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74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0630002.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氨酸脱氢酶组合突变体及其在生产L‑叔亮氨酸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通过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亮氨酸脱氢酶的第123位谷氨酸、第125位缬氨酸及第143位苏氨酸分别突变为缬氨酸、蛋氨酸及半胱氨酸得到,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亮氨酸脱氢酶突变体催化活性提高,相对于野生型,突变体酶的酶活提高了206%。在600mM浓度的三甲基丙酮酸的条件下,反应14h后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417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65400.8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2,5‑二甲基吡嗪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以大肠杆菌TWF001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或过表达以葡萄糖为底物的2,5‑二甲基吡嗪代谢通路中相关基因,得到了能够在工业发酵中稳定表达的产2,5‑二甲基吡嗪重组大肠杆菌。本发明提供的重组大肠杆菌遗传稳定,发酵条件温和,成本低廉,能够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64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116658.X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ω‑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在生产L‑2‑氨基丁酸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ω‑转氨酶突变体通过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ω‑转氨酶的第153位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得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的ω‑转氨酶突变体催化活性提高,相对于野生型,突变体酶的酶活提高了578%。在300mM浓度的2‑羰基丁酸钠的条件下,反应12h后转化率可达到76%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680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149981.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长侧链芳香族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ω‑转氨酶作为催化剂催化长侧链芳香族胺与2‑酮丁酸合成L‑2‑氨基丁酸。本发明筛选得到的ω‑转氨酶,用于制备L‑2‑氨基丁酸,该ω‑转氨酶ppTA在利用无论是芳香族胺—苄胺,还是长侧链芳香族胺‑‑S‑苯基丁胺,在合成L‑2‑氨基丁酸方面有巨大潜力,在生物医药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49757.8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ω‑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应用,该突变体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经多点突变筛选得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与野生酶相比,上述(R)‑ω‑转氨酶突变体在30℃条件下对底物的催化能力是野生型酶的4.15倍,突变体在30℃下预处理120min后剩余酶活力为90%左右,而野生型酶同样条件下剩余酶活力仅为2%。从而显著提高了其酶活力及热稳定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69212.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催化活性的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在来自微生物C.testosteroniATCC 11996的3α‑羟类固醇脱氢酶基础上,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改造3α‑羟类固醇脱氢酶分子结构,获得了催化活性提高的3α‑羟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在30℃下孵育,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的酶活最高达到34.18U mg‑1,相较于野生型的4.61U mg‑1,最高提升了785%。且本发明的3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应用于催化脱氧胆酸转的催化效率高,因此,本发明的3α‑羟类固醇脱氢酶突变体在测量胆汁酸的应用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