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里程桩桩号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00799.6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里程桩桩号定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速公路里程桩桩号的定位方法,其中,里程桩定位系统包括激光雷达、工业相机、卫星定位设备、IMU和工控机,其中,激光雷达、工业相机及卫星定位设备安装于车顶朝向正前方位置,且设置高度相同,IMU及工控机安装于车辆中央位置,利用激光雷达、工业相机进行联合标定,获取激光点云数据。本发明实现公路桩号与大地坐标的快速、精确、自动化匹配。应用激光点云与视觉技术,融合GPS定位、IMU惯性导航、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获得高速路里程桩与大地坐标一一对应关系,实现里程桩经纬度与里程桩号的快速转换,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别,为道路养护管理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信息标识方法。

    一种用于索塔锚固区的钢牛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6685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62860.5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索塔锚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索塔锚固区的钢牛腿结构。本发明通过在背板上设置结构板,该结构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了三角板,两个三角板分别向上及向下倾斜,提升结构板防滑效果的同时,可有效抵抗钢牛腿在受力时产生的扭力,该结构板上还设置了半圆卡槽,供索塔塔壁的横向钢筋卡入,固定件的固定块端头处设置了U型槽,该U型槽与半圆卡槽在同一直线上重合,索塔塔壁的横向钢筋卡入半圆卡槽时同步卡入到U型槽内,此时,弧形抱紧板向横向钢筋抱紧,在增强钢牛腿与索塔塔壁连接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索塔塔壁在浇筑过程中钢牛腿出现的不必要位移,优化了索塔塔壁在浇筑过程中钢牛腿安装不便的问题。

    一种无人驾驶压路机避障及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2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36808.2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路机避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人驾驶压路机避障及协同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合理的斥力势场,定义两个安全距离,其中一个安全距离是一个较小值,当有人为因素疏忽闯入施工现场,压路车此时受到无穷大的斥力,会紧急停止;当压路机与障碍物的距离d(p,p0)小于安全距离d1时,此时压路机有一定的风险与障碍物相碰,此时会受到一定的斥力进行减速,直到大于安全距离d1时候,受到的斥力将为0;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指令式的急停急起,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通过设计协同吸引势场,可保证施工过程的协同一致性;通过综合势场的形式,将避障与施工路径规划综合考虑,协调控制压路车运动。

    一种隧道运营期拱顶沉降的传递式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9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69599.2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隧道运营期拱顶沉降的传递式监测方法,先构建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和预警中心,数据采集端包括固定于深埋段的初始基准点靶标、自动化监测单元、危险断面拱顶监测靶标和传递基准点靶标,以深埋稳定段反光靶标作为初始基准点,通过交叉间隔式布设侧壁固定式自动化监测单元与传递基准点,根据基准点位移监测各浅埋段、明洞段等危险断面拱顶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拱顶沉降。本发明根据高精度自动化监测单位与传递式布设方法,实现了运营期隧道危险断面拱顶沉降绝对值的自动化监测,可实现隧道整体沉降的实时监测。

    一种用于桥梁变形的现浇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62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14000.X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附属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梁变形的现浇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两根E型钢,两根E型钢的中间横梁处之间放置有底钢板,底钢板顶部和两个E型钢之间浇注有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本发明中的桥梁止水装置通过浇注得到的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避免桥面雨、污水渗入桥梁上部结构,很好的起到桥梁的止水作用,并且又可避免桥面砂土等杂物把伸缩缝装置间隙堵住;并且当桥梁产生热胀冷缩时,由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填缝料与钢板之间的粘结性强、变形可恢复,从而本止水装置能够很好的满足上部主梁构件因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形,应力得以充分释放,保障结构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