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及变轨距轮对

    公开(公告)号:CN1089093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30392.5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及变轨距轮对,包括轴承外套和锁紧杆,轴承外套的内周设有环形定位凸台,环形定位凸台将轴承外套的内周面分隔为锁紧工作面和压装工作面;锁紧工作面的径向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轨距变换槽,每组轨距变换槽包括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轨距变换槽,且锁紧工作面从两组轨距变换槽的下方开设贯通的缺口,锁紧杆包括对称的两个锁紧销和与两个锁紧销均铰接的解锁杆,两个锁紧销分别用于插入对应组的单个轨距变换槽中,实现锁紧,解锁杆从缺口延伸出轴承外套,并可在外力作用下使得锁紧销离开所在的轨距变换槽,实现解锁。本发明能够可靠地实现锁紧和解锁,满足列车变轨距需求。

    一种纯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制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47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64717.2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制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计算目标制动力矩;对所述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进行实时优化;所述比例积分微分系数的调整过程中,实时获取被控对象的Jacobian信息;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求出的目标制动力矩需分配为电机与液压制动力。本发明通过神经网络辨识出非线性系统,实时优化PID参数,使得PID控制器可适应环境变化,使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控制精度。本发明无需建立复杂的整车运动模型,控制参数由神经网络辨识而得,可用于任意车辆,算法可移植性强。本发明可实现电液协调制动,可改善电动汽车节能效果。

    一种变轨距轮对及变轨距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1089093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0731828.2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及变轨距转向架,其中,变轨距轮对包括车轮、车轴和锁紧机构,所述车轮设于所述车轴的两端,且与所述车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车轮的轮毂外侧向外延伸形成加长的连接套,所述锁紧机构分别压装在所述连接套上,且位于所述车轴两端的轴箱体中;所述锁紧机构设有穿过所述轴箱体底部的锁紧杆,所述锁紧杆可在外力作用下实现所述锁紧机构锁紧或解锁,从而实现所述车轮锁紧或解锁。本发明能够安全可靠地实现变轨距。

    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及变轨距轮对

    公开(公告)号:CN110228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541173.7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用锁紧机构及变轨距轮对,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牵引电磁铁和锁紧销,牵引电磁铁包括牵引线圈和由牵引线圈的通断控制移动的动铁芯,所述锁紧销固定连接在所述动铁芯远离所述牵引线圈的一端,车轮的内侧轮毂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锁紧孔,动铁芯可带动锁紧销伸入或离开锁紧孔,实现车轮锁紧或解锁。本发明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直接实现锁紧与解锁;使得地面变轨设施变得相对简单,变轨信号由车辆控制系统输出,提高了变轨动作的可靠性和变轨效率。

    一种变轨距轮对用套筒及锁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22849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541167.1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用套筒及锁紧机构,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包括第一套筒,包括第一端盖和沿第一端盖周向朝向第一端盖的轴向一侧延伸的第一筒体,第一端盖设有轴向通孔;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套接,第二套筒包括与第一筒体的周向一体连接的第二端盖和沿第二端盖的周向朝向第一筒体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二筒体;第一端盖用于紧固套接在变轨距轮对的车轴上,且位于变轨距轮对的车轮内侧,车轮的内侧轮毂用于延伸进第一筒体内,并与第一筒体滑动配合,第一筒体的侧壁设有通孔。本发明安装方便,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直接实现锁紧与解锁;使得地面变轨设施变得相对简单,提高了变轨动作的可靠性和变轨效率。

    一种轨道车辆变轨距转向架用轮对及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10890976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732522.9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变轨距转向架用轮对及转向架,其包括车轮、车轴和锁紧组件;所述车轮的轮毂位于所述车轮的外侧延伸有一连接套,所述车轮的轮毂内周和/或所述连接套的内周设有内花键,所述车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所述车轮与所述车轴通过所述内花键与外花键连接;所述锁紧组件分别压装在所述车轮的连接套的外周,且位于所述车轴两端的轴箱体中,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车轮沿所述轴箱体的轴向移动或锁紧,以实现车轮变换轨距。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零部件的原有布置,以提高轨道车辆变轨距转向架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一种变轨距轮对及变轨距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110228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41187.9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变轨距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轮对及变轨距转向架,包括车轮、车轴、锁紧机构及横向驱动机构,车轮与车轴通过花键连接,车轴位于车轮外的两端分别支撑在轴箱体中;锁紧机构分别设于每个车轮的内侧,锁紧机构包括牵引电磁铁,牵引电磁铁包括牵引线圈和由牵引线圈带动移动的动铁芯,车轮的内侧轮毂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锁紧孔,动铁芯可伸入或离开锁紧孔,实现车轮锁紧或解锁;横向驱动机构分别设于每个车轮的外侧,且固定在轴箱体上,横向驱动机构包括电动缸,电动缸的伸出端用于推动或拉动解锁后的车轮,实现车轮变换轨距。本发明能够降低轮轴间的磨耗,提高变轨距的可靠性,提高变轨效率。

    一种隧道施工中独头通风管漏风率的获得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4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82796.2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长距离隧道独头施工中风管漏风率的获得模型及方法。包括:获得通风软风管入口的初始风量、初始风压、风管横截面积、风管周长、空气密度;设定通风软管单位长度有一个漏风孔、漏风孔之间的距离;采用恒定总流的伯努利方程,确定漏风孔处的静压,根据流体力学孔口出流原理,获得漏风量;根据漏风孔上游软风管的风量和漏风孔的漏风量,通过质量守恒公式,确定漏风孔下游的风管风量;从风管的初始段向风管的末端计算风量和压力;最后获得漏风率。本发明结合风管的具体材质、进风口压力来确定风管漏风率,相较于采用厂家直接提供一个恒定的百米漏风率的方法,更加精确,获得结果的成本大大降低。

    一种测量遇水膨胀橡胶的吸水膨胀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91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61922.5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遇水膨胀橡胶的吸水膨胀性能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地下结构防水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遇水膨胀橡胶在受压状态下的吸水膨胀能力的问题,该测量遇水膨胀橡胶的吸水膨胀性能的装置包括底座和顶部施压机构,底座上设置有顶端敞口的试样放置腔,在试样放置腔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测定试样压力的压力计,试样放置腔的底部设置有进出水机构,进出水机构与试样放置腔连通并能够向试样放置腔供水或将试样放置腔中的水排出,顶部施压机构设置于底座的上方,且当试样放置于试样放置腔中时顶部施压机构能够从试样放置腔的顶端敞口处伸入试样放置腔中并对试样施压。该装置可以通过调整对试块施加的压力来测量其吸水能力及膨胀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