至所有钢管全部进入到隧洞内,且所有钢管通过焊接成为一体作为隧洞的钢管内衬;S3、在钢管内间隔一定距离安装若干支撑结构,并在隧洞两端的钢管与隧洞内壁之间安装封堵板;S4、通过若干泵送管由隧洞中部向外依次灌注细石混凝土,直至无法灌入为止;S5、通过若干灌浆管由隧洞中部向外依次灌水泥浆,直至排气回浆管出浆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6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5975.7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堤坝灌浆修复过程可视化与效果实时反馈方法,在灌浆孔的周围钻孔作为观测孔,在不同观测孔内分别放入信号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用于发射/接收物探信号;采集各灌浆阶段的物探信号,在每次采集物探信号后,移动天线高度,进行下一灌浆阶段的物探信号采集;基于物探信号波形高程的变化,可视化展示各灌浆阶段的反演结果,并基于特征指标评估修复效果;其中,先根据当前灌浆阶段特征指标值的变化确定浆液对目标区的填充效果,再根据当前灌浆阶段信号覆盖区域内对上一灌浆阶段计算得到的特征指标值大小定量评价上一灌浆阶段的灌浆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堤坝灌浆修复过程分灌浆阶段的可视化与效果实时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42069.X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CP管道周边土体密实度的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属于重大水网工程建设与安全领域。一种PCCP管道周边土体密实度的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PCCP管道采集土体的区域划定、PCCP管道周边土体的全面采样、土体样品的现场率定处理、土体样本的弹性波层析成像处理以及利用率定曲线公式计算PCCP管道周边土体的密实度数值,PCCP管道采集土体的区域划定具体作业流程为:测量放线给出管道纵向轴线位置,在距离轴线一倍管道直径的位置进行标记,作为后续土体采集的钻取点。现有的管道土体密实度检测中无法将管道周边特定区域的土壤样本在保证体量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同时后期对于原土采用直接测量密实度,测量精度差。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45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239823.X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沙水下堆积体形成过程中变化形态的计算方法,包括采集抛沙的泥沙参数及所在水域的水动力参数、构建泥沙水下堆积体形态变化过程的基本表达式、确定泥沙水下堆积体的形态特征量,并引入表达式中实现对泥沙水下堆积体形态变化的计算,在界定抛沙的泥沙参数及所在水域的水动力参数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抛沙水下堆积体实时变化形态计算方法,明确水动力参数及泥沙参数的前提下得出任意时刻泥沙水下堆积体的三维形态分布,克服传统经验方法的局限,且所需资料相对较少且便于收集,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可为卸泥作业提供技术支撑,为疏浚工程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09656195U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20637997.X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系揽墩间的系揽力测量装置,在数个并排布置的系缆墩上均布置系缆钩或系缆柱,用揽绳圈住两个及以上系缆钩或系揽柱,该测量装置位于揽绳上,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上测量单元和下测量单元,缆绳与上测量单元连接,下测量单元通过连接绳与船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系揽墩间的系揽力测量装置,充分利用并排布置的数个系揽墩监测系揽力,具有减少单个系揽墩上的受力的优点,且可以在揽绳无损伤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揽绳的拉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032953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20544124.6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激振动力试验的电磁激振装置,属于用电磁工作的一般机械振动发生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连接器,底座连接器的外侧可连接试验用构件,在壳体的内腔中设有活塞,壳体的一端内固定有永磁体,壳体的另一端内壁上固定有线圈,壳体和底座连接器之间夹设有激振能量获取芯片,激振能量获取芯片的输出端口外接动力性能参数采集装置,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线圈连接的电流输入端口。该装置在激振动力试验时,可将激振能量获取芯片的输出端口通过数据传输导线外接现有的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并将电流输入端口外接脉冲电压频率可调交流电源,不仅操作简便且能获取多种高频率的激振能量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