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213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70451.2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62 , G01C21/005
Abstract: 一种超低温六分量天平校准复位过程中的位姿检测方法,其包括步骤通过一个施力机构对位于一个低温箱内的一个校准加载头施加标准载荷;控制一个低温箱温度从常温到低温再到超低温的过程中,通过一组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位于该低温箱内的一个校准加载头在X方向上的低温变形量,并通过一个复位机构补偿该校准加载头在X方向上的低温变形量;通过一个施力机构对该校准加载头施加标准载荷;通过一组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在该低温箱外采集该校准加载头的位移量;将该校准加载头的位移量传输至一个控制系统中,以使该控制系统根据该校准加载头的位移量获得该校准加载头在该低温箱内的线位移和角位移,以在后续根据该校准加载头的线位移和角位移,通过一个复位机构进行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6774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8393.X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5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91
Abstract: 时变温度场中六自由度解耦机构末端位姿误差补偿法,其包括步骤:检测该解耦六自由度机构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温度T变化范围,其中温度变化范围为:T1~Tn;在温度变化范围T1~Tn之间选取n个温度点;构建与该解耦六自由度机构相关的m个不同位姿;分析在n个不同温度点和在m个位姿时,该解耦六自由度机构的末端变化状态,以得到位姿误差表;根据该解耦六自由度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和任意温度任意位姿下的位姿误差矩阵,完成对该解耦六自由度机构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由于受温度影响而引起的末端位姿的误差补偿,通过这样的步骤,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该解耦六自由度机构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保证风洞试验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8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8329.1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IPC: G02B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00
Abstract: 一种五自由度自适应位姿调整平台,其特征在于,该五自由度自适应位姿调整平台包括一个水平支撑平台、一个三自由度自适应机构、一个绕X轴转动自适应机构、一个绕Y轴转动自适应机构以及一个装载机构,该三自由度自适应机构设置于该水平支撑平台,该绕X轴转动自适应机构设置于该三自由度自适应机构,该绕Y轴转动自适应机构设置于该绕X轴转动自适应机构,该装载机构设置于该绕Y轴转动自适应机构,并且该水平支撑平台、该三自由度自适应机构、该绕X轴转动自适应机构、该绕Y轴转动自适应机构和该装载机构自下而上地依次串联,以形成该五自由度位姿调整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763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64316.5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Mg-Gd-Y-Zn-Mn合金,包括分布于合金中的以下合金化元素成份及其百分比重量含量值:Gd=8.2~10.2,Y=5.0~6.0,Zn=0.5~4.0,Mn=0.5~0.8,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如下工艺制备:配料、真空熔炼铸锭、均匀化退火、挤压和热处理。本发明提出在Mg-Gd-Y-Zn-Mn合金中使Mg、Zn和Gd、Y形成大量长周期相,可起到显著的弥散强化效果,再通过时效处理引入亚稳相的强化效果,该工艺是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形变强化于一体的高强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可移植性强,且容易操作,成本低廉,明显提高了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解决了Mg合金由于力学性能低而限制其应用的难题,扩大了镁合金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73761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11268389.3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平自适应调节空间六自由度随动关节机械手,其包括一个连接基座机构、一个驱动机构、一个连杆机构以及一个机械手,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连接基座机构,该连杆机构设置于该驱动机构,该机械手设置于该连杆机构,以使该驱动机构通过该连杆机构驱动该机械手的水平调节和高度调节,并且该连杆机构实现该机械手绕X、Y和Z方向的转动,以实现该机械手在空间六自由度的调节,从而使被该机械手夹持的对接件能够精确地被校对和对接。该连杆机构使该机械手的三个转动自由度的转轴交于一点,从而达到了“三轴交心,三心协调”的功能,以使该水平自适应调节空间六自由度随动关节机械手调节省力、轻巧,并且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73747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611268399.7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IPC: B25H1/10
Abstract: 一种空间复用的超薄五自由度对接平台,其包括支撑平台、平面调节机构、工作平台以及水平调节机构,该平面调节机构驱动该工作平台在X轴和Y轴方向移动以及在Z轴方向转动,该水平调节机构的一个第一转动调节组件和一个第二转动调节组件分别驱动一个第一水平平台和一个第二水平平台转动,从而实现一个第二水平平台在X轴和Y轴方向的转动,并且该平面调节机构、该第一转动调节组件和该第二转动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平台,该空间复用的超薄五自由度对接平台能够实现五个自由度的转动,在参与对接装校的过程中能够检测对接体和对接腔体是否碰到,并能够对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对接体和对接腔体的对接装校质量和对接装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10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68332.3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1/00
Abstract: 一种基站式六自由度对接位姿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分别通过一组G组相机和一组D组相机得到一个G组色标块和一组D组色标块的图像,并标定该F组相机和该D组相机的转换关系,预处理该G组色标块和该D组色标块的图像和得到该G组色标块和该D组色标块的顶点的图像坐标,在后续分别根据该G组色标块的顶点的图像和该D组色标块的顶点的图像得到承载该G组色标块的标准安装位的法向量和承载该D组色标块的对接刚体的法向量,以检测该标准安装位和该对接刚体的位姿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737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8389.3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平自适应调节空间六自由度随动关节机械手,其包括一个连接基座机构、一个驱动机构、一个连杆机构以及一个机械手,该驱动机构设置于该连接基座机构,该连杆机构设置于该驱动机构,该机械手设置于该连杆机构,以使该驱动机构通过该连杆机构驱动该机械手的水平调节和高度调节,并且该连杆机构实现该机械手绕X、Y和Z方向的转动,以实现该机械手在空间六自由度的调节,从而使被该机械手夹持的对接件能够精确地被校对和对接。该连杆机构使该机械手的三个转动自由度的转轴交于一点,从而达到了“三轴交心,三心协调”的功能,以使该水平自适应调节空间六自由度随动关节机械手调节省力、轻巧,并且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73747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8399.7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重庆大学
IPC: B25H1/10
Abstract: 一种空间复用的超薄五自由度对接平台,其包括一个支撑平台、一个平面调节机构、一个工作平台以及一个水平调节机构,该平面调节机构驱动该工作平台在X轴和Y轴方向移动以及在Z轴方向转动,该水平调节机构的一个第一转动调节组件和一个第二转动调节组件分别驱动一个第一水平平台和一个第二水平平台转动,从而实现一个第二水平平台在X轴和Y轴方向的转动,并且该平面调节机构、该第一转动调节组件和该第二转动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平台,该空间复用的超薄五自由度对接平台能够实现五个自由度的转动,在参与对接装校的过程中能够检测对接体和对接腔体是否碰到,并能够对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对接体和对接腔体的对接装校质量和对接装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76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64316.5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Mg-Gd-Y-Zn-Mn合金,包括分布于合金中的以下合金化元素成份及其百分比重量含量值:Gd=8.2~10.2,Y=5.0~6.0,Zn=0.5~4.0,Mn=0.5~0.8,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如下工艺制备:配料、真空熔炼铸锭、均匀化退火、挤压和热处理。本发明提出在Mg-Gd-Y-Zn-Mn合金中使Mg、Zn和Gd、Y形成大量长周期相,可起到显著的弥散强化效果,再通过时效处理引入亚稳相的强化效果,该工艺是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形变强化于一体的高强变形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可移植性强,且容易操作,成本低廉,明显提高了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解决了Mg合金由于力学性能低而限制其应用的难题,扩大了镁合金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